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梦参老和尚在香港西方寺三坛大戒开示

梦参法师  2011/02/0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2009年春(4月20日),梦参老和尚结束台湾弘法之行,转往香港弘法,适逢香港西方寺举办三坛大戒,梦老应宽运法师之请前往开示,向新戒子简要阐述了发心的重要性:

“宽运大和尚慈悲,诸佛子慈悲,恭喜大家受持清净戒!因为在这个社会中,这么多人都能出家,而且三坛大戒是一起受的;因为比丘是令正法住世,菩萨是弘法的,唯有菩萨才是真佛子,那么我称大家都是菩萨,都是佛子,祝大家得清净戒!但是应当记住,受戒容易,持戒难啊!受戒几十天;持戒,特别是菩萨戒无量劫啊!比丘戒你生命舍掉了,戒体没有了;菩萨戒是不同的,你受了菩萨戒直至成佛。但是我们在这个中间呢?是经常犯呐!菩萨戒是持不住的,但是又非受不可,不受戒不能成为佛子,不能成佛。希望诸位佛子,随时随念,你每天起心动念,都要发菩提心。

菩提心难发,但是更难得是菩提心的戒,菩提心的涵义,印度话叫菩提萨埵,咱们中国话就翻成菩萨。菩萨要发菩提心,菩提心就是成佛的正因。不发菩提心,不能成佛。所以发心跟成佛这两个心:成佛的、成道的、究竟成佛的心,跟你初发意的发菩提心,如是二心,就是初发心到成正觉,‘如是二心初心难’。因为你遇不见三宝,也不能够生起发菩提心。现在有这么特殊的因缘,大家来这受三坛大戒,都是发了菩提心,决定能成佛。发了菩提心的人永远不会失掉,生生世世是相续的。跟你那比丘戒是不同啊,比丘戒是当生啊,菩萨戒是从你发心一直到你成佛,永远相随你。但是有些中间有些会犯,随犯随忏。大家要生起最初的发心,要生起一个坚定的信心。我说这个话的意思,恐怕诸佛子有怀疑,说我都出了家,落了发了,来受戒了,还没有这个信心呐!这是你没有经过学习啊,你要学习你就知道了,出家乃至于你受了三坛大戒下来之后,你才懂得,懂得什么呢?发心是很难得的呀!发菩提心跟成佛的那个心,‘如是二心初心难’呐!成正觉了,从这发心起你渐渐依着所发的心加你的愿力加持,渐渐的行持,不论经多少亿劫还是你最初发的菩提心。要想成就这个心,不是短暂的了。那我们现在大家发菩提心了,决定能成佛。就是这个中间时间经历长和短,那就看你的修行了。

我希望诸位道友保持这个菩提心,菩提心就是‘觉’,发了菩提心就是成佛,觉悟的心发了,你依着你这个觉悟的心来指导你,让你直至到成佛啊!但是‘如是二心初心难’,这两个心,发菩提心可是很难很难的。因为要发了菩提心,你绝对能成佛,但是中间它是经过许多障碍的,不是那么容易的。等你出了家,受了戒,受了戒以后要行道的时候,你如果是经常保持你这个菩提心的觉悟,这个是觉悟的心,所以二心初心难。你难得遇到这种殊胜的境界,这种殊胜的境界就是三宝的外缘,加上你内心生起的善根,这个因跟这个缘,因缘结合了,同时你的菩提心增长。

