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6字家规孕育出中华最显赫的家族

2016/03/1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6字家规孕育出中华最显赫的家族

“富不过三代”是许多人家面临的尴尬。但让人震撼的是,一条神秘的家规居然使得山东琅琊王氏家族跨越了许多劫难,经受住了各种考验,从东汉至明清1700多年间,培养出了36个皇后、36个驸马、35个宰相(《二十四史》中有明确记载的),成为中国历史上最为显赫的家族,被称为“中华第一望族”。

让人感到惊奇的是,王氏家规仅有6个字,为“言宜慢,心宜善”。然而,仅仅是“言宜慢”3个字就让这个王氏始祖王吉在险恶的官场上顺利地渡过各种难关,10年间从一名知县成为朝廷重臣、西汉名臣。此后,王吉就把这6个字定为王氏家规,让这6个字造福王氏子孙后代。这六字家规也创造出让人难以置信的奇迹!

言宜慢

“言宜慢”,是公元前77年王吉从七品知县调任昌邑王府中担任五品中尉时从一个老人那里得到的秘笈。昌邑王刘贺虽然是汉武帝的嫡孙,却荒淫无度喜怒无常,身边聚集的全是一些溜须拍马的小人。在这样险恶的官场中,王吉当然会感到非常忧愁。但幸运的是,他遇到了一个指点他走出迷津的老人,送给了他“言宜慢”3个字。凭借着这3个字,王吉居然渡过了一次次惊险,在官场上获得了很好的声誉,被汉宣帝刘询任命为谏议大夫,成了朝廷重臣。

说话,体现着一个人的智慧。特别是年轻人,由于人生经验不足,经常在说话上吃亏。《论语》中,孔子讲了这样一句话:“侍于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没轮到你讲话时,你抢着说,这就犯了“躁”的毛病。孔子一日曾与几位侍坐的弟子闲谈,让他们谈谈志向。子路性子急,孔子话音未落,他就洋洋洒洒地讲了一大套。可子路万万没想到,他这一通情感流露,却让孔子转身就赏了他一声冷笑,这热脸可是大大地贴上了凉屁股。

这就告诉我们,说话是一门艺术,一定要谨慎。历史上因为说错话而得罪人、甚至付出惨痛代价的人不胜枚举。言宜慢,就是告诉我们,说话要经过认真思虑再出口,这样可以让我们变得更加谨慎、稳重和冷静,练就我们成熟大气的人格;其次就是说话语调要舒缓,这样听的人才会感到受尊重、亲切,更舒服顺耳。

心宜善

“心宜善”,是王吉在公元前67年再度经过昌邑时老人送给他的3个字。原来,随着官位的升高,王吉出现了利用职权打击报复政敌的心理,将政敌整得很惨,害得很苦。比如说,长史赵珞,就因为与王吉政见不和,被王吉恶意弹劾,最后被罢官归乡,不久就郁郁而终。在老人的劝谏下,王吉痛改前非,不再整人害人,而是客观公正地对待每个人,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欢迎,在险恶的官场上一生顺利平安。而这个送给王吉六字秘诀的老人据称就是汉武帝时的著名宰相公孙弘。

心宜善,与人为善,必有福报。《孟子》上说,“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心善的人,乐于助人,救人危难。周围的人都愿意与他交往,更愿意帮助他。《道德经》上说,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心宜善,能生发人的阳气,我们中国文化有一句名言:“行善最乐”。四个字,大家都知道,平常看了这四个字,大家不大在意,因为把它看成是一个传统式的教条条文,把它当做鼓励人家的话。其实不是的,人的心理非常怪,我们做了任何一件不好的事,心理会不安、不快乐,内心不对劲,这个不安不对劲不是对别人,而是对自己,慢慢脸色神气都会变坏,精神弄走样了。假使你真正无条件绝对地行善,帮助人家,有利于人家,做了一件好事,心境自然非常快乐。那个快乐,不是道理上讲得出来的。

言宜慢,心宜善。为何这条家规仅仅6个字却有这么大的神奇力量呢?年轻时就该“言宜慢”,这样才能深思熟虑少犯错误,从而保护自己谋求发展。而人到壮年,心智成熟、实力雄厚,这时就应该“心宜善”。这样才能少树敌手,泱泱有长者风范,受人尊崇。

这六个字看似简单平淡,却饱含了古人做人做事的道理,从中我们能看到仁爱之心,进退之道。能做到这六个字,就拥有了成熟大气的人格。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八正道与改善人群生活

太虚大师说:佛说之八正道,乃依之观察人生宇宙真相而...

佛教中夫妻相处守则

为佛弟子,若欲成为和睦相处的夫妻,应如何相待呢? 一...

圣严法师《回家的感觉真好》

我们要用爱心营造温馨的家庭,温馨的意涵是指温暖,令...

聪明的女人不做婚外情人

男人有了情人后,其身体状态和精神状况由内而外会突飞...

感化的教育

有一位安养比丘尼,住在一座寺院,平常待人慈悲,对人...

如何面对情和爱,而不为所迷惑

佛教爱不重,不生娑婆一语,直接道出爱欲是人与生俱来...

佛陀开示五条待妻原则

在佛陀时代丈夫的地位崇高无比,妻子称丈夫为主子,而...

婚姻的暴力

婚姻暴力不是现在才有,在中国历史上,古小说中,都有...

普贤行愿品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四十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

佛遗教经

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亦名遗教经) 释迦牟尼佛初转法...

【注音版】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普门品(日诵式版本)...

佛堂必须整洁,才会有功德

若见他人对佛经像有不恭敬者,宜于二人共坐时,细细以...

学佛可以解脱众生之苦

帝王中信佛的不少,其中尤其以梁武帝、顺治帝为最,舍...

凡夫与圣人的判定标准在哪里呢

面对盲点只有一个方法,就是把生命归零。因为你在枝末...

观音菩萨能令众生获得十四种无畏功德

《楞严经》卷六载,观世音菩萨闻熏闻修,以金刚三昧无...

【佛教词典】去此不远

意即阿弥陀佛去此不远;言极乐净土虽离此西去十万亿佛...

【佛教词典】大日如来

梵名叫做摩诃毗卢遮那,摩诃是大的意思,毗卢遮那是日...

凡夫心的几个特点

我们凡夫众生的心是生灭心,它有几个特点: 第一是攀缘...

没受戒念佛能往生吗

问: 在家修行没有受过居士戒,如精进念佛能否往生西...

女众入寺应注意的事项

梵语优婆夷,中文意译为清信女,即在家学佛的女众。不...

为人处事效仿弥勒菩萨

现代人常因人际关系紧张,感到心理负担很重,或人生的...

五浊恶世,唯有净土一门可通入路

明教兴所由,约时被机,劝归净土者。若教赴时机,易修...

邪淫的人就算有好命也没用

看周围的环境,邪淫的事件多,而显著的报应却似乎看不...

这个利他的心好处很多,会减少很多挂碍痛苦

最后讲一个小故事,让诸位去体会一下。这个故事不一定...

谈做早晚功课

佛的程序是信、解、行、证。信了以后,即使理解不深,...

人生该不该有信仰

人生渺渺,世事茫茫,何去何从,很难确定,原因是个人...

布施多而福报少的原因

《菩萨本行经》里面谈到,若有众生不能以至诚心去布施...

如何解脱妄想的侵犯

问: 为何念经时妄想会侵犯念经的意识?如何解脱妄想...

四大不调在身体上的表现

一者四大增损病相:若地大增者,则肿结沉重,身体枯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