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快乐的十大法则

2013/05/3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快乐的十大法则

每逢节日,人们总会互祝佳节快乐;但什么是快乐,可能每个人的定义不尽相同。被问到“你快乐吗?”可能要迟疑片刻思索答案,但“不快乐”却很容易看出迹象——周遭和这个社会上的人,语言和行为暴力的,极端自私的,扰攘不安的,永不餍足的,为得到某些事物不择手段的......都是不快乐的人。“可恶之人必有其可伶之处”,为什么可伶?因为此人必然极不快乐,才会做出可恶的事。

前些时读到一篇报道,几位美国“快乐心理学”学者为世界各地的人进行抽样调查,研究金钱、心态、文化、健康、利他、生活习惯等项目与快乐的关系,得到的结论是:在一定的程度上,你可以为自己快乐不快乐作主。他们总结出十项“快乐法则”,其实很像老生常谈,跟中国人的日常生活观念和一些宗教伦理的提示说法也很相近。

第一,珍惜平常日子的平常人生,珍惜每一刻。我想这就是佛家教导的“活在当下”吧。

第二,不要跟别人比。“人比人,气死人”,世上永远有比不完的人,把所有人当竞争对手是跟自己过不去。专注在自己的进步就好,这正是儒家的“知足常乐”。

第三,越是把金钱的位置放得高的人越难快乐,这几乎是古今所有文化中的定律;对个人如此;对一个社会也是如此。物质带来的快乐的“半衰期”最短。佛家的“饿鬼道”就是个很好的象征;已拥有稳定的收入和充足储蓄的人,还要绞尽脑汁搜刮不义之财,就是深陷在永不餍足的饿鬼道里的可伶灵魂。庄子《逍遥游》说得好:“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物质欲望可以大到无限,但一个人真能享受的物质也不过一饮一啄,一枝一点。

第四,有既定人生目标的人比没有目标的人快乐。

第五,专注在工作中的人最快乐,随之而来的成就感也能带来快乐。这点是艺术创作者最能深刻体会的。

第六,人际关系-----与家人,尤其是夫妻的感情良好,而且有亲密的朋友。孔子的“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快乐。

第七,保持乐观,即使不想笑也试着微笑,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笑”果。面前的半杯水,你说它是半空还是半满?就看你怎么看待。乐观的人总是看见事情好的那一面。

第八,常说“谢谢”而且要由衷的地说。常怀感恩之心,几乎是一切宗教的教导。调查发现常写感谢信的人饺不易陷入抑郁。

第九,多多运动。运动会让人体分泌令人愉快的内啡肽(endorphins),跟用药物治疗抑郁症一样有效,而且不会产生副作用。

第十,“舍”----要能舍、愿舍,喜舍。“为善最乐”、“施比受有福”这些“老生常谈”都是最宝贵人生经验的总结。生活中的“舍”不仅只是分享、倾听、帮助,还包括原谅、宽恕、放下。心中如果还有尚未和解的恨意之结,怎么快乐得起来呢?

对“成功”和“快乐”有个简短的定义我很赞同:拥有了你所想要的,是成功;满足于你所拥有的,是快乐。有了还会想再有,没有就不快乐;可是珍惜喜欢自己所拥有的,即使很少、很短暂,在别人眼中无足轻重,但只要是自己觉得“这正是我要的”,这就是快乐了。

重要的不是有没有,是要不要。“有没有”往往很难能够掌控,但是“要不要”就可以凭自己的意愿了。

美国《时代》杂志选出的2010年度风云人物是年仅27岁的”脸书”创办人扎克博格,当今世上最年轻的亿万富豪。在一般人的眼中他是个成功典范,可是年纪轻轻就要承担一个巨大无比的事业和责任的挑战,他是不是快乐呢?只有他自己能回答,也可能连他自己都无法回答。不过去年年底他已与其他十六名美国富豪宣布,响应巴菲特的善款捐助行动,承诺将捐出至少一半的财产用于慈善事业。这样做,至少他离快乐又靠近一些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这个禅定的境界是怎么回事呢

这个禅定的境界是怎么回事呢?智者大师讲出两句话来形...

星云大师:快乐之道

追求快乐,是一般人生活中最重要的目标。一个人如果拥...

【推荐】富人和穷人不能只比物质,还要比幸福感

1960年,美国因贫富差距悬殊,产生许多社会矛盾。穷人...

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

那么这个地方的因缘观强调对治,对治我们的爱取跟我见...

圣严法师《快乐由自己决定》

开朗才会快乐 人经常生活在不安定的心态及环境中,因...

圣严法师《什么都有,独缺快乐》

有位女士说她什么都有,就是没有快乐,感觉缺少一些自...

真正的快乐不是在外面

佛经常常讲要少欲知足,知足常乐。欲望就是烦恼的表现...

什么样的菩萨有资格称作「乐行惠施」

云何菩萨乐行惠施?若诸菩萨于一切施都无欲乐。 什么样...

【注音版】佛顶尊胜陀罗尼经

佛顶尊胜陀罗尼经...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qi)梵(fn)游化诸国,至广严城,...

唯识三十论颂

唯识三十论颂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 奉诏译 护...

【注音版】十善业道经

十善业道经...

心灵的影子

我相信命理,但我不相信在床脚钉四个铜钱就可以保证婚...

皈依的三宝有两种

我们在前面讲到皈依的两种内涵,这个地方讲到我所皈依...

念佛须发长远心决定心

念佛法门,最圆满最方便,大家要真信切愿修持念佛,不...

人不成熟的六个特征

人并不因为你的年龄大而成熟,也不因为你的年龄小而不...

【佛教词典】一念三千

这是天台宗的观法。三千者,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

【佛教词典】退三昧耶罪

退失三昧耶之罪,为密教三种重罪之一。三昧耶即自己之...

你爱色吗

一次,洞山禅师问云居禅师:你爱色吗? 云居正在用竹...

信解和胜解的区别,怎样对佛号产生胜解

我们先把信解跟胜解做一个说明。信解其实就是闻慧,闻...

供养沙门狗得餐,转生王女见心欢

中印度佛法盛行的时候,有一位虔诚的居士,每天发心供...

为什么今天开悟的人少,古人一碰就开悟

光阴过的很快,今天是第二个七的第二天了。光阴无情,...

非大悟大彻,无自由之分

贫者忧无财,慕富人之为乐,而不知富人有富人之忧也。...

观身不净 奉献身心

我们现代人在身体上下的功夫最多,生活里面对身体下的...

南山律祖道宣大师

戒律,是佛弟子用来净化个人的准则,以及促进社会和谐...

道证法师的念佛免难记

走路时,最好边走边念佛 假如有人劝您说:「世间无常...

用睿智来对待诽谤

人,生在这万花筒般的红尘俗世里,无论是谁,都会被他...

瞋恨心是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烦恼

《华严经》说,一念瞋心起,火烧功德林,百万障门开。...

一切罪业的根源来自于愚痴

在《俱舍论》上说,有两种因缘,使令一个人出生会愚痴...

「六时」指的是哪六时

《论语》中说: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