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若遇非理扰乱,应起两种观照

净界法师  2014/05/1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若遇非理扰乱,应起两种观照

针对业力的断恶修善,如果出现安乐的果报,我们应该少欲知足;这里的经文是讲痛苦的果报,如果有恶因缘的果报出现,佛陀告诉我们要安忍不动。

佛言:「恶人闻善,故来扰乱者,汝自禁息,当无瞋责,彼来恶者而自恶之。」

大智慧的佛陀开示说,世间上有很多邪见的众生,他们对生命没有正确的观察,只随顺情绪做事,这些邪见的恶人见佛弟子修学善法,不断的改过修善,自我调伏,他内心产生嫉妒,「故来挠乱」,他以身业粗暴的行动,或以口业的讽刺,破坏修行人的内在善心。这恶因缘的出现,佛弟子本身并没有过失,自己不断的拜佛、诵经、持戒,这都是善法,本应值得赞叹,但遇到了颠倒的众生,却来破坏这善行。身为没有过失的修行者,遇到这种非理的破坏,「汝自禁息,当无瞋责。」应该善自调伏自己的虚妄分别心,消灭内在的瞋心及口业的责骂,也就是说,不必与他争辩讲道理,保持默然。如此对方所加诸的恶行,就不会对自己产生伤害,反而是反弹到对方身上。

劝勉我们面对邪恶果报时要安忍不动,安忍即是忍辱波罗蜜。诸位若读菩萨戒,会发觉佛陀对菩萨修安忍是特别强调,佛陀在菩萨戒开示说,莫说平常对人事因缘的伤害,自己不能起瞋心,即使有些颠倒众生杀害我们的父母及国族的人,我们都不能加暴报复,而要安忍不动。虽然受恶因缘刺激时,内心会有烦恼情绪,但修安忍不是强制压抑,强制的压抑不能持久,而且有害身体。佛法的安忍是有真理的疏导,内心有法宝来作观想对治,以疏导内心不平衡的情绪。蕅益大师在《灵峯宗论》开示说,若遇非理的扰乱,内心应起两种观照:

(一)随缘消旧业想:

我们一定要深信,善业召感安乐果报,罪业召感痛苦果报,所以若有痛苦果报在自己生命中出现,这表示自己在过去生中,一定有这种罪业存在,自己对这真理应深信不疑。所以现在遇到恶逆因缘,是自作自受,面对这果报,我们应该当作随缘消旧业,消掉这罪业就好,不要再创造新的罪业,所谓「随缘消旧业,更莫造新秧。」所以当我们遇到非理的果报,有二种选择:一是让事情变得更好,一是让事情变得更糟糕。若能以因果的道理来调伏心中不平的情绪,则在伤害最小的情况之下,暴风雨很快就会过去了。若放纵情绪,则只是让事情的伤害变得更加严重。如这罪业所得到的果报只是某一部分的力量,现在起烦恼,又加诸另一罪业,火上加油,这个果报就会增长广大,于事无补。所以我们面对恶逆因缘,一定要保持正念,观察真理。

(二)作善知识想:

前面方法是消极性的,这里的方法是有积极的一面,就是把恶因缘当做修道的善知识。我们在修道的过程中,不是只成就一、两个功德,而是要成就众多的功德,成就万德庄严,如此果报才殊胜圆满。而功德的栽培与环境有关,有些功德是在顺适的环境成就,譬如刚开始栽培禅定与智慧,这要在寂静的环境,没有任何干扰之下修习。

《小止观》说,刚开始修习止观要与同眷同行共修,不能与放逸众生住在一起,因为他会干扰你的修行。所以有的功德要在顺适环境中栽培成就,而有的功德必须在恶劣环境中才能栽培,尤其是对众生的宽恕与包容,所以我们一定要把冤家当作善知识想,因为他们可以帮助我们栽培宽恕与包容,这在菩萨道上是特别重要的功德。若对众生没有宽恕与包容,不可能成就大悲心,因为众生是有过失的,若要关怀他,你先要宽恕包容他,吸收他的负面力量,才能帮助他,所以我们不但要消极的调伏自己,也要学习把恶因缘转化成自己成长的机会,转逆缘的势力,变成菩提道的力量。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星云大师《谈你说我》

各位法师、各位护法信徒: 我们今天要讲的题目是:谈...

【推荐】净土宗修持的八大要领

彻悟禅师是净土宗十二祖,大师早年参禅得悟,归心净土...

忍辱以积大德

这个放弃内心的感受,我个人有一个小小的经验,跟大家...

危险来源于自身

有个老太太坐在马路边望着不远处的一堵高墙,总觉得它...

修行有没有窍门和捷径

在打七当中,有不少的人问怎么做功夫,问自己究竟应该...

圣严法师《不要自己咒自己》

有位先生在事业上、家庭上都遭遇了很多挫折,他问我怎...

祖师训诲出家三十要则

一 出家要真参禅,参透未生以前; 一日凡躯脱落,灵光...

得到临终正念的三个重点

大乘佛教,有很多很多的法门可以来修学,古德把整个大...

佛说佛顶尊胜陀罗尼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室罗筏城逝多林给孤独园。与...

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

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

吉祥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祗陀园给孤独精舍。时已深夜...

观无量寿佛经疏

观无量寿佛经善导疏重刻序 印光法师 人生世间,祸福吉...

随顺世缘少烦恼

前几天写了日记《随顺世缘除烦恼》,讲了放下我执,精...

无心即是真清泰,有染如何望宝莲

无心即是真清泰,有染如何望宝莲,这两句话是说到阿弥...

人生如苦海,学佛到彼岸

人生如苦海,每个人自呱呱坠地那一刻起便是哭喊着与痛...

人是自己观念的奴隶

心能做福,心能做恶,心能做天堂,心能作地狱,心是一...

【佛教词典】羯逻蓝识

(术语)寄托于羯逻蓝之心识,即十二缘起支中之第三识...

【佛教词典】圆悟心要

凡四卷。全称佛果圆悟真觉禅师心要。又作圆悟心要、佛...

本焕老和尚:文殊智慧的启迪

本人于1937年由扬州高旻寺出发,到保定起香,三步一拜...

如何让孩子戒掉手机瘾

很多家长都有这样的困惑:孩子很迷恋手机,时常拿爸爸...

素食提升智商,高考中榜抚慰天下父母心

爱因斯坦说:吃素可以让智慧不被蒙蔽。 富兰克林说:...

办厂开公司,如何请佛菩萨加持保佑

问: 办厂开公司,想请佛菩萨加持保佑,顺利开展,心...

祗树给孤独园

祇树给孤独园是佛陀行脚弘化当中的一个重要的道场,它...

当下即是觉悟的道场

道场不在别的地方,就在此时,就在此地,就在此心。在...

堕过4次胎,该如何忏悔

问: 曾经堕过4次胎,听说很损福报,现在身体特别不好...

纵有积山之罪,亦有冰消之期

一向和风日丽的舍卫国,有一天忽然阴风惨惨,乌云密布...

丰子恺《护生画集》

丰子恺——护生画集...

不可思议的《法华经》

从前,有一个和尚,他每天诵念一部法华经,从经上他得...

身为管理者应会的56个故事

一、用人之道 去过庙的人都知道,一进庙门,首先是弥陀...

佛法是依靠智慧成就解脱,而不是福报

很多的佛教修行人,大部分是比较欢喜修福报的。因为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