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幸毋相忘众生恩

大安法师  2022/02/1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幸毋相忘众生恩

了知六道众生都对我们有恩德,这是一个全新的观念。所以我们就得要尊重一切众生,要报一切众生的恩,在菩萨眼里,就是地下的蝼蛄、蚂蚁,这种很低微的生命都曾经是我们过去的父母。而且它只要有情识,就有佛性,就是未来的诸佛。我们都不能去伤害它,不能去轻慢它,还一定要尊重它,一定要保护它,还一定要恭敬它。

你看古来的那些高僧大德的示现:唐代有一位慧斌法师,他在夏天走路的时候都是要带一把扫帚,扫干净前面的路,唯恐自己的脚踏在地面,去伤害这些地面的昆虫。那有的高僧甚至看到蚂蚁都是绕开走,都不会跨过去走。别人问:“你不伤害它已经很好了,为什么你还绕开它走呢?”这位法师就说:“这些蚂蚁说不准比我还要提前成佛,我还要靠他来救我,我怎么敢跨它的身上而去呢?”尊重到这个程度。

那确实这些蜎飞蝡动之物,说不准就是能够比我们提前成佛。你看鹦鹉念佛,它能往生,它已经比我们提前往生,不是比我们提前成佛吗?宋代有一只鸟叫鸲鹆鸟,随一个出家人念佛,念佛以后把它埋葬,以后它的坟墓当中都长出一棵青莲华。

然后大家好奇,这个莲华从哪长出来的?结果把那个墓扒开以后,发现这朵青莲华就是从这只鸲鹆鸟的嘴里面出来的,那你说是何等的瑞相!连这些动物、蜎飞蝡动之物它有佛性,它有净土的善根,今生能闻到净土法门,它今生是可以往生的。九十年代,内蒙古的包头就有一只鹦鹉往生的公案,往生之后还烧出舍利子,舌头还留下来了,舌根还不坏,还很有瑞相。

所以我们作为佛弟子,对这些蜎飞蝡动之物是有这么一种观念:是我们多生多劫的父母,我们要报它的恩,是未来的诸佛,我们要尊重它,恭敬它。所以常常思惟要报答这些众生,要给这些众生利益,念念都要去报它的恩。

这念众生恩不仅是人道的众生,他是包括六道众生,尤其是蜎飞蝡动的众生,尤其是地狱、饿鬼道的众生。这些众生很苦,他对我们有恩德,我们知恩,一定要报恩哪!报恩具体的行为落实就是我们要真实地把这菩提心发起来,用我们真实的修行来救度这些苦难的众生,来成就我们对这些众生恩德的最大的报答!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一张长条桌的启示

在某次法会的因缘,担任机动组的职事,繁重而忙碌的出...

为何有的念佛人临终前先感恩释迦佛

娑婆言释迦,西方言弥陀。先释迦者,教所由兴也。孺子...

施恩、受恩与报恩

在《佛本生故事》中有一则《樵夫与熊》的故事:有一个...

【佛学漫画】四重恩

能在无恩处,依然感受到生命恩典的人,无论遭受多大的...

有三种福田要去耕耘

圣人告诉我们,有三种福田我们要去耕耘,会有好的报应...

报恩不在于物质,而在于那份心

佛教中,有本《父母恩重难报经》,缕述了父母犹其是母...

知恩感恩与报恩

所谓一日之所需,百工斯为备,一语道尽日用一切衣食住...

节俭惜福,念恩报恩

修行的机缘不容易得到,大家共同聚会共同修行,所谓十...

【注音版】慈悲药师宝忏

慈悲药师宝忏...

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宋言时称...

【注音版】华严经净行品

(印光大师校印本)...

佛说十善业道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娑竭罗龙宫,与八千大比丘众、三万...

闭关念佛截住妄念流

这句佛号一定要如香象过河,要截得住意识流,截住它。...

所有的殃灾祸福都不是无因的

娑婆世界的众生造作杀、盗、淫、妄、酒等五恶之因,就...

他的身业全都倒向了世间的事情

又真实有二种:一者,自利真实;二者,利他真实。言自...

极乐世界莲花开敷的时间

西方三圣现前,就在那一刻,我这个我,就是代表着一切...

【佛教词典】二求

得求和命求。得求是众生希求获得快乐;命求是众生希求...

【佛教词典】不系钵食戒开缘

亦名:系钵想食戒开缘 含注戒本·百众学法:“不犯者,...

这些杀生的场所都不会有吉祥的事情

我们看现在世间的众生,残酷无情地杀害生灵,引取无厌...

耀智大和尚自述与观音菩萨的殊胜缘分

每一个人的心中都有一尊观音菩萨,关键的时候都会祈祷...

如何获得佛法正见

佛教各乘各宗都把得到正见作为修行最重要的前提。如《...

平等的对待众生

有一天,提婆达多生病。很多医生来治病,但不能把他医...

星云大师《晨起祈愿文》

慈悲伟大的佛陀! 今天又是一个新的开始了! 所谓「一...

寄于残生,旅泊三界

【我教比丘循方乞食,令其舍贪,成菩提道;诸比丘等,...

往生到极乐世界,就是一个清净的回归

我们众生都有俱生的我执身见,对身体非常贪恋,把不净...

木鱼有什么含义呢

在佛教寺院的佛事活动中,木鱼是最常用,也是最主要的...

若是大根基,当下就能觉悟其中道理

龙潭崇信禅师,青州人,少年时很聪明。他家的附近有一...

日行一善能避祸吗

问: 日行一善既得福,又能长寿。那么能避祸吗? 方海...

如何才堪称为净土宗祖师

能够称为祖师的,无论是宗门、教下还是净土宗,一定要...

要用哪种思考模式来离开娑婆世界呢

在《法华经》的思想,天台教观有三种方法离开三界,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