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如何化解婆媳关系

明证法师  2013/04/1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如何化解婆媳关系

问:弟子对长辈一向尊敬孝顺,但对于婆婆就是生不起这种心态。是婆婆自己本身自私自利,口吐不出莲花而导致吗?我也很想将她视为自己的母亲一样,或许两个人在往昔大概就不好,是什么关系就不知道了?

明证法师答:因为人与人的关系太复杂,如果往昔你们两个是仇人,这一辈子,又不懂得怎么化解,你就是怎么看她都不顺眼。不要说她吐不出莲花,即使吐出莲花,你也可能会讨厌她。你会说像你这样的人,怎么居然能吐出莲花来,我怎么吐不出来,你会更生气,怎么你都感到不对头。如果反之,她往昔是你的恩人,曾经帮助过你,这一生你也不知道为什么,就会对她特别好,即使她对你不好,她对她也还是特别好,就是想对她好,因为她往昔有恩于你。

含藏种子的第八识,有无量无边的功能,是我们所不知道的,需要通过修行慢慢去了解。种子是有力量的,种子不是没有力量,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业力。因为造了身口意三业以后,身口意三业就又回到第八只之中,变成种子潜藏在那里,等到因缘和合的时候,同类的现象就又会出现,就又发生了。业力就会使它再变成现行,种子是有力量的,这种子的力量大到什么程度呢?过去,我们使用那种军用水壶,是铝合金做的,一不小心碰到了什么地方,它就凹下去了。凹一个坑,怎么才能起来呢?把什么东西放到里面去挑,想把它弄起来,使不上那么大劲,有一个方法可以让它起来,里边把豆子装满,然后灌上水,豆子吸了水发涨的时候,就能把那个地方顶起来。你说这个豆子的力量多大。

有一家工厂,长房里边水泥地板,鼓起来了,鼓得老高,当然就裂了。这老板看了以后,工人请示这地怎么办?老板想,反正这个地要重新弄了,就说,你把它刨起来吧。一看,地下都长了很多蘑菇的菌丝,是菌丝生发以后,把地板顶起来的,就这么大的力量。我们人也是这样,造作了身口意三业以后,它就有了力量。你自己可能不知道,但有些力量就会让你受报,哪怕你转世转了几世,也还是会受报。

业力一定会使某些事情,让你受不了,你没有办法的,除了忍受,没有办法。如果说有办法那就是修行。虽然修行也还要忍受,好比你过去世杀过人,那你这世恐怕即使不被别人杀,也要被打得半死,这是你自己的业报。

媳妇跟婆婆的关系,向来是女人之间的麻烦事,为什么?我告诉你为什么,我这个人特别爱乱想,胡乱思惟,什么事情都想把它弄清楚。这婆婆是女人,这媳妇也是女人,这婆婆年轻的时候,她也受过婆婆的罪,时间长了媳妇就熬成婆,她也成了婆婆了。婆婆她爱自己的孩子,每一个妈妈,都爱自己的孩子。

当儿子抓了另外一个女人,居然,亲亲密密在一起过日子,这当妈的心里就有问题了。她对自己的儿子挺好,始终是自己的儿子,可是这个媳妇是她的儿子从外面抓来的,她就看不上了。这个媳妇心想,你儿子对我这么好,当然非常好,可是你居然对你妈,要超过对我好,我就不能忍受,你凭什么对另外一个女人好。儿子说,她是我妈。妈也不行,因为很自私,很嫉妒。这样的话婆婆跟媳妇,这一对矛盾自古以来,古今中外都是一样的,是个解不开的疙瘩。

有没有特殊的,有。那都是因为往昔,互相之间都是恩人,那当然没事。问题的根源在于占有,贪。这个男人倒霉, 两个女人都爱他,都想把他据为己有,可是事实上不可能。为什么呢?因为儿子大了就要娶老婆,传宗接代要生孩子,要跟老婆过日子,不是总跟妈妈过日子,会搬出去另外住,会另外有房子,不跟妈妈住了。

有的时候回来看看妈妈,老人家心里也不对了,你还想让她口吐莲花,不给你吐吐沫已经不错了。她恨死你了,她心爱的孩子被你据为己有,你把他给弄跑了,天天跟你在一起,老娘不要了。其实不是,生活就是这样的嘛,哪里是不要了呢,在儿子来说,妈妈生我养我,从小屎一把,尿一把拉扯大,我能不孝顺吗,能不管吗,能不给妈妈钱吗?那样不是成逆子了吗,可是老婆她不这样想,所以潜在的一种嫉妒,自私的心理在作祟,就搞不好关系,如何才能搞好关系呢?

