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流光如云相映成辉

大安法师  2021/11/2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流光如云相映成辉

西方极乐世界的情景就是从阿弥陀佛无漏、清净、真实的愿心中自然流露出来的,即实相法性的称性而起,它内外是没有隔碍的,通体透亮。

首先讲极乐世界地面庄严,或琉璃、或黄金等七宝,乃至无量众宝为地,不像我们这个世界的地是泥土沙砾,是暗冥的。我们不知道地下是什么。

极乐世界的琉璃地或黄金地是透明的,底下又有各种珍宝合成的八角金刚七宝金幢来擎这个地。幢上一一珍宝都有光明,一一光明又能显出相应的色,所以光和色互相辉映。

极乐世界不仅地下是透亮的,地面上也是透亮的,所以地下的光色和地面的光色也遥相辉映,就好像百千亿的太阳光那样地炽盛,这是指它的宝地庄严。

第二是谈地上庄严。极乐世界地面上,黄金为道,间隔不同的七宝地形成种种不同的排列组合。还有无量的七宝池、宝楼、宫殿、宝树等等,庄严妙好。

第三是虚空庄严。我们的虚空看不到什么东西,有时候一看到虚空还有点害怕,说不准一块陨石砸下来了,下了一场酸雨了,等等。那你看极乐世界,它的空中庄严第一,就是空中也有各种宫殿,尤其它有宝网、宝树的树枝,形成一个覆盖。那宝网上嵌有种种摩尼宝珠、铃铎。珠和珠之间互相地映饰,重重无尽。

还有种种从光明当中变化出来的七宝祥云、百鸟,如迦陵频伽、共命之鸟、鹦鹉、孔雀等,形成一道道绚灿的风光。以及虚空当中有种种清风吹拂宝树、叶子、铃铎、宝珠,发出的美妙音声,这都是虚空庄严。

极乐世界的树,不像我们这儿非得一寸一寸地长高,它几十万、几百万里的树,一下子就起来了。它的宝阁、宝楼也不需要我们去设计、施工、建造,也都是称性而起。

极乐世界的依报庄严,一华一水一叶一音都是阿弥陀佛的心之显现。透过这些景物我们就能理解佛心,佛心就是法性,就是法界,就是实相,就是涅槃。

所以托事显法生解,托这个极乐世界的一一事相,它是显现法性的,就能让我们开悟。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极乐世界为何又称安乐国

安乐国是极乐世界的另一个称呼。极乐世界又被称作安乐...

西方佛圣,何以贪华丽?

【问。西方佛圣。何以贪华丽。尚美观耶。此土土古圣贤...

【推荐】【佛教图片】三十三观音像

三十三观音像...

平心静气阅读思惟净土经论

凡有阐扬净土者,平心和气读之。使扬禅抑净之心,无丝...

无量宝交络,罗网遍虚空

无量宝交络,罗网遍虚空,种种铃发响,宣吐妙法音。此...

【推荐】极乐世界与华藏世界的关系

在华藏世界海世界种里面有二十重世界,第十三层就包含...

消灾延寿,相貌圆满,辩才无碍……这尊佛都能满愿

农历九月二十九日是药师佛圣诞日,关于药师佛的大愿及...

【佛教图片】极乐世界观想图

极乐世界观想图...

【注音版】佛说救拔焰口饿鬼陀罗尼经

佛说救拔焰口饿鬼陀罗尼经...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

【注音版】佛说疗痔病经

佛说疗痔病经...

佛说当来变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俱...

怎样对待学佛人之间的是非

问: 应怎样对待学佛人之间的是非、迷惑?如何搞好团结...

具足十信心,往生便有把握

第一相信有出生必有死亡(普天之下,从古到今,还没有...

极乐净土去此不远

没有得念佛三昧的众生,带业往生的众生,他临终感应道...

学戒研教为何感受不到法喜

问: 弟子平时学戒、研教时,常感觉脑袋、眼睛很累,...

【佛教词典】业簿

(杂名)记众生善恶业之冥官帐簿也。...

【佛教词典】所取苦

【所取苦】 p0735   成唯识论八卷二十二页云:所取苦...

无间地狱的因与果与无间的由来

无间地狱的果是由什么因造成的?经中讲有四种恩太大,...

生命的「仓库」---第八识

第八识等于是我们的一个仓库。当我们生命结束的时候,...

先修善良,再修空法

现在我有一个习惯,每次有人来要皈依三宝,特别是那些...

念佛为何还要修观

问: 我们一路念佛就好,为什么要修观? 净界法师答:...

丈夫喜欢打麻将怎么办

问: 丈夫特别喜欢麻将,可我却是最讨厌的,所以经常...

念佛就是开佛知见,恢复自己的本觉性

因为人心本来是觉悟的、光明的,其体周遍法界。只因无...

我们的生命大都是历史不断的重演

佛陀说我们的生命就像是一个无止尽的水流,它不是一个...

圆因法师:为什么不要吃肉

1、戒杀吃素得福报 佛陀在楞伽经开示我们:食肉与杀同...

怎样对待别人的过失

凡夫之人,那能无过。除非入正定聚的圣人,就不会有过...

目犍连尊者入涅槃

在《说一切有部律》上说到目犍连尊者入涅槃的事情。目...

读楞严经看什么

大家都是佛弟子,我们在佛门里面常会感慨,或者听闻到...

戒法是否允许重受

关于重受的问题: ▲《业疏》云:若准《多论》,不得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