佛弟子文库

慧律法师《安住心性》

慧律法师  2010/06/2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佛法最重视“悟”,不悟的人就像经典所讲的“煮沙成饭”,那么修行无量阿僧祗劫也不会成佛。

没有悟的人,怎么讲都不对;悟的人,怎么讲都对,都能事理圆融。法的东西就是如此,除非自己尝到法的喜悦,悟到空性、无生的道理,否则,是无法彻底了解。如果,在每一个事相的动点上,都能与理体相应,那么,一切都化成自性清净心。

简单来讲,悟道的人,在每一个动点上,都会觉得很有意义,不管洗厕所、捡菜,或者别人批评他、赞叹他。因为他用的是真心,不是生灭的意识心,所以,面对一切境界,都能如如不动,安住在无量的喜悦与安祥当中,对生命有了主宰,我们就成为最会享受生命的人。

“不懂生命的人,生命对他来说是一种惩罚。”众生就是这样,因为无法透视世间无常,追求五欲时,感觉很快乐;可是快乐一过,就是更大的空虚。不懂得无常,当然更不懂得空。整天颠颠倒倒、反反复复、烦烦恼恼,如果讲他,他还会编织一大堆理由,所以佛说众生是“可怜悯者”。

还有的人认为“生命是无常,佛性是常”,这是很严重的错误;这是所谓的“自性见”。佛性是常,就成了一潭死水,没办法转凡成圣、转烦恼为菩提。佛性如果是无常,则又成了生灭的世间法,无法进入大般涅槃的境界。

安住心性,理体与事相必须配合,所以,佛门最重视“悟”的工作,不悟就会落入自性是“常”或“无常”的逻辑思辨之中,而成为知见,这些东西与自性是了不相干的,这是我们必须了解的。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慧律法师文章列表

如何与佛愿相应

佛,梵语具云佛陀,译为觉者。觉悟了人生宇宙真理实相...

如何才能成佛

徒儿:我天天打坐、读经、磕头,这样努力能成佛吗?...

婢女皈依三宝而生天的因缘

《杂宝藏经》经文: 尔时。舍卫国须达长者以十万两金雇...

【佛学漫画】一屁过江来

苏东坡的官邸与金山寺仅一江之隔,而佛印禅师在这金山...

一念善即佛,一念恶即魔

《六祖坛经》云: 一念修行,自身等佛。 前念迷即凡夫...

未悟的人,犹如瞎子一般

没有悟的人,与大悟以后的人,前途各有不同。大略替你...

永明延寿大师开悟的故事

第六代祖师永明延寿禅师,他从禅归净土,他知道禅不容...

这才是人生真正的富贵

幼而学者,如日出之光。老而学者,如秉烛夜行,犹贤乎...

【注音版】礼佛大忏悔文

礼佛大忏悔文...

饿鬼报应经

尊者大目揵连,从佛在耆闍崛山中,游行恒水边,见诸饿...

佛说疗痔病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大城竹林园中,与大苾刍...

瑜伽菩萨戒本

《瑜伽菩萨戒本》 弥勒菩萨说 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知因缘所生法,皆悉无常无我

【知因缘所生法,皆悉无常无我。】 知道我们天地万物,...

如何度化家人

问: 如何度化家人? 慧律法师答: 从你的行为做起:...

觉得环境不好,为何不把你的心换一换呢

九种无为法:九无为说,穷生死蕴,就是深入地研究第八...

修行的重点和方式有哪些

问: 您认为修行的重点是什么?有哪些方式? 慧律法师...

【佛教词典】钟梵

钟声与梵呗之合称,两者俱为佛寺中常闻之音。盖丛林中...

【佛教词典】根边蕴

梵语 mūlāntika-skandha。与“一味蕴”对称。乃小乘...

宁可活得很快乐,不要赢得很痛苦

阿赖耶识就是三界九地、二十五有统统去过,哪一个人都...

行菩萨道的条件

行无隐慈,直心清净故; 无隐慈,隐是隐伏,隐藏在里边...

五根为善聚

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化之时,有一日,佛陀告诉比...

能守住口业,则成佛一半

九华山有位老尼师,年纪已136岁,身体健朗,从出家至...

一时心软不出家,流浪生死九十一劫

尊者祇夜多带着弟子,向西北方云游。 忽然,尊者停住脚...

几种不孝习气的养成

颜光衷说天底下哪有不孝顺的人呢?纵然有不孝的人,说...

转念念佛,直到妄想消灭,佛号独存

这个佛号的操作,是在一个什么情况之下操作? 我们在两...

不要把时间浪费在抱怨

抱怨已然成了一些人聊天的主要内容,恶劣的天气、越来...

修行会遇到的八种逆境

第一种不利于修行的逆境是五毒炽盛。 在此种情况下,...

圆因法师《修行精华》

感应与巧合 人的一生随时都有无数影响他命运的机缘从...

阿弥陀佛怜念众生,生生世世不相舍离

【原文】 阿弥陀佛慈悲愿力,遍周法界,普接众生,作大...

心清净了,任何地方都能清净

现在很多都市人,因为由于生活紧张的关系,非常的烦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