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勿因小利,使人父子不睦

大安法师  2022/06/2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勿因小利,使人父子不睦

自古以来,古来的贤圣告诉我们“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我们对我们的父母、祖先要孝顺,也要把这一念的孝顺推广到其他的老人;“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们对我们的子女要有慈爱之心,也把这一念慈爱之心推而广之,一切的少年人都是自己的子女。这样的心才能使家家孝顺父母,父母欢心。那我们这些后代侍奉双亲的孝心才能得到安慰,那么父母教育子女的这个念头才能安乐。

如果不是这个样子,你用一种不正当的方式,让父母子女形成了一种水火不兼容的关系,那让子女不孝、父母不慈,这样的一个过失可就太大了。

那么父子不和睦的原因,也有很多。要么是由于性格、语言的差异对峙,要么是由财产的问题。要么就是由于有继父、继母的问题,问题可能:他就有对子女哪个偏爱一点、哪个讨厌一点这样的私心;或者有正夫人生的儿子,有庶夫人——妾生的儿子,哪个薄、哪个厚一点的这种问题所导致的。那这些问题,大部分归结到一个利益问题。

“勿因小利”这个“小”,不仅仅是一点点锱铢必较的小,那就是纵使你所有的田产、所有的家宅来比较,较之于父子关系不和睦,都叫小。

所以我们说,使家庭的三种伦理关系调顺,是我们国学恢复才能做得到的,如果没有儒、佛圣人的教化,我们家庭关系很难搞好。很难搞好,是由于我们不知道怎么做人。做丈夫的不知道怎么做丈夫;做妻子的不知道怎么做妻子;做子女的不知道怎么做子女。

刚刚有位居士,跟我谈她的女儿出走的问题。我看她作为母亲的心,已经操碎了。那一个十六七岁的女儿,为什么会出走?这里面就涉及到教育问题。如果她稍微有点孝心,她怎么可能就这么随便出走呢?她这种行为,导致了她父母多么大的痛苦!她只要想到这一点,也不敢出走哇!但是这一点,她没有想到啊,没有人给她讲过。她就自我中心了,“我活得不开心,我到外面去呀!”所以这个教育实在太重要了!

很多做子女的怨恨他的父母,我常常看到。其实父母对他操碎了心,然而他都觉得他父母对他不好。“又不带我到那里去玩,又对我太严格,又经常怎么怎么……”殊不知——当然做父母的也确实可能教育的方法有问题,现在搞得一些子女对父母的那种反弹……其中有一个做女儿的就是,跟父母不讲话。这也很麻烦呐!你说十天、八天不讲话可以,那么一年、两年、三年在家里不跟你讲话,那你就没辙了。那父母就很痛苦啊!这就是家庭关系搞不好。真的是:他人就是地狱呀,双方都在痛苦。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倓虚大师的出家因缘

一九一七年,我四十三岁,在营口开药铺,每天除看经外...

吴伯雄:四代人与佛教的渊源

吴伯雄谈全家都和大师结缘 鉴真大师之后,扬州又出了...

孝养父母,功德无量;背逆父母,获罪无边

(一)孝养父母,福德之基。 佛语阿难:出家在家,慈心...

自己教育自己

吾人生而为可贵的人,不要永远做人的儿女,不要永远做...

6字家规孕育出中华最显赫的家族

富不过三代是许多人家面临的尴尬。但让人震撼的是,一...

贤母才能培养贤善的子女

印祖在一生教化众生的过程中,尤其注重教化女人。治国...

家训,一盏千年不灭的心灯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观念、态度等都可能会...

夫妻之间如何相处(佛经节录)

节录《善生经》(中阿含) 丈夫对待妻子的五个要点: 一...

佛说出家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舍离国。食时到,入城乞食。时毘...

过去庄严劫千佛名经

三劫三千佛缘起(出《观药王药上经》) 宋畺良耶舍译 尔...

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夫满教难思,窥一尘而顿现;圆宗叵测,覩纤毫以齐彰。...

妙法莲华经

妙法莲华经弘传序(唐终南山释道宣述) 妙法莲华经者...

动物往生西方,是否也要具足信愿

问: 鹦鹉、八哥、老鼠等动物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是否也...

为破三轮故说净土

原文: 此经起由,为破三轮故。三种轮者:一为破无常轮...

为什么人对死亡会有截然相反的看法

如果人们不相信有来世,不仅会导致很多的问题,也会影...

诵经时身体发热是怎么回事

问: 我在诵经时,身体发热是怎么回事? 大安法师答:...

【佛教词典】话堕

(术语)自吐语而自分堕负也。云门录中曰:举光明寂照...

【佛教词典】果能变

【果能变】 p0810   成唯识论二卷七页云:二、果能变...

何等众生具备往生净土的资格

问曰:天亲菩萨回向章中,言普共诸众生,往生安乐国。...

佛家上香的仪轨

供香及礼诵持念等种种法门,其妙要在于诚敬二字。供佛...

修十大愿王为何能往生极乐世界

我此普贤殊胜行,无边胜福皆回向,普愿沉溺诸众生,速...

木耳的补血效果比猪肝高5倍

黑木耳是最优质天然补血品 一提起补铁补血,人们往往...

天台八教丨通教

通教是化法四教中的第二教,主要以五时中方等与般若二...

别把食物营养模式化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人们对食品中的营养开始有了一种...

恭敬三宝要从恭敬僧宝开始

我们现在是不是做到了恭敬三宝呢?在这里面想一想,我...

以杂毒之善求生净土,是不可能实现的

原文: 欲明一切众生身口意业所修解行,必须真实心中作...

新年吃素增福增寿 舌尖上的素食中国年

中国许多地方都有新年第一天吃素的习俗。古人有言,一...

【推荐】观照般若,你能观照得到吗

你尝试地思维一下,早上醒来的那一刹那,当我们一念灵...

为什么要结善缘好缘

问: 为什么要结善缘好缘? 方海权答: 因为结善缘好...

常有不如法的境界出现是什么原因

所言常有境界,当是未曾真实摄心,但只做场面行持之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