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有三障能败戒德使信心退没

蕅益大师  2014/12/0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有三障能败戒德使信心退没

听讲不得徒事口耳,先应谛思,佛为何事说经,我为何事学经。若知佛所为何事,则不耽著文言,若知我当为何事,则不贪逐名利。不逐名利,则杜外谤,不著文言,则善悟理。悟理则本立而道生,杜谤则德孚而物化,可以自利,可以利他。不然,学问愈多,去道愈远,学人愈盛,法门愈衰。师虫之记,良足畏也。 (《示摄三》)

有出格见地,方有千古品格,有千古品格,方有超方学问,有超方学问,方有盖世文章。今文章学问不从立品格始,品格不从开见地始,是之楚而北其辕也。呜呼,习俗移人,贤知不免,狃一时耳目,忘旷劫因缘。非以理夺情,以性违习,安能洞开见地,使文章事业,一以贯之也哉。(《示王简在》) 

有三障,能败戒德,使信心退没。一瞋恚,横于自他而生恼害,二我慢,于诸僧宝而生轻忽,三懈怠,于诸妙法不肯学习。三法有一,牵入恶道,忘失信心。 (《示西瞻》)

克除习气,莫若三业行慈。三业行慈,则无十过。十过既除,十善斯在,而五乘之本立矣。然后以实相印之,法法皆归佛道。古有行之,常不轻菩萨是也。初随喜品,便净六根,何俟诵说,方名深观。果能以慈修业,自能善入佛慧。不然,学问愈多,我慢愈炽,习气愈长,去道愈远。惟益多闻,增长我见,可惧也。 (《示清闻》) 

发心应学二事,一智慧,二慈悲方便。欲学智慧,莫若读诵大乘方等经典,深解义趣,随文入观,不堕嚼木之讥,不招数宝之诮。又数近明师良友,讨究决择,不可师心自是。欲学慈悲方便,须深信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定当作佛,见僧俗造恶者,勿生轻慢,须怜悯爱念,种种善巧而回护接引之。

倘恃己修,见不修行,便生忽慢,自持戒,慢破戒者,自读诵大乘,慢无闻者,自解义,慢愚鲁者,自观心,慢口说者,人我山高,胜负情重,毕生勤苦,止成修罗法界,去菩萨道远矣。 (《示沐苑》)

蕅益大师《灵峰宗论》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蕅益大师文章列表

凡夫的一念心被两种障碍所缠绕

世尊,我等今者二障所缠,良由不知寂常心性。惟愿如来...

有些人遇到障碍时,为何三宝没有出现

佛在世的时候在舍卫国,有一个大富长者的儿子,这个儿...

如何分辨魔障与业障

魔障与业障,如何分辨呢? 第一、如果某些异常状况忽然...

分粥的启示

自从佛陀创教后,僧团逐渐形成独特的组织和制度,传入...

如何对治修行中的退转

当我们已经在三界当中,我们不产生停留,我们不会因为...

真正有实力的人何须炫耀

一壮小伙牵了一价值百万的纯种藏獒出来遛弯。逢人便炫...

毕业证书不代表一切

中国话很有意思,比如:「你怎么看不起我?」我常想为...

您可知江上船只多少

脱名缰利锁,乘法船遨游。 破我执自在,为苍生奔走。 ...

佛说无量寿经

佛说无量寿经卷上 我闻如是,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

【注音版】称赞净土佛摄受经

称赞净土佛摄受经...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序 古筠比丘德异撰 妙道虚玄不可思议...

无量义经

无量义经序 萧齐荆州隐士刘虬作 无量义经者,取其无相...

心灵蒙尘了该如何清扫

我们知道,衣物脏了,可以用水清洗。心灵蒙尘了该如何...

人生的祸福来自于因果

人在一生中往往有各种不同的遭遇,是祸是福、是苦或是...

凡夫的一念心被两种障碍所缠绕

世尊,我等今者二障所缠,良由不知寂常心性。惟愿如来...

因为有挂碍,才会有恐怖

心有挂碍是一个凡夫本能,常常在一种人生不满百,常怀...

【佛教词典】尼摩罗

(界名)Nirmā?arati,天名。玄应音义三曰:尼摩罗天...

【佛教词典】阿梨宜

(术语)āligita,定名。译为抱触。探玄记十九曰:阿...

慈舟大师的念佛功夫

慈舟上人的禅定功夫,不是坐禅坐出来的,乃是念佛念出...

把自我意识放下,跟着愿力走

我们刚开始在学佛的时候,只想到一件事,就是痛苦跟快...

为什么只教人念佛

《西方公据》中说:各位善人,世间有千条万条路,为什...

断烦恼的时候,不能错损菩提

修行要靠见闻觉知,你要靠见去缘佛像,要靠闻的功能去...

初学佛法的应怎么学

问: 初学佛法并有志于出家修行的人应该先读什么经?...

何以念佛人多,真能了生死者少

佛所说一切法门,虽高深玄妙,圆顿直捷,皆须断尽烦惑...

没有什么是绝对必须的

如果有一天石油真的没有了,我们的生活的确会起很大的...

你有善因好缘,怎么会没有感应呢

有宗教信仰的人,都希望能有宗教的体验。宗教的体验不...

见污秽身深信无常

从前佛陀在舍卫国只园精舍说法时,有位年轻的比丘进城...

参不到主旨

一个心猿意马、六神不定的沙弥,问释修禅师:你天天打...

记住这四句话,到哪里都能自在

虚云老和尚在世经常说: 随缘就是家乡,放下就是道场。...

阿那楼驮尊者的故事

阿那楼驮,此云无贫。昔于饥世,以稗饭施辟支佛,九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