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三界虚伪,唯此真实

大安法师  2020/03/2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三界虚伪,唯此真实

大哉二句,赞辞。大者当体得名,具遍常二义。以横满十方,竖极三际,更无有法可与为比,非对小言大之大也。真者不妄,以三界虚伪,唯此真实。所谓非幻不灭,不可破坏,故云真也。体者,尽万法不出一心之体。体该相用,总而名之曰真体也。----《佛说阿弥陀经疏钞》

以上是解释“大哉真体”——这一赞叹之辞。

“大”与《大方广佛华严经》的“大”一样,都是从心性之体来建立名相的。我们看《大方广佛华严经》的经题是这样解释的:“大”是心之体,“方”是心之相,“广”是心之用。

这个“体”具足“遍”与“常”两种意义。这个“遍”是指它能够周遍十方的空间,这个“常”是从时间的角度来看,它是永恒的、不会变易的。

心性之体是“横遍十方,竖极三际”。

“横遍十方”是“遍”义,“竖极三际”是“常”义,更没有什么法能够跟这个心性比拟的了,所以这样的“大”是超越小大对待的绝待的“大”。

“大哉”是“大啊”之意,“哉”是表感叹语气的助词。

再看“真体”两个字。

“真”就是不虚伪的意思。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是虚假的,就像水面泛现的水泡、虚空显现的花朵,本来是没有的,但风吹成泡、捏目成华,是不真实的。

“伪”是虚假的意思。就好像把一块黄铜说是黄金一样,它实际上不是金子。所以三界都是虚伪之法,唯我们的当下这一念心性才是真实的。

真实的心性用《圆觉经》的一句话来表达就叫“非幻不灭”。我们的身体——四大的业报身都是虚幻的,最终是会消灭的,但“幻身灭故”,“非幻不灭”——真实的心性不灭。

幻身灭了,各个幻心(虚幻的心意识)也灭了,所系缘的虚幻的六尘也灭掉了。所有的虚幻都灭了,幻灭灭故就非幻,就留下真实的东西不灭,非幻不灭。

“生灭灭已,寂灭现前”就是这个意思。这样的心性是不会有变易的,毕竟常住,超越时空。它不同于一些无常的、会消灭的生灭法,就叫“不可破坏”,这是无为法了。

我们虽然在这个三界六道轮回,但自性是不坏的,所以就叫“真”。我们要在虚假、不真实、幻化的生灭法当中来体会这个真实的心性。

这个“真体”就是我们不变的心性之体。一切万法,都不超出我们一心之体。离开心体,别无万法。

“体”里面就含摄着“相”,含摄着“用”,《大乘起信论》里面谈到这个问题了。

《大乘起信论》第一讲心性的“体大”,表明一切法在自性层面是平等的,是不增不减的;这个心体又叫如来藏,具足无量的世间和出世间的功德,叫相大;“用大”呢,就是指它能够生出世间和出世间一切善的因果。

所以谈心性的“相”和“用”,都能够归于这个体性。“体”能够含摄“相”“用”,就是“总而名之曰真体也”。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本此无住」而建立了世界和众生

其实它这个地方所要讲的观念,就是这一句话,就是本此...

如来十力能无碍摧毁无明等障

如来的十力能无碍摧毁无明等障而不为余者所摧故,如同...

解梦

沩山禅师睡觉醒来,仰山来问安,禅师便翻身面向墙壁。...

在本来无一物处当中,提起佛号

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

依这个标准来看,你还是属于颠倒众生

我们在修学佛法的过程当中,其实你修学什么样的法门对...

从门入者不是家珍

雪峰禅师和岩头禅师同行至湖南鳌山时,遇雪不能前进。...

【推荐】一切诸法本自不有,不过自心所现

(示未学) 一切诸法,本自不有,不过自心所现。众生迷...

达摩祖师《一心戒文》

一、于自性灵妙常住法中,不生断灭之见,名不杀生。 二...

【注音版】普贤菩萨行愿品

(根据印光大师校定本校对)...

【注音版】礼佛大忏悔文

礼佛大忏悔文...

饿鬼报应经

尊者大目揵连,从佛在耆闍崛山中,游行恒水边,见诸饿...

【注音版】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阿弥陀佛临终接引的重要性

阿弥陀佛保任一件事,这个事很重要,就是临终接引。临...

有三种福田要去耕耘

圣人告诉我们,有三种福田我们要去耕耘,会有好的报应...

走在五欲六尘的客途上,满面尘埃身心憔悴

你自己精进,就会舍这个轮回、这个南阎浮提的尘途。 尘...

正解「念佛三昧」

念佛三昧怎么理解?在《阿弥陀经》里面会谈一心不乱,...

【佛教词典】梦

梵语 svapna,巴利语 supina。于睡眠中,心、心所(心...

【佛教词典】夏首

指夏安居之初日。其日期一说四月十六日(四分律删繁补...

野狐精,他心通在何处?

唐肃宗时,西天大耳三藏来到东土,自称有他心通,肃宗...

临终时靠音声特别稳当

净土宗它强调临终的正念,整个成败就在临终的时候,所...

在八种因缘下布施,将获得殊胜功德

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一天向比丘们开示:如...

清初高僧截流大师

各位有缘,大家吉祥。今天我们先讲一点玄妙的,难以置...

僧人用斋时的观想和祝愿

为了修行自律和传教度人,佛陀根据当时的环境和修行的...

施多福大

有一段时期,佛陀住在迦兰陀竹园弘化,每天早晨依惯例...

春节,请把「五孝」带回家

一年又过去了,我们与父母的年龄都在增长。人到晚年易...

咸也好,淡也好

一个青年为着情感离别的苦痛来向我倾诉,气息哀怨,令...

修行不是在做学问

问: 如果有人教理是懂得,但是在自己的内心觉得都是浮...

念咒时信心最重要

从前,有个没读过书的乡下老太婆,天天念「唵嘛呢叭咪...

念佛乃明理悟心之捷径

净土法门,为佛法中最平常,最高深之法门,若非宿具慧...

素菜的6个优点

1、鲜嫩淡雅,赋味随意 素菜制作原料,主要有植物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