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该如何面对和消除人生中的种种苦难

德光法师  2016/02/2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该如何面对和消除人生中的种种苦难

痛苦在生活中可以说是无处不在:

生有生苦,十月怀胎,一朝分娩,母亲痛,孩子苦;老有老苦,昨日还朝气蓬勃,转眼就岁月斑驳。

病有病苦,再强健的人,都会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

死有死苦,纵然世间万般烦恼,临终之时也难以割舍,总有挂怀。

爱别离苦,亲情、友情、爱情总有一样是你在乎的,当命运把其中一部分生生拨开的时候,除了痛苦只有无奈;怨憎会苦,越是讨厌不想见到的人,却偏偏要朝夕相处;求不得苦,有限的能力无法逾越无限的欲望鸿沟,残酷的现实无情地撕扯着美好的理想。

人们到底该如何面对和消除自己人生中的种种苦难呢?那就是通过学佛!

有些人说学佛无非是一种心理安慰,该受的苦难还是要受,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其实这是一种肤浅的认识。

美国心理学家金巴铎则做过另一个实验:先让一群受测者接受痛苦的电击,并记录下每个人在被电击时的主观感受、行为反应及生理变化。然后让部分受测者接受第二轮的电击,但接受的原因各不相同,甲组受测者是“能获得金钱的酬劳”,乙组是在“为科学做出奉献”的社会压力下参加的,丙组则是出于“个人自己的选择”。

结果发现,出于自己选择的第三组不仅报告说第二轮电击不像第一轮那样痛,其行为反应和生理变化也显示他们确实比第一轮平静许多。而其他两组三方面的变化都不大。这表示,即使是一件痛苦的事,如果能承认那是出于自己的选择,自己愿意承担,它就不会再那么让人感到痛苦,而且你个人的身心也都会变得比较健康。

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在遇到不公平待遇的时候,在恶疾缠身的时候,在大的变故面前,往往都是抱怨老天不开眼,抱怨社会不公平,抱怨制度不合理,就是没有人从自己身上找原因的。法律也许有漏洞,制度也许不能百分之百公平,可是因果何曾错乱过,何曾亏待过任何一个众生啊?

其实学佛就是让人们认识到,生命中的诸多苦难,都是自己的因果成熟的体现。一旦转变观念,心甘情愿的接受自己造作的恶因这个事实,那么在承担果报的时候就不会那么多的抱怨和痛苦,正所谓吃苦了苦,这么想人生就充满了光明和希望,这就是佛教中常常讲的境随心转。

心念转了,苦也就不那么苦了。心念转了,痛也就不那么痛了。心念转了,一切就都好解决了。

如果人生想要少些烦恼苦难,多些快乐幸福,那么就要多积累福德和福报。

福德帮人避免苦难,福报帮人化解苦难。有福德的人总是福大命大,遇到再困难危险的事情都能够逢凶化吉,遇难成祥。有福报的人呢,在遇到苦难的时候总会遇到各种顺缘帮助,要么贵人提携,要么自己有足够的钱财去消灾解难。而积累福德和福报最好的方式就是从学佛做起,因为三宝是众生最值得依赖的资粮田。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犹太人的九条哲理

1、一杯清水因滴入一滴污水而变污浊,一杯污水却不会因...

来到这个世界,你我都是过客

我刚出家的时候,当时有一个在闽南佛学院读书的小师父...

如何「境随心转」

问: 佛经说一切法由心想生,这是不是与我们平日所说...

佛法为人生之必要

论到佛法大意,本来头头彰显,不待言说,言说不及。若...

长夜漫漫恶道苦

一天,只夜多尊者与弟子入石室城乞食,进城门时脸色突...

只要改变观念,前程就会跟着转变

我们的身体经常在不断地变化,其实我们的念头也一样,...

人生最欠缺的是慈悲和智慧

我们现在生活所拥有的各种物质,可以说是前所未有。无...

死苦现前,唯有放下万缘一心念佛

人生在世,皆不能免疾病死亡之苦。当此等苦事发现之时...

【注音版】佛说盂兰盆经

佛说盂兰盆经...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

卷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祇桓精舍,与大比...

【注音版】慈悲药师宝忏

慈悲药师宝忏...

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宋言时称...

黄智海《佛法大意》

印光老法师鉴定 皈依弟子黄智海演述 佛经上说,万法...

放弃主宰权,你才可能往生净土

诸位,你知道我们佛法里面的修行,这个善根有什么好处...

福从俭中来

昨天,一信徒携其好友来访。见我的用意,除了看望问候...

正行杂行都是往生之行,但是功能作用还是有差别

善导大师他的行门里边有一个特色,就是正行与杂行。 什...

【佛教词典】大种

【大种】 指构成色法的地、水、火、风四大要素。即:地...

【佛教词典】没曳达利瑟致

(术语)Maya-d???i,译曰我见。唯识述记九末曰:此中...

让肝脏远离「五怕」

现代都市人群的生活节奏比较快,有些人平时除了要处理...

要破执著,必须先破你的分别

若知诸义唯是言,即住似彼唯心理。便能现证真法界,是...

【推荐】你在苦中作乐吗

佛法告诉我们,如果能够体会「色即是空」、「缘起性空...

学会换位思考

别人是你自己最好的一面镜子。你怎样对待别人,别人就...

不多游化之人有五种功德

过去,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化之时,为比丘们开...

随顺世缘看烦恼

我们的人生不过百年,在历史的长河中看来真的只有闪电...

少年念佛正精神,莫待衰迟始问津

少年念佛正精神,莫待衰迟始问津。 青草半埋红粉骨,黄...

佛陀音声响彻无际

一日,佛为大众说法时,其微妙音声令大众都欢喜听法,...

遇到逆境时,应存三种观想

我们看第三段的历事练心,转逆缘成菩提道。我们先念一...

为什么念佛时有空旷柔和的感觉

问: 我集中思想念阿弥陀佛时,心中有一种空旷、充满...

在语言上要尽量忍耐,不要骂人

佛在世的时候,我们的本师释迦牟佛,昼三时、夜三时,...

宿业现前,怕之岂能消灭

宿业现前,怕之岂能消灭?惟其不怕,故正念存而举措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