学佛,一切障碍,即究竟觉。你婆婆就是你的恩人,就是磨练你成佛的重要的机会,你不能错过,她是一尊佛,化成你婆婆的形象,来教化你,来磨练你,你要感恩戴德,这样慢慢就转化了。为什么?因为这是业障,你这一生不转化,你以后修行还会有障碍。你这一生如果下了功夫,把它转化了,两个人的结,就烟消云散了,消除了,以后就没有障碍了,就是这样。

所以,修行人碰到逆缘的时候,心里应该是很高兴的,因为又有了消业障的机会了。如果你心态一转化,婆婆对你好和不好都没关系了。所以,在于你自己而不在于婆婆。她如果是大菩萨,也不见得就一直非要对你好,菩萨有的时候也是心黑手辣,因为对你好没有用,对你不好才有用,他会激发你修行。你看观音菩萨还有一次,专门变成鬼王的样子吓唬阿难,因为阿难不精进,然后去问佛,佛说,七天以后,你就跟它一样,阿难吓坏了,怎么办呢?我不想做鬼。不想做鬼那你就修行吧,佛告诉他应该怎么修持。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弟子需要学《周易》来免过吗

问: 请问法师,孔子晚年尚学《易》以免大过,作为一...

在工作和生活中如何修忍辱

问: 在修行中要修忍辱,可是在我们的工作生活中,如...

幸福家庭必备的五个基本要素

一、沟通 狮子和老虎之间爆发了一场激烈的战争,到了...

下品三生分别要住胎多久才见佛

问: 九品往生中,下品分别要住胎多久才见佛? 大安法...

建了空墓,这样对后代有影响吗

问: 弟子普兰,师父吉祥,我爷爷在困锦州时候牺牲了...

牌位超度与佛教的根本精神是否相符

问: 写牌位超度祖先与佛教的根本精神是否相符?应该...

应该如何看待佛菩萨的感应

问: 在五戒的大妄语中,佛陀严禁弟子宣说过人之法,...

【推荐】【漫画】恶不能障,弥陀救度

四川省梓潼县农村有一对夫妇,年纪四十岁左右,一直以...

【注音版】礼佛大忏悔文

礼佛大忏悔文...

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

妙法莲华经

妙法莲华经弘传序(唐终南山释道宣述) 妙法莲华经者...

【注音版】晚课蒙山施食仪

晚课蒙山施食仪...

心病有五大种类

心病的原因,就是我们的心里不舒服,就是当我们的内心...

念佛能洗掉犯戒过失,是否就可以放心犯戒呢

有人认为:既然念阿弥陀佛就可以把以前所录的犯戒的影...

古代禅师们奇特的圆寂方式

如果对生命有了正确的认识,对佛法有了真实的了解,能...

孝顺心,是学佛的第一步

无始时来慈我者,诸母若苦我何乐?你想一想,我们无始...

【佛教词典】二祖

(人名)禅宗东土之第二祖慧可禅师也。...

【佛教词典】痴垢

【痴垢】 p1440 瑜伽八十九卷十二页云:于极显现愚痴众...

学佛的两种用心

佛学是一种心理学,最着重心理训练和修养。楞严经说:...

一心三观和临终正念有何关联

问: 一心三观和净土宗的临终正念有何关联?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增上缘》

增上缘,增上的意思是帮忙。他已经在做一件事,且做得...

生死大事办好后再作福事

原文: 古有偈:修慧不修福,罗汉应供薄。修福不修慧,...

贪欲对内心世界的影响

在物质文明的典范现代化大都市中,环境污染严重,空气...

因为我们的愚痴,过去已经付出了惨痛代价

委骸回视积如山,别泪翻成四海澜。 世界到头终有坏,人...

一心念佛就能具足六度全体功德

得波罗蜜者,诸菩萨众,有恒沙劫中,修六度万行,未能...

禅不是自了汉

有道禅师的禅堂里,除了出家众的禅者以外,也接受在家...

【佛学漫画】明心见性为什么还要精进念佛

迈春法师的往生故事...

善于利用零碎时间来学习

一个人活在世间上,即使七十岁也好,一百岁也好,在一...

到底要如何念,观世音菩萨才能听到呢

普门品云:若有无量百千万亿众生受诸苦恼,闻是观世音...

【推荐】千般装点,只为半寸之眼;百种音乐,只为一豆之耳

【原文】 千般装点,只为半寸之眼。百种音乐,只为一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