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王日休居士  2020/08/1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原文】

般若心经云:观自在菩萨,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五蕴,谓色受想行识也。色谓色身。受谓受用。想谓思想。行谓所行。识谓辨识。此五者蕴积不散,以壅蔽真性,故谓之蕴。

又谓之五阴,谓阴暗真性也。色身终归于坏,受用随时即过,色受岂不空乎。且如思想一物,既得之则无想矣。想岂不空乎。所行之事,回首尚如梦幻。行岂不空乎。识尽千种事物,再生不复能识。识岂不空乎。

一切苦厄,皆从五者生。若能照见色身为空,则不泥于色身而畏死亡,是度过此一种苦厄也。照见受用为空,则不泥于受用而贪奉养,又度过此一种苦厄也。照见思想为空,则不泥于思想,而意乃无所著。又度过此一种苦厄也。

照见所行为空,则不泥于所行,而可以息迹。是又度过此一种苦厄也。照见辨识为空,则不泥于辨识,而可以坐忘。是又度过此一种苦厄也。故照见五蕴皆空,则度过一切苦厄。此五者皆不是真实,乃真性中所现之妄缘。若六根六尘六识十二缘四谛皆此类也。

【演莲法师译文】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上说:“观自在菩萨,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五蕴,指的是色、受、想、行、识。色,指色身。受,指受用。想,指思想。行,指行为。识,指辨识。这五种蕴积不散,以致真性受壅塞遮蔽而不能显现,所以叫做五蕴,又称为五阴。是说这五者能使真性阴暗不明。色身终归衰亡,受用随时即过。

这“色”和“受”岂不都是空的吗?又如心里想着一样东西,既然得到了,也就不再想了。这“想”岂不也是空的吗?回顾过去所行的种种事,犹如梦幻,这“行”岂不也是空的吗?识尽千种事物,流经转世就全都忘了,这“识”’,岂不也是空的吗?

其实,世间一切苦厄,都是由这五蕴产生出来的。若能照见色身是空,就没必要拘泥于这个色身而害怕死亡,也就度过这一种苦厄了。照见受用为空,就没必要拘泥于受用而贪奉养,又度过这一种苦厄了。

照见思想为空,就没必要拘泥于思想,而使意地清净无所著,又度过这一种苦厄了。照见所行为空,就没必要拘泥于所行,而可以闲居息迹,是又度过这一种苦厄了。照见辨识为空,就不必拘泥于辩识,而可以达到心法相应、物我两忘的境界。是又度过这一种苦厄了。

因此说“照见五蕴皆空”,就能度过一切苦厄。因为这五者都不是真实的,乃是真性中所现的妄缘。就像六根、六尘、六识、十二因缘、四谛,都属于这一类。

《龙舒净土文》五蕴皆空说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药王药上菩萨因尝药而开悟

第三段就正式讲到他破妄显真,看到药的总相。看第三段...

生命是一个故事,还是一个事故

我在想:生命是一个故事,还是一个事故?年轻的时候,...

【推荐】站在本来没有业障的角度来忏悔

问: 在忏悔时,我们对罪业是诃责的,但是要同时观察罪...

【推荐】看看这个苦难的人生,都觉悟念佛回归极乐吧

最近才慢慢的又体会到《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里头所...

哥哥搜狐当老总,弟弟出家当和尚

哥哥张朝阳在美国读到博士,创建搜狐,在名利成功中迷...

一切诸法皆如幻梦境界

禅人真遇,生长卢陵,弃妻子出家,乐远离行,志向名山...

恩爱生悲恼

舍卫国有位很富有的婆罗门,年老得子,但孩子长到六岁...

五百世做狗这么久,只有两次吃饱饭

佛灭度后了,有一位大阿罗汉叫祇夜多阿罗汉,他是在北...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唐天竺三藏地婆诃罗译 如是我...

【注音版】大宝广博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

大宝广博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

【注音版】大佛顶首楞严经

楞严经卷第一 楞严经卷第二 楞严经卷第三 楞严经卷第...

佛说施灯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舍...

心生还是病生时

凡病有无形、有形两种。无形之病,贪、嗔、痴、爱,及...

畜生道之苦

第三个是畜生的苦。系缚打杀,互相吞噉之苦。畜生有两...

宏海法师:云水见闻—五台山

参拜大螺顶 阿弥陀佛! 各位,我们已经成功的拜上来了...

【推荐】对净土宗人的勉励

净土宗的人,我想我提出三点跟大家互勉, 第一个,你最...

【佛教词典】宝生佛

宝生,梵名 Ratna-sajbhava,音译为罗怛曩三婆缚;西藏...

【佛教词典】诸心生起由十种力

【诸心生起由十种力】 p1359 杂集论五卷一页云:谓诸心...

能否往生,看你心中杆秤倾向哪一端

妙成,湖州(今浙江吴兴县)菰城何氏人家的女儿。天生...

如何让爱情不成为修行的障碍

问: 请问师父如何将男女的小爱、贪爱与成佛路上修行的...

善良,是我们为自己留下的路标

撒哈拉沙漠,又被称为死亡之海。 进入沙漠者的命运:有...

一念佛名,能净身口意三业

念佛一法,切切不可看轻,乃是最简单、最圆妙之无上法...

佛预言出家人容易得两种「恶疮」

《大宝积经普明菩萨会》:又出家人有二痈疮,何谓为二...

我们要在临终之前做好两件事情

净土宗的修学,在大乘当中它最重要的特色就是佛力加持...

四事之教

释迦牟尼佛与大比丘众五百人,在古印度毗舍离城的祇园...

你能如理作意,烦恼就能不动

此室入者,不为诸垢之所恼也,是为二未曾有难得之法。...

人类的奇怪之处

弟子问老师:您能谈谈人类的奇怪之处吗? 老师答道:...

古代帝王护生放生的故事

《列子说符篇》记载赵国邯郸城民众在正月初一贡献斑鸠...

七种降脂清肠的食物

营养学家认为,经常吃些降脂清肠的食物,不仅能排除油...

印光大师临终助念的解读

临终念佛不可怕死,也不能求病好  况求生西方者,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