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不吃药光念经,病就能好吗

2019/03/2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不吃药光念经,病就能好吗

时不时听病友说:“医生,我这个病就是靠念经才慢慢好起来的。”或许有医生会毫不客气地说:“你不要吃药,光念经看看能好吗?”

对于这个问题,同时作为医生和佛教徒,我想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第一、佛教认为,人之病苦均为往昔或现世恶业之所累积,正如电影《无间道》所说:“出来混,迟早要还的。”这个业报就连佛陀菩萨都无法替病友去还,必须靠病友身体力行来偿还。

佛经是“天人导师”佛陀留给病友的“治病良方”,在饱受病痛折磨的长夜中为病友指明治疗的方向。

无论是《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还是《地藏王菩萨本愿功德经》都指明了“布施”的重要性,在放下对“金钱”执着的同时,放下一切烦恼执着;通过念佛、供养、布施积德来修善因善缘,延缓恶报的现前,为治疗和抢救争取机会和时间。

但是,我们应该明白,佛陀菩萨帮助广大病友是为了大家在康复后,以“无垢浊心、无怒害心、于一切有情起利益安乐慈悲喜舍平等之心”去做一个对父母尽孝、对配偶尽责、对子女尽爱、对社会尽职的、纯粹的人,并在行善中收获并体会着快乐!而不是等病痛再次来袭的“临时抱佛脚”。

第二、临床上发现,工作生活压力导致的焦虑、抑郁;熬夜、抽烟、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是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和恶性肿瘤等许多疾病的重要病因之一。

如果病友们能专心念佛,则有效缓解焦虑和抑郁等不良情绪,许多情况下,精神状态决定着疾病的转归,民间说法“不是病死的,是被吓死的”是有一定科学道理的。

同时按照佛陀的教诲,戒除各种不良的生活习惯,提高抗病力,促进疾病的康复。与其病中唉声叹气、怨天尤人,不如放下万缘,老实念佛!家人、朋友也可一并“助念”,让病友充分感受到来自家庭的支持和温暖。

佛门大德梦参法师80岁得直肠癌,开刀后医生曾预言活不过5年。梦老以积极乐观的态度,精进的修行终以103岁之高龄示寂,为广大病友留下很好的典范。

积极治疗十分重要,得病后更应树立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采取健康的生活和工作方式,这就是“身心同治”。是佛陀作为“大医王”留给我们的治病良方!

作者:梅溪,福建泉州人,某三甲医院副主任医师。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老年人常被病魔侵袭折磨该怎么办

问: 我已老了,身体常常被病魔侵袭折磨,虽然早晚功...

修行人为何还会生病

我在信佛,以至于出家之前,都很愿意听暮鼓晨钟。 在二...

体悟病的价值

人食五谷杂粮焉有不生病之理?人病了,经过医治之后,...

在命浊中决定为无常所吞,电光火石措手不及

在命浊中决定为无常所吞,电光火石,措手不及。这还用...

凡修行人,心要有主宰

又凡修行人,要心有主宰。见好境界,不生欢喜,见不好...

梦参老和尚:生病的时如何发菩提心

吃饭是佛法,上厕所是佛法,在菩提心的观照下,干什么...

富贵使人更加贪婪

财富毁灭愚痴的人,但无法摧毁追求彼岸的人,愚痴的人...

圣严法师《诵经做什么?》

佛经是佛所说的信佛、学佛,而至成佛的方法。方法无边...

【注音版】大宝广博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

大宝广博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

【注音版】大佛顶首楞严经

楞严经卷第一 楞严经卷第二 楞严经卷第三 楞严经卷第...

佛说施灯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舍...

佛说佛名经

佛说佛名经卷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婆提城祇树给...

不发急三字,能办成佛之大事

参禅人,学成佛之大法,必立高上志,发宽大愿。幸我今...

戒杀放生的重要意义

编者按:不杀生是十善法戒中的第一戒,也是五戒的第一...

拜忏之精神与正确态度

忏仪在佛门里是修行的方法,也是修行的仪式。以修行的...

【推荐】反省是智慧的源泉

人类的智慧从何而来?「反思」、「反省」是重要的源泉...

【佛教词典】鹅王别乳

置水与乳于同一容器,鹅王唯饮乳汁,而留下水。水,表...

【佛教词典】所转依

【所转依】 修唯识行,于究竟位八识转依时,即能转之智...

梦参老和尚:修行的资粮

道的时候要有助道因缘,什么是助道因缘呢? 你修道的...

总觉得往生很容易,平时念佛就不是很精进

问: 弟子总觉得往生很容易,只要具足信愿就可以,所以...

不要为了小利而改变目标

过去有个人在门前种了两棵果树,两年后结了果子,其中...

高僧大德修到一定程度后,是不是随时可以往生

问: 一些高僧大德修到一定程度之后,是不是随时可以...

《十种逆境为道场》译文

【原文】 一、念身不求无病。身无病,则贪欲乃生。贪...

生命的根源在哪里

我们在修学佛法的时候,应该要先建立二种大乘的正见,...

每逢佳节更要精进用功回向众生

世间有句话:每逢佳节倍思亲,我们佛弟子应该每逢佳节...

念佛念到什么样的境界才有把握往生

问: 念佛念到什么样的境界才有把握往生?念佛有追求...

幸福烦恼都缘于心

做功夫,除妄想,其实也就是我们调节自己的身心,给自...

梵志丧女 焉知非福

一天,佛陀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为弟子们开示时,有位...

无力救度菜场的许多物命,该怎么办

问: 在菜场面对许多物命,自己无力救度,当如何处置?...

安乐死并不安乐

问: 世间很多人都认为安乐死没有痛苦,只是在伦理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