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参禅的先决条件

明一法师  2013/05/26  繁體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参禅的先决条件

我们一讲到禅修,就会想到在禅堂里面两腿一盘,监香师父扛着香板走来走去。各自闭目用功,或者数自己的呼吸、或者看话头、或者参话头、或者持咒、或者观想、或者念佛等等。所见都是有人卯足劲头、有人攥紧拳头、有人拧紧眉头、有人凡事不理等等用功的样子。大家都希望自己能够在禅修中得到好处,甚至明心见性、开悟成佛。

可是我们往往忽略了一件事情——那就是在禅修之前要明因识果。因为一切的好处、明心见性或者开悟成佛都离不开智慧,而智慧就是明白因果的发展规律。所以离开了明因识果的禅修是毫无用处的,甚至是危险的。因为不先学好因果,不去守好戒律,那么我们的禅修只能说是呆坐,毫无意义。

我们往往只看到禅师们开悟后:“事事无碍,如意自在。手把猪头,口诵净戒。趁出淫房,未还酒债。十字街头,解开布袋。”等等潇洒不拘的情景,觉得戒律、因果完全是束缚我们明心见性,开悟成佛的枷锁。认为因果是梦幻,戒律是绊脚石,这真是大错特错。

我们随便看看祖师大德的开示就会知道,一切的开示是应病与药的。他们说因果是梦幻是对的,但是并不是没有。因为他们所教的对象是已经知道了我们现在活着就是梦幻的人,我们是这样的人吗?我们的功夫到了这个程度了吗?如果到了那么可以心里不用装戒律这个东西,如果没有到,那么还是要先老老实实守好戒律,明因识果。

比如虚云老和尚的《参禅要旨》,一开始就是讲要如何地明因识果。如果连因果的规律都不明白,想要明白生从何来,死向何去岂不是笑话!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一开始参禅如果不明因果会有很多的干扰,尤其是戒律上的缺陷使很多人 根本就坐不住。这样的人现实生活中自己就见到很多。

再比如来果老和尚,他是如何明白现在活着就是梦幻的?这里讲一个他的经历。有一年他父亲生病,病得很严重。当时的医疗条件差,要救命就要用一种药,而这种药需要亲人的肝脏做药引。来果老和尚在没有任何医疗措施的情况下自己用刀,开腹割下一块肝脏做药引。我们做得到吗?做不到还是先不要说因果是梦幻的好。

因果规律在他们开悟的人身上,并不是不按因果的发展规律发展了。而是因为开了悟的人,明白了因果的发展规律,掌握了因果的发展规律。他们会利用和随顺因果的发展规律去做事情,这样就事半功倍。我们不了解的人还以为因果在他们身上不起作用了,这是很危险的错觉。

他们违反戒律一样是要受到惩罚,但是这些惩罚对于他们来说或者可以承受,或者有其他目的。有的惩罚他们即使承受不了他们也去做,是因为要帮助别人,希望通过这种极则的手段去开悟别人。比如船子和尚,他为了让他的徒弟夹山禅师死心塌地,翻船而亡。我们会认为是他淹不死吗?

所以注重因果,守好戒律是我们参禅的先决条件。不要光看到开悟后的人自在,而把自己迷惑了,那就太可惜了。应该知道,不明因果就是没有智慧,不守戒律就无法参禅,更无法悟道。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推荐】下载手机APP客户端

可以更方便的学佛法...

【佛学漫画】虚云禅师

摘来一滴云端露,龙华三会献佛前...

打坐的姿势与方法

最理想的坐姿为七支坐法。所谓七支是指对身体要求的七...

十不善业所招感的恶业果报

第一、以杀生业会感得寿量短促,多诸疾病。譬如人间有...

邪淫如同桶底洞,有多少福都会漏完的

印光大师曾经开示说:人生世间,父母,寿命,相貌,学...

如是因,如是果,如是报

有一位高僧行脚于各个寺院、去礼拜参访。有一回,他来...

是你造作的,将来都要付出代价

人非圣贤,谁人无过呢?我们还没有成圣成贤,那也就是...

禅师们面对死亡时,是如何的呢

佛经中说,人死之时,四大分离,如生龟脱壳,痛苦不已...

处世要有因果观念

有位年轻人热衷于事业,一心想发大财,每天早上他都会...

【注音版】准提咒持诵仪轨

准提咒持诵仪轨...

佛说疗痔病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大城竹林园中,与大苾刍...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

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

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汉传版): 那(na...

弘一大师《经典法语集》

1.不让古人是谓有志,不让今人是谓无量。 2.有才而性缓...

明旸法师:出家有三种不同的意义

佛陀普度众生,跟他出家学道的有五众弟子,一、沙弥...

要学会和佛的心相应

我们什么时候能证道呢?这就全在于我们的信心,在于我...

精进努力是一切成功的载体

我们已经知道了拜佛菩萨与拜神的区别。佛菩萨没有分别...

【佛教词典】种子异名

【种子异名】 种子有许多异名,各有其意义,而所指的全...

【佛教词典】道延

(?~922?)五代曹洞宗僧。福建长乐人,俗姓刘。曹山...

【视频】2019中国佛教讲经交流会之如何利益众生

2019中国佛教讲经交流会之如何利益众生

【视频】净界法师《保持警觉性的重要》

净界法师《保持警觉性的重要》

【视频】大安法师《印祖开示二则》

大安法师《印祖开示二则》

佛教徒缺的就是信心

居士: 印祖说过:急切纷扰,久则或致失心。请师父详细...

心正一切正,心邪一切邪

《法句经》中有两个小故事,跟大家分享一下: 第一个小...

【推荐】比「断恶修善」更高档次的教理

你可以去问问福报大的人快乐吗?他会说很难讲,有时候...

同一念佛无别道 远通四海皆兄弟

在《往生论注》中,如来净华众,正觉华化生,是讲阿弥...

清明节佛弟子怎样做才对已故亲人最有利

清明,是我国农历的二十四节气之一。中国传统的清明节...

咱就信阿弥陀佛

汪居士是我们念佛堂的同修,年近七十。她朴实、勤奋,...

什么是世间上最苦的事

佛陀于舍卫国时,一天,有四位比丘于树下讨论:什么是...

【推荐】如何对治贪财与贪色

无贪的境界,简单来讲就是一种清净心,内心没有贪烦恼...

断恶修善就能趋吉避凶

佛在鹿野苑三转法--轮,为五比丘说法,讲的是四谛法苦...

不孝父母不敬三宝的苦报

地藏菩萨首先说到南阎浮提典型的罪报情形,不同于其他...

心无片瓦

我很喜欢《楞严经》里的一个故事。 是说有一位月光童...

如何判断念佛人在平时或临终是否具备信愿

问: 我们通过什么样的现象,以什么方式去判断念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