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集体念佛的十六条规约

省庵大师  2014/06/30  繁體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夫生死海深,非念佛莫能济度;菩提路远,非净土孰可依凭?然苟非精进,念佛无自成功;未得一心,净土何由可到?

今则三七为期,六时无间,四方善友俱集,一时胜会宏开。第恐懈怠易生,精勤难致。若无约束,何以策我身心?不有规模,何以生他敬信?

谨酌事宜,略陈条列如左:

一、五更闻钟声,一齐下单,洗面后,齐集大殿念佛。无得晏卧不起,避懒偷安。

二、明相既出,即用粥。粥后嚼杨枝毕,即入堂持佛名。候一寸香过,起身经行,打大木鱼,至香余一寸,即归位坐,默然而止。少顷,用茶毕,打小鱼子两下,方可起身抽解。

三、粥后三枝香,用小食。四枝香,用午饭。克定时候,不宜错误。

四、坐香过一寸,二人起身,行幡巡香。少顷,鸣鱼、引磬二人亦起身巡香。有昏沉者,即持幡与之,令其行香执幡遣睡。如是展转,递相警策。至香余一寸,鱼磬二人先归本位,次行幡者至佛前问讯收幡,然后各归本位。

五、佐食菜蔬,以四菜一汤为准。

六、午饭后六枝香,用晚粥。明相既没,念佛六枝香。俟第六枝香将半,即向上长跪,称观音、势至、清净海众各满百声。诵《小净土文》,礼佛十二拜,归单养息。余日例此。至第七夜,诵《西方发愿文》,礼佛四十八拜。余日二七亦例此。

七、临睡入观,称佛千声,即默念佛名而卧。

八、经行、趺坐时,睡眠时,及大小便利时,不宜杂话。

九、坐香过二寸香不归堂者,即移蒲团在佛前,跪香一枝。

十、昏沉时,行幡至不起身者,跪香一枝。

十一、不得出外闲游、归寮养息及交头接耳、杂话戏笑,有犯者跪香一枝。

十二、会中有老病者,自应方便随顺,不拘常例。或随喜念佛、暂来即去者,亦不在此例。

十三、设有病缘,当告假,不得随意自便。

十四、众中或有去就乖角、语言相争、搅群乱众者,即移单出堂。

十五、每一七完,养息半日。或静坐,或睡眠,俱默念佛名,切忌闲游杂话。

十六、每日巡照师,各寮巡察放逸。每夜击板念佛,以警策睡眠。

以上条约,有犯者,悦众师应举;举而不服者罚,知而不举者同罚,跪香一枝。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省庵大师文章列表

【推荐】下载手机APP客户端

可以更方便的学佛法...

净业行人临命终时是否也受四大分离之苦

问: 一、净业行人信愿持名求生极乐,但病苦缠身,临命...

藐视净土临终多苦

其有平日自命通宗通教,视净土若秽物,恐其污己者,临...

百不管老媪

本文摘自《净土圣贤录续编》。百不管是不计较世间的俗...

妙莲老和尚《佛七圆满开示》

(一)但念无常慎勿放逸 恭喜诸位!你们有福德因缘参...

极乐世界解脱的功德

佛陀在《阿弥陀经》里面明显提出来:我们怎么去观察极...

观想念佛要消除躁妄魔境

念佛的方法,总的来说有四种。也就是持名,观像,观想...

唯心之理和现前之事

唯心净土、自性弥陀,这是非常正知见的一个理,也是一...

在娑婆打滚得越久,要出去就越困难

有了信心以后要发愿,净土的愿是二个:第一个厌离娑婆...

【注音版】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注音版】延生普佛仪规

延生普佛仪规...

【注音版】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佛遗教经

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亦名遗教经) 释迦牟尼佛初转法...

哪还有什么比了生死的事大呢

我们禅七打到这个时候,应该功夫有个受用,能提得起。...

无知和愚痴的杀生者

杀生者总以为被杀者是无知的、可欺的。诚不知,是自己...

口虽说空,行在有中

【疏】罪从缘生,生便有业。招集增漏,偏非道务。今冒...

如何才能让自己不断进步

人生是一连串永无止境的学习,所谓:活到老、学到老。...

【佛教词典】摩竭

(异类)又作摩伽罗,摩迦罗Makara,译曰鲸鱼,巨鳌。...

【佛教词典】嵩山

位于河南登封县北五、六公里之处。又作中岳、嵩高山、...

【视频】《大悲宝忏》文殊讲堂唱诵

《大悲宝忏》文殊讲堂唱诵

【视频】忏云法师《何谓三德六味》

忏云法师《何谓三德六味》

【视频】一生轻松成佛

一生轻松成佛

菩提心中的佛号

心为修持之主 《华严经》云:诸佛如来,以大悲心而为体...

一念相应一念佛,一日相应一日佛

心之本觉曰佛,心之始觉曰念。顾本觉之在人心也,似异...

杨梓茗居士《肉食之害》

很久以来,我们都以为要吃肉才能得到营养,动物都是生...

一直起烦恼又一直放下,这样有机会突破吗

问: 我现在在修学上好像遇到了一个瓶颈,我们现在一直...

遇到任何难关,都不能损伤到健康

想要保持健康,就不能老是为事烦心。无论遇到任何人生...

日常生活中,如何锻炼「觉照」

问: 请问日常生活中,如何锻炼觉照?初学者从何下手?...

弘一大师弘法的三个约定

1937年5月初,梦参法师持青岛湛山寺倓虚法师之函,到厦...

随顺因缘的求职观

有句话说:「毕业即失业」,就业问题经常是社会新鲜人...

不要跟着感受走

在我们生命当中最麻烦的就是感受的问题,感受问题。那...

面上无嗔供养具,口里无嗔吐妙香

无著文喜禅师是唐代著名禅师,他七岁出家,参访善知识...

李炳南老居士《因果可转变》

戒杀是息刀兵之本 诸位老师,各位佳宾大德,各位同修...

五种排毒食物

环境污染、电脑辐射、不良饮食习惯等都有可能导致人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