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用力少而收效大,净土法门适合一切修行人

大安法师  2019/09/0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用力少而收效大,净土法门适合一切修行人

用力少而收效大,净土法门的这个特点是适合一切人去修行的。不需要说你非得要出家不可,你非得要一天有很长时间的修行不可。它只要你“具足信愿”,每天哪怕你念十声,阿弥陀佛临命终时都会来接引,令我们带业往生。这是这个世界上最便宜的一件事情。

为什么叫用力少,但是收效极大?你就能解决无量劫以来的生死轮回之大事。往生到极乐世界就是三种不退转的菩萨,就能快速的成佛。它的收效是不可思议的广大。所以净土法门叫难信之法。难信就难信在这个地方。一般人会觉得:“哪有这么便宜的事啊?一定是用力大才收效大。怎么会用力少收效大呢?”一般的因果确实很难解释。

但净土法门,它就是阿弥陀佛把他修行好了的所有功德,无条件的给一切凡夫众生。它才会有着用力少、收效大的这么一个特点。我们只要相信了这一点,就是我们的多善根、多福德。因为阿弥陀佛就是我们的“父亲”,他所积累的一切的功德——这种“遗产”,都要给他的“儿子”,是一个继承关系。

那一个作儿子的,可能他一点本事都没有,去到处打工,可能温饱都不能保持。但是他有一个大富长者的父亲,他的父亲对他很关爱。他的父亲有福报,积累很多的金银财宝。于是这个父亲积累的财富,都要给他的儿子。所以他的儿子虽然没有能力,但是他能够骤然富贵。你不能说:“这个儿子没有能力,怎么会有这么多金银财宝?”但是他确实是有哇!

所以我们业力凡夫只要信愿称名,我们就是阿弥陀佛的“儿子”:如母忆子。那么阿弥陀佛跟我们建立父子关系,我们就有着继承财富的合法性。所以阿弥陀佛果地上的一切功德,借助我们信愿称名的转换,都成了我们业力凡夫的功德。这就是用力少而收效大的原理所在;这也是不可思议的这种特点所在。

所以我们虽然一品烦恼都没有断,但只要到了极乐世界,我们就具有像佛一样的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具有像佛一样的紫磨真金色,就具有佛一样的六种神通、无碍的辩才。那你说,这能理解吗?但确实是西方净土给予众生的一种现实。只要你具备信愿,相信有极乐世界、有阿弥陀佛,愿意去,乃至十声,阿弥陀佛临命终时都来接引。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末法最后住世一百年的佛经

佛教的法运分三期正法五百年,像法一千年,末法一万年...

净土宗如何看待持戒

问: 净土宗如何看待持戒? 大安法师答: 大家都知道...

释迦牟尼佛也是念阿弥陀佛成佛的

复次,只此信愿庄严一声阿弥陀佛,转劫浊为清净海会,...

净土行人信愿不真切的表现

信愿不真切具体表现在有五个方面。 第一就是泛泛悠悠,...

归元性无二,方便有多门

梵室偶谈 七则 归元性无二,方便有多门。然则参禅、念...

道镜、善道《念佛十劝》

劝君一 长时念佛须真实 归依佛语莫生疑 制护心猿无放逸...

恶缘太多,发愿舍寿求往生行吗

问: 顶礼大安恩师,弟子依止您修学净土己七八年了。...

明代四大高僧之莲池大师

莲池大师明朝圣僧,杭州人,俗姓沈,字佛慧,号莲池。...

【注音版】佛说疗痔病经

佛说疗痔病经...

佛说当来变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俱...

大宝积经之无量寿如来会

大宝积经卷第十七 大唐三藏菩提流志奉 诏译 无量寿如...

【注音版】佛说无量寿经

(印光大师校印本)...

念佛总是进进退退怎么办

问: 我非常相信极乐世界有尊大慈大悲的阿弥陀佛,可...

【推荐】能专念六字大经王,就一切都具足了

阿弥陀佛是法界藏身,西方净土是法界藏土,念一佛就等...

十大愿王导归极乐的启示

礼敬诸佛 一者礼敬诸佛。礼敬诸佛是指身业礼敬。通过礼...

威望与卑贱的因果

你在一个大众团体当中,有没有威信,有没有威望,你的...

【佛教词典】阿素洛宫

【阿素洛宫】 p0776   西域记九卷六页云:石室西南隅...

【佛教词典】普门品

(经名)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之略名。法华经二十八品中第...

在生活中实现禅的超越

【在生活中实现禅的超越】 所谓生活禅,即将禅的精神、...

年轻人如何权衡好念佛与学业、工作的关系

问: 作为一个年轻的佛弟子,如何权衡好念佛、学业、...

四大菩萨的坐骑及象征意义

我国佛教中的四大菩萨:文殊菩萨、观音菩萨、普贤菩萨...

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菩萨一生补处愿

最后看第二十二愿 菩萨一生补处愿:设我得佛,他方佛土...

回归纯真的本性

晋朝时,有一位名叫毛宝的小男孩,家境十分贫困。有一...

怎么样做好佛教徒

一、前言 我们信仰佛教,皈依三宝,皈依后怎么去做?我...

捐助会加重患者的业障吗

问: 阿弥陀佛!法师慈悲!近来遇到朋友圈发来的各种重...

随顺世缘少烦恼

前几天写了日记《随顺世缘除烦恼》,讲了放下我执,精...

梦到底从哪里来呢

在说梦之前,我们先要说一下众生都具有的八种识:眼识...

人生如苦海,学佛到彼岸

人生如苦海,每个人自呱呱坠地那一刻起便是哭喊着与痛...

文珠法师《生命寿命与慧命》

一、生命的组织 世间事物,由无而有谓之生,能令生起...

不要以「凡夫心」对接「圣人境」

问: 法师在讲解中提到无我,既然这个神识不是我,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