刚才我说的发菩提心很难,难了之后,你能保持啊!保持。若不是我们的一个信心,我说大家的这个信心,还没有具足。可能你产生怀疑,说我出了家、落了发、现在受戒,信心还没有成就啊?没有。什么才是信心成就了呢?你自己都可以问,你自己知道:觉知前念起了,止其后念不起者。当你第一念头不对,马上就能揪住,不相续,就是信住、信位的菩萨了。对三宝一信入之后,这个心呀,这个菩提心,不会动摇,不会变化。遇到自己有任何的艰难,宁舍身命保持你的菩提心的境界。因此说:初发心时跟成正觉的心,‘如是二心初心难’呐!难在什么呢?遇着三宝的外缘,得有三宝的缘。发大菩提心,大菩提心就是觉悟,觉悟就是究竟成佛了。从你发这个心、种下这个因一定能成佛,但是中间经过好多劫。不管怎么变化,你这菩提心的种子永远不会失掉,直至成佛。我现在祝愿大家,得清净戒!希望诸位都能成佛度众生! ”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梦参老和尚文章列表

大乘佛法的之宗要

大乘佛法,为超脱世间而又适应世间的。则其宗要:在先...

如何辨别菩提心的邪正真伪

菩萨是印度语「菩提萨埵」的简称,菩提译为「觉」,萨...

我们为什么要发菩提心

那菩提心怎么发得出来呢?不是凭空就能发出来的。菩提...

慧律法师《荒漠甘泉》(义工大会开示法语)

真正的体贴,是不使对方难堪的。 愤怒的人,只张开嘴...

大安法师:用念佛来耕耘菩提心

我们发的菩提心,就是一颗种子,要播种在我们的心田里...

发菩提心不能离开法水的滋润

讲到发菩提心这个发字,是很妙、很有意思的。会做馒头...

【推荐】善业必须要有正确思想来引导

佛在世的时候有一个叫做须赖的居士,名叫须赖。这个居...

暂执圣号已胜百年之福,一发大心已越历劫善根

佛在《阿弥陀经》中讲到: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

佛说疗痔病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大城竹林园中,与大苾刍...

大乘起信论

大乘起信论序 扬州僧智恺作 夫起信论者,乃是至极大乘...

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

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汉传版): 那(na...

【注音版】普贤菩萨行愿赞

普贤菩萨行愿赞...

见一切众生,都给它说三皈

有智慧没有大悲心,那个智慧不叫称性的智慧,是二乘人...

念《药师经》专门对治九种横死

我们刚才讲到一个横死,不该死死了、意外发生的,这里...

这四种行业的罪业无量无边

【善男子。譬如有人压油为业。一一麻粒皆有虫生。以轮...

有些人念《地藏经》为什么有这种感觉

你说业能转不能转?一念善心起,百万障门都消失;一念...

【佛教词典】二种常住

(一)百岁至劫灭称为常。诸菩萨若住百岁千万亿岁,若一...

【佛教词典】不寂语

【不寂语】 p0318 集异门论十卷六页云:不寂语者:谓所...

吸烟是如何引起致命疾病的

按:新加坡政府在2002年5月31日世界无烟日发表文章指...

不容父母何以容天下

我们都是父母生而养大的,但是每位父母都不是完人,都...

见月律师的克苦精神

明末清初时,有见月律师,传三昧老人衣钵,继主千华(...

【推荐】星云大师《改变命运的方法》

习惯、迷信、感情、权势、欲望、业力虽然能控制我们的...

不要求因果的回报,因为真如会回报你

圆顿止观为什么对大乘善根薄弱的人没有用?就是说,圆...

持午会影响身体健康吗

问: 师父好!请问师父,持午会影响身体健康吗?我听...

彻底斩断娑婆想和发愿来生矛盾吗

问: 我们经常说要彻底斩断娑婆想,与弥陀誓愿无间隔,...

基因即是业力

生命的密码,根据现在的科学家说,已经研究出来了,那...

一个人越有特色,功德就越不容易圆满

此诸菩萨,皆于是娑婆世界之下,此界虚空中住,于诸经...

证得鬼神邪法的表现

【原文】 复次。二十邪法。随有所发。若不别邪伪。心生...

极乐世界是物质世界还是心灵世界

可能我们学哲学,往往他就把它分成二分法,或者是唯物...

净业行人如何修死观

老病死苦乃吾人大患 《佛说无常经》言:外事庄彩咸归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