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烦恼太重,是你想太多了

净界法师  2018/08/1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烦恼太重,是你想太多了

我们看第三段的“烦恼浊”。烦恼浊是由想阴引生的。想的意思就是“于境取相,施设名言”。我们的心跟莲花的境接触的时候,本来这莲花是属于外面的莲花,这个时候我们“于境取相”,心中也出现一个莲花的影像。然后我们说,哦,这个莲花很漂亮啊,它很光明啊,就施设很多的名言。第一个产生相状,第二个施设名言,就带动很多的贪爱、瞋恚的烦恼出来。

我们看经文:又汝心中忆识诵习,性发知见,容现六尘,离尘无相,离觉无性,相织妄成,是第三重,名烦恼浊。

佛陀说,比方说你阿难心中,你这一念心有三种的功能:“忆”,就是回忆过去,你过去曾经做过什么事情;“识”,是对现前境界的分别,是指的现在;“诵习”是指对未来事情的种种想象跟期待。过去、现在、未来都是由“想”来引生的。

“性发知见”,这个六识的了别性要产生明了功能,必须要依托六根才能够产生心识的想象。那么这个想象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呢?“容现六尘”,就是这个六识依止六根去攀缘六尘的时候,这个六尘本来是外在的境界,我们内心本来没有六尘,但是经过这个六识的种种想象,它就能够容纳、能够显现六尘的影像在心中,经过想象就能够转外在的尘相而成你内心的尘相。“离尘无相”,就是六识离开了所了别的六尘,六识的了别作用就不能生起了。

“离觉无性”,相同的道理,六尘离开了能了别的六识,那么六尘的尘相也不能显发。所以,它们两个必须“相织妄成”,就是六识的了别跟六尘的境界它们两个要互相地作用,所谓心识攀缘六尘引生想象,这样子才能构成第三重的污浊之相,名为烦恼浊。

我们一个人的烦恼,说你这个人为什么烦恼很重呢?为什么他烦恼很轻?你一天到晚起烦恼而他不起烦恼呢?一个人烦恼很重,就是你想象力很丰富,你想太多了。我们不能够说外境给我烦恼,不能这样讲。如果外境给我们烦恼,那我们大家生活在同一个环境,应该起同样的烦恼才对。我们接触的是同样环境,我们住在同样的地方,吃同样的饭菜,去同样的地方做早晚课,但是每一个人起的烦恼不一样。同样一个环境,这为什么呢?因为你的想象力不一样。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勇于对抗自己的烦恼习气

真正的修行并不容易,多数人不敢真正地修行,或真的对...

此识心无体,不能孤立而起

我们现前随事缘而起的种种分别之心即是识心。此识心无...

菩萨有十种自在

观自在菩萨是指谁?依照字义来看,观是观察的意思。观...

如何应对念佛时的妄想杂念

问: 如何应对念佛时的妄想杂念? 大安法师答: 当你...

开悟不是想出来的

功夫用踏实了,开荒种地,磕着碰着都能开悟。 香严禅师...

憍者于自盛事,深生染着醉傲为性

随烦恼二十:憍者,于自盛事,深生染着,醉傲为性。能...

一个人有所住,就被它所转,就被它所系缚

你看我们有住的时候,我们感到不安,为什么不安?因为...

什么是念佛人的都摄六根

为什么念佛人要都摄六根呢?都摄六根不是都摄那个第一...

佛说食施获五福报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告诸比丘:...

大智度论

大智度论卷第一 大智度论卷第二 大智度论卷第三 大智...

【注音版】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瑜伽菩萨戒本

《瑜伽菩萨戒本》 弥勒菩萨说 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观无量寿佛经》第十观:观音观

【经文】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见无量寿佛了了分明已,...

蚊子咬就心烦,大痛时还怎么念佛呢

有人会说:既然如此,那我等到临终时再念佛就好了,何...

五阴无我,虚伪无主

这个地方讲五阴无我,也就是讲前面五蕴(色蕴、受蕴、...

这些往生的众生寿命有多长呢

【又舍利弗,彼佛寿命,及其人民,无量无边阿僧祇劫,...

【佛教词典】解深密经疏

凡十卷。新罗僧圆测(613~695)撰。收于卍续藏第三十...

【佛教词典】妙玄独脚

形容佛法之微妙幽玄。盖佛法道理之微妙幽玄乃独立无倚...

佛教的两种忏悔方法

当我们在修习忏悔的时候,有一个偈颂值得我们注意,在...

谁也不能做你的镜子

爱因斯坦小时候是个十分贪玩的孩子。他的母亲常常为此...

随缘度日和事业追求是不是矛盾

问: 有一事疑惑,请求法师开示。之前听您说过随缘度日...

圣严法师:职场中的进退智慧

在人际关系和个人修养方面,很多人都以为「圆融」是和...

不动心才是真修行

某处闹着灾荒,佛教界的一些人士也想尽些济助之心,因...

境界、知见、正命

一、境界 佛教中有言:净化身心,转染成净,转迷为悟。...

精神生活比物质生活更为重要

人生的需求可以分为物质与精神两个层面,二者必须兼顾...

隋唐高僧善导大师

诸位,大家吉祥。我们都听过佛门有一句话,叫做放下屠...

一次施舍的福德

在舍卫国里有个名叫拘留的老人,他非常富有,却一点也...

在家如何修行才最高效

我们在家居士为了生活,还得有个生活手段,所以每天要...

修何方便能令念佛念出喜悦

问: 修何方便能令念佛有味,入喜悦念佛? 大安法师答...

一饮一啄来之不易,从点滴处节俭惜福

我们一定要爱惜五谷粮食,不能浪费,浪费粮食就是暴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