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犯盗戒要有六种因缘

净界法师  2016/02/1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犯盗戒要有六种因缘

构成一个盗戒,要有六种因缘。前面根据《瑜伽师地论》把这个犯戒的因缘分成三大类:意乐、加行、究竟。

先看他心中的意乐。意乐有三种:第一种,是他物,就是有主物,拣别它不是无主之物。第二种,他物想,你心中很清楚它是有主物,拣别你不是在一种无知的状态,你是很清楚知道它是有主物。第三种,起盗心,拣别你不是暂用想,你不是说一时情急暂时使用,你是要把它做一种侵占为己有的心情。那么,这时就形成了心中的意乐了,已经有犯罪的动机。这第一种情况,他物、他物想。

第二,起盗心。

第三,你采取了身口意的加行,就是采取行动。

第四个,兴方便。方便我们前面讲过,你是用偷的、用骗的、用抢的,这个都是属于偷盗的方法,方便。

第五个,直五钱。直五钱我们待会再来说,就是它的价值在五钱以上。这个是加行。

第六个,究竟。这个犯戒的情况要把它造圆满,一定要离开本处。

在律上讲出一个公案,说有一个人他晚上去偷牛,他把旁边邻居家的牛,偷到他家里来。后来天黑之前,他想一想不对,这是犯偷盗戒,他又把牛送回去了。所以对旁边的人来说,看到牛还在,我问你,这个人有没有犯盗戒?犯了盗戒了,因为他已经他物,他物想,起盗心,兴方便,直五钱,关键是举离本处,他已经把这头牛移动,它四个脚都已经动了。你后来把它放回去,那是后来的事情了。盗戒已经成立,你不但要放回去,你还要忏悔,因为罪业在心中已经成就了,这是造究竟。所以,举离本处是判断这个犯罪有没有完全圆满,要离开本处。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水滴虽微,渐盈大器

一日,佛子罗睺罗等五十位沙弥,听闻佛陀讲述波斯匿王...

喻解无生四句

宇宙间一切万法是因缘所生,今试依《瑜伽师地论有寻有...

外面的一切境界,都是你要修行的地方

佛所教导的一切教义,还有一切经论,跟你生活分开了就...

把「空」认为没有,就会成为断灭见

心经主要是讲照见五蕴皆空,空是把五欲、八风看空。 如...

戒酒不难,有没有下决心而已

说戒酒不容易,其实是没下决心而已。我可以告诉大家戒...

一千斤的盐

一粒种子看起来虽不起眼,但植入土中生根、发芽、成长...

戒律在修行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呢

《业疏》云:戒是警意之缘也。以凡夫无始随妄兴业,动...

谋人财产,结怨相报

这个财产都是人的外命,一般的人视财产如命,每个人来...

【注音版】毗尼日用切要

毗尼日用切要...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

【注音版】往生论注

往生论注...

【注音版】梵网经菩萨戒本(东林寺版)

梵网经菩萨戒本(东林寺版)...

鬼神的福报也各不相同

问: 佛教说是无神论者,但是有因果,受人天果报,那...

修行的三点开示

第一点,修行一定要依照佛祖的言教。 以佛祖的言教作...

年纪大了修学禅定,还能得定吗

问: 年纪大,修学禅定,堪能性差,还能得定吗? 妙境...

布施的四种障碍

布施的障碍,按照《瑜伽师地论摄抉择分》所说,略有四...

【佛教词典】梵众天

色界初禅天的天人,分为三等,下等的天人即叫做梵众天...

【佛教词典】无得

修习无分别智,远离所取能取,离诸戏论,故说无得。...

净土法门不可不修

【原文】 人初未尝死。而死之名,乃自此身体上得之。何...

为何达摩说梁武帝没有功德

摩诃迦叶为了要续佛慧命,使法水常流,就是正法眼藏和...

劫盗分财喻

昔日印度经常发生洪灾,各地民不聊生,有些人为了养家...

人身难得,存在着尊贵与痛苦

在我们这个肉体,现在当前的肉体是随缘的,大家知道它...

菩萨成就国土,要有两种准备

这一科是与之授记。舍利弗尊者在方便品明白了权实不二...

与病苦的同修共勉

有句话:从古至今,一切故事,其实都是相遇,然后分离...

星云大师《可怕的神通》

现在社会上有一些人有一种侥幸的心理,总希望有意外的...

【推荐】瞋恚的习气最为害人

富贵人更容易瞋恚,稍不称心,就要发火,轻则口出恶言...

念佛怎样反观自己

问: 佛法若不外求,念佛怎样反观自己?念佛之心当下...

人生的快乐是跟因缘借来的

我们看通教。通教的人是比较利根,知一切法,当体全空...

供品、佛像、四大天王的含义

寺庙不是用诚心换利益的市场,而是用诚心求真知的学校...

不能只为今生做打算

由于我们的目光短浅,我们通常都看不到更远的地方,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