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非信不足启愿,非愿不足导行

蕅益大师  2021/01/3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非信不足启愿,非愿不足导行

非信不足启愿,非愿不足导行,非持名妙行,不足满所愿而证所信。经中先陈依正以生信,次劝发愿以导行,次示持名以径登不退。信则信自、信他、信因、信果、信事、信理;愿则厌离娑婆,欣求极乐;行则执持名号,一心不乱。

信自者:信我现前一念之心,本非肉团,亦非缘影,竖无初后,横绝边涯,终日随缘,终日不变。十方虚空微尘国土,元我一念心中所现物。我虽昏迷倒惑,苟一念回心,决定得生自心本具极乐,更无疑虑。是名信自。

信他者:信释迦如来决无诳语,弥陀世尊决无虚愿,六方诸佛广长舌决无二言。随顺诸佛真实教诲,决志求生,更无疑惑。是名信他。

信因者:深信散乱称名,犹为成佛种子,况一心不乱,安得不生净土?是名信因。

信果者:深信净土诸善聚会,皆从念佛三昧得生。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亦如影必随形,响必应声,决无虚弃。是名信果。

信事者:深信只今现前一念不可尽故,依心所现十方世界亦不可尽;实有极乐国在十万亿土外,最极清净庄严,不同庄生寓言。是名信事。

信理者:深信十万亿土,实不出我今现前介尔一念心外,以吾现前一念心性实无外故;又深信西方依正、主伴皆吾现前一念心中所现影。全事即理,全妄即真,全修即性,全他即自。我心遍故,佛心亦遍,一切众生心性亦遍。譬如一室千灯,光光互遍,重重交摄,不相妨碍。是名信理。

如是信已,则娑婆即自心所感之秽,而自心秽理应厌离;极乐即自心所感之净,而自心净理应欣求。厌秽须舍至究竟,方无可舍;欣净须取至究竟,方无可取。故《妙宗》云:“取舍若极,与不取舍亦非异辙。”设不从事取舍,但尚不取不舍,即是执理废事。既废于事,理亦不圆。若达全事即理,则取亦即理,舍亦即理。一取一舍,无非法界,故次信而明愿也。

言执持名号一心不乱者:名以召德,德不可思议,故名号亦不可思议;名号不可思议,故使散称为佛种,执持登不退也。

然诸经示净土行,万别千差。如观像、观想、礼拜供养、五悔六念等,一一行成,皆生净土。唯持名一法,收机最广,下手最易,故释迦慈尊,无问自说,特向大智舍利弗拈出。可谓方便中第一方便,了义中无上了义,圆顿中最极圆顿,故云“清珠投于浊水,浊水不得不清;佛号投于乱心,乱心不得不佛”也。

信愿持名以为一乘真因,四种净土以为一乘妙果。举因则果必随之,故以信愿持名为经正宗。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蕅益大师文章列表

我们找到了最可依靠的力量

当我们执持这个名号的时候,我们要有一种认知,要有一...

藐视净土临终多苦

其有平日自命通宗通教,视净土若秽物,恐其污己者,临...

什么样的程度才能称为至心

这口称佛号,告诉他(下品下生者)要至心去念,令这个...

具此三心者,必生彼国

上品上生者: 若有众生,愿生彼国者,发三种心,即便往...

病中有没有忘了念佛(弘一大师患重病的故事)

三界无安,犹如火宅。《西归直指》中有一个精妙深远的...

舍不得爱情就等于舍不得三界六道

问: 怎么判断自己是真信?还仅仅是觉得自己信了?我...

莲池大师以十重法义别释净土教法兴起所因

序文 别则专就此经,复有十义:一、大悲悯念末法,为作...

【推荐】烦恼深重的凡夫往生后为何能得不退转

问: 被烦恼束缚的凡夫,恶业深重,烦恼也未断一丝一毫...

在家菩萨戒本

在家菩萨戒本(六重二十八轻读诵仪轨) 香赞 炉香乍热...

【注音版】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香赞: 炉香乍(zh) 爇(ru) 法界蒙熏 诸佛海会悉遥闻...

【注音版】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嘉兴藏流通本)...

对错好坏嘴不要乱说,肚里明白就好

寺里某某师到客堂来,吐诉一些人事烦恼,人去后,老和...

难以老实念佛的症结在哪里

问: 怎样才叫老实念佛?人们为什么难以老实念佛,其...

唯心之理和现前之事

唯心净土、自性弥陀,这是非常正知见的一个理,也是一...

绮语之毒,招灾引难

下面讲到绮语,绮语译为杂秽语,杂就是闲杂,秽是污秽...

【佛教词典】婆子作斋

禅宗公案名。指庞行婆为离断一切邪念而设斋之故事。庞...

【佛教词典】宣鉴

(人名)唐朗州德山院宣鉴,参龙潭崇信而契悟。咸通初...

黄龙三关

大略是这么三种关口: 对于破本参后,就是见性,但未了...

修持大悲咒的感应和心得报告

特别提示:大悲咒的感应真是太多了,但这篇小文章的修...

诸根寂静的难陀

难陀尊者在舍卫城象华园中,静坐思惟:能值佛出世,且...

净土文化永恒的底层逻辑是什么

问: 一种文化或体系,想永恒,想众生信服,必定有它核...

具足信愿一定往生

往生净土的三资粮就是信、愿、行。 首先,这个愿就含摄...

道源法师:七种傲慢

礼敬诸佛,是对治「我慢障」令得尊贵身的。因为众生执...

修禅定的基本要求

修习禅定的法门,古德归纳为三门,就是息门、色门、心...

这才是真正的苦行

战胜烦恼困苦最胜行。我们修忍辱度又是能够战胜我们烦...

证严法师:疑不生信,难成大事

人生最可怜、最苦恼的,莫过于疑心病重的人。所谓「疑...

这些在家居士团体,易养成我慢之心

优婆塞与优婆夷是佛门四众弟子,译为近事男与近事女,...

惭愧心与七圣财

一、惭愧的意义 惭愧,是惭与愧的并称,即对已犯的错误...

获得富贵果报的四种修法

可以让我们获得富贵的四种修法: 一、应时行施 是指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