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净土法门需要按次第修吗

大安法师  2023/09/26  繁體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净土法门需要按次第修吗

问:听一些法师说,修行必须要按次第修,要不就是盲修瞎练,应先修人天法,再修解脱道,接着修菩提道。净土法门属于大乘菩提道,我们直接学习,能契入吗?

大安法师答:修行的途径是应众生的根机各有不同,所以为什么要有判教——藏、通、别、圆;顿、渐、秘密、不定,这些都是依众生的根机来施设的。对有一些渐教的根机,就按次第去修;对有圆顿的根机,就不一定按次第修。所以没有一个统一的框架,法无定法。

有的法师说,先修人天法,再求解脱道——解脱道就是声闻教——再修菩提道,这对于一部分根机也是适合的。但是,如果是修净土法门,这是大乘圆顿之教,是可以直接契入的,它并没有要求非得要修到什么基础才能去修,它的门槛很低,或者甚至没有任何门槛。只要有信心,发愿,老实念佛,都能够蒙阿弥陀佛的慈悲愿力的加被、摄受,临命终时带业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去,作阿鞞跋致菩萨,很快得到一生补处位,疾速地成就佛果。

这就是净土法门的圆顿中至极圆顿,通途的那种阶梯是被超越的。所以净土法门是有圆超的一面,但也有圆摄的一面,它也包含着三乘的佛法。比如,净业行人信愿称名,从这个核心点开始走向修行的道路,同时在自己的日常生活行为上,得要秉承净业三福。净业三福就包含着五乘的佛法在里面:第一是人天福,就包含人天法;第二就是修解脱道,所谓的小乘的戒福——受持三归,具足众戒,不犯威仪;第三就是大乘的福,又叫行福,要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他就在修大乘菩萨道。

但三福不是往生的条件,它是往生品位高低的要素。能不能往生,就看信愿持名!有信愿持名,哪怕是犯了五逆十恶的重罪,都可以往生;如果没有信愿称名,哪怕修大乘菩提道,修到很高的证位,也往生不了。所以,这里面是要按照佛言祖语的标准来限定,不能以通途佛法去讨论净土法门的。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推荐】下载手机APP客户端

可以更方便的学佛法...

【推荐】借恶缘作为往生净土的增上缘

我们如果修行念佛法门,奉行净业三福,但为世间的尘劳...

我们怎么去为死亡做准备

有白昼就必定有黑夜,所以就必须要为黑夜的到来作准备...

坚持念佛定能改变命运

念佛法门,是后世最有效的修行方法:诚心念佛一句,能...

什么是世俗谛与胜义谛

问: 什么是世俗谛、胜义谛? 宏海法师答: 世俗谛,...

念《阿弥陀经》,等于到极乐世界走了一遍

我们上晚殿主要是念佛,念阿弥陀佛。这样安排的目的,...

念佛时头很憋很涨,该怎么解决

问: 为什么念佛时头很憋很涨,越精进越难受,而且近...

《无量寿经》不可思议的独特的地位

由于释迦牟尼佛以悲愍心特别地留这部《无量寿经》作最...

开愿法师:念经需要持五戒吗

问: 请教师父,诵经人是不是必须持五戒?有人说如果...

【注音版】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普门品(日诵式版本)...

【注音版】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

【注音版】大佛顶首楞严经五十阴魔章

楞严经五十阴魔章...

往生者病重时与命终之后助念有何区别

问: 请问助念的问题,往生者病重期间与命终之后助念...

修行的十想观

十种想首先是 无常想, 我们众生有种种的颠倒执著,无...

慧远大师定中三次见佛,归命安养

晋初祖庐山东林慧远大师赞颂 以特别法,永为世范。意旨...

佛号是消业障之王

这个念佛,特别是闭关念佛,它首先直接地知道自己的念...

【佛教词典】傍生

(术语)旧云畜生,新云傍生,一作旁生,傍行之生类也...

【佛教词典】安下处

指宿泊处。即宾客或新任命之住持休息处所。又请升座斋...

【视频】楞严咒早课(法鼓山)

楞严咒早课(法鼓山)

【视频】慧律法师《爱染能生爱水,润湿不升故随业而坠》

慧律法师《爱染能生爱水,润湿不升故随业而坠》

【视频】重庆双桂堂

重庆双桂堂

智者大师的破魔方法

师初至佛陇,一日入坐,忽于后夜,大风拔木,雷震动山...

【佛学漫画】念安般

念安般是诸佛的入道初门,其中不光有简单的观呼吸,如...

一千斤的盐

一粒种子看起来虽不起眼,但植入土中生根、发芽、成长...

透视爱情的无常

佛陀早就讲过,世间所有的一切都是无常无常才是这个世...

杀子求子

天下父母心古代的人都希望多福多寿、多子孙。子孙多即...

为何念佛得悟的人寥寥无几呢

或问参禅得悟者相望于册,念佛得悟者何寥寥其未闻也?...

船子和尚与夹山禅师

这幅图描绘的是禅宗极为有名的公案,说的是唐代夹山善...

应病与药

人之病,有肉体之病,亦有心灵之病; 治病之药,有物...

参禅一定要有长远心

现在我想谈谈参禅的目的和参禅的方法。六祖慧能大师道...

三途一报百千劫,复生人天了无期

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可不悲哉。知死生之可悲,当求所...

你功夫做没做上去,明眼人一眼就看出来了

做功夫,参念佛是谁,一定要细细地用心,不能粗。我们...

请理解出家人的不易

古德说:出家是大丈夫的事,不是将军宰相所能做得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