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以和气迎人,以静气养身

2017/06/0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以和气迎人,以静气养身

以和气迎人,则乖沴灭;以正气接物,则妖气消;以浩气临事,则疑畏释;以静气养身,则梦寐恬。——弘一大师

以和气迎人

与人交往时态度温和柔顺,一片慈悲,真诚关怀,就能化解一切的不和、误会、冲突、矛盾。

《增广贤文》里有“父子和而家不败,兄弟和而家不分,乡党和而争讼息,夫妇和而家道兴”的说法,可见以和为贵,则万事皆兴。 能从容不迫地待人接物,大事小事才能做得有礼有节,游刃有余,不偏不倚。

由于能保持平和的心境和静穆的心态,所以我们才能以公正平等的心去体贴万物,而不抱偏见;才能保持正常的判断能力,而不为物欲所障目窒心。心和则气平,气平则胸宽,胸宽则自谦,谦恭则处众。交往之道,只在一个“和”字上。和则心静,方能静以省身,静以察世,做到“随心所欲而不逾矩”。

以正气接物

面对天地万物正气凛然,丝毫不存邪思杂念,妖风邪气也会退避。

人弃常则妖兴,邪气都是我们自己的心念行为感应来的,心术不正、背弃伦理道德,就失去了做人的根本,鬼神都会瞧不起,才敢捉弄,以致出现各种反常的现象,其实是因为我们的心反常了。

所以,想要消灾免难,首先要端正我们自己的心行。

以浩气临事

孟子说“吾善养吾浩然之气”。所谓浩然之气,就是刚正之气。一个人有了浩气长存的精神力量,面对外界一切巨大的诱惑也好,威胁也好,都能处变不惊,镇定自若,达到“不动心”的境界。

处理事情时,心胸浩然开阔、正大刚直,没有成见、没有分别,公正平等,不被私欲蒙蔽诱惑,一切的疑虑、猜忌、畏惧自然就可以消除。因为存在利害冲突,各人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处理事情就有所顾忌,互相猜疑。或者因为见解分歧,就会排斥和自己看法不同的人,于是造成互相猜忌。要想改变这种现象,就要对一切人一切事坦诚公开。

以静气养身

日有所思,夜有所梦,现代人因为工作压力沉重,家庭、感情等各方面问题烦杂,多数都有失眠的经验,其实这些问题无非是欲望太多造成的。

学习放下,减少对欲望的追求贪恋,降伏妄念,保持心地清净安宁,不但养心,也是保养身体、减少疾病的最好方法。心境安稳,没有牵挂,没有忧虑,随处都可以安然入睡。临睡前或静坐,或者听一些古典音乐,都可以帮助我们释放压力,放下杂念,轻松入眠。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遵循生活的规则

一年夏天,有位爸爸准备带着他的孩子们到海边戏水。前...

成人之美,勿坏人之名利

勿坏人之名利,就是不要破坏他人的名利。名名誉,是一...

把曲折的人生看做是一种常态

父亲端详着儿子手里拿着的一幅世界河流分布示意图,若...

怎么知道你今生有价值呢

这个人天乘,其实《阿含经》里面不是只有出世间的四谛...

人生聚散总是缘

因缘实在是宇宙人生最奇妙的真理!世间万事,成也因缘...

毛毛虫是怎么过河的

一个老总问他迷惘而困惑的下属,你知道毛毛虫是怎么过...

一袋宝石

早上一大早,太阳还没有出来,一个渔夫到了河边,在岸...

【推荐】示弱又有什么妨碍呢

印光大师童年时,家里是与同姓聚族而居的。每到秋收完...

佛说长阿含经

长阿含经序 长安释僧肇述 夫宗极绝于称谓,贤圣以之冲...

佛说疗痔病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大城竹林园中,与大苾刍...

【注音版】普贤菩萨行愿赞

普贤菩萨行愿赞...

教观纲宗

教观纲宗 (原名一代时教权实纲要图。长幅难看。今添四...

修行人应该怎么面对是非

问: 我们在僧团当中,经常会看到很多的是非。请问我们...

棺材是装死人的,不是装老人的

我们总是觉得我会经常的存在在这人世间,所以我要把所...

吃素所创造的数字奇迹

1、一个素食者至少拯救3只羊、11头牛、43头猪、1,10...

物欲横流的贪欲世界及痛苦

在当今社会流行这样一种观念:人们认为只有丰裕的物质...

【佛教词典】禅带

(物名)修禅定时以带束腰使便于静止者。五分律曰:诸...

【佛教词典】五行

(一)五元运行之意。即指水、火、木、金、土。以此五数...

印光大师:为在家弟子略说三皈五戒十善义

(本文摘自《印光大师文钞》卷四) 悲哉众生!从无始...

能把娑婆空掉了,才有资格谈极乐是空

这个实有到底是什么实有呢?上个月有一批居士到东林寺...

佛法唯不遵佛教戒之僧能败坏

清末,世风日下,国家无暇提倡,僧众类多懈于修持,以...

人要自己行走才会真正成长

朋友老丁送儿子去省城上大学,按理说要第二天才能回来...

空观脱离过去,假观创造未来

龙树菩萨《中观论》有一个偈颂: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

诚信是做人的第一准则

公元前四世纪,意大利人皮斯阿司因犯罪被判绞刑。临死...

知恩感恩与报恩

所谓一日之所需,百工斯为备,一语道尽日用一切衣食住...

从心的牢狱里解脱出来

一个人,如果做了违法的事,被人一状告到法院,就要接...

疑根致懈怠,懈怠致放逸

有的人念佛念得有气无力,念念念呢,觉得是不是真有阿...

过去无悔,现在无怨,将来无忧

来来回回总是与人说命运的问题,这是因为人人都很关心...

【佛学漫画】四圣谛

《佛遗教经》中说:苦谛实苦,不可令乐。集真是因,更...

勿因小利,使人父子不睦

自古以来,古来的贤圣告诉我们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