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内心装自己少一点

宗性法师  2024/03/0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内心装自己少一点

内心装自己少一点

现代人非常强调自我尊严,并且很多人对自我尊严这个命题的认识很片面,以至于形成固执己见、自以为是、我行我素和狂妄自大的性格缺陷。以这种缺陷的性格为中心,而形成的自我意识,在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中表现出困窘的状态。

比如,人与人之间的指责、攻击,就是固执己见的表现。闯红灯,无视交通法规,就是我行我素。认为只有自己,周围没有其他东西存在!这是不可以的。

这个世界的存在不可能只有你自己,不可能只顾自己而不顾别人的死活。这不是学佛人的心态,也不是禅者的风范。

讲尊严、讲自我本身没有错,每个人都有自由生活的权利。但我们不能让这种权利超过限度,而形成心理缺陷,破坏生活的幸福和快乐。禅的生活,就是用禅的智慧来消融这种后天的自我意识,来融化固执己见、自以为是的性格缺陷。

什么是自我

我们可以问一问自己:什么是自我?我到底是谁?关于这个问题,过去的祖师大德问过很多,包括顺治皇帝,“父母未生之前我是谁,父母已生之后谁是我"。其实人在这个世间,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只是一个短暂的停留,一次旅行而已。哪有一个真正的自我存在?没有的。哪个是“我”?肉体是“我”吗?肉体要坏。思维是“我”?睡觉的时候没有去思维了,是不是“我”?佛教讲的“我”,是你找到的那个不是我的“我”才是真我;认为是我的“我”,都不是真实的“我”。

过去佛教有一段公案,有两个老修行人住在山里,他们很有定力。住久了以后,其中一个人定力很深,就说:“我要去外面走走。”于是他就下山,住在旅店里。因为天还没黑,就在床上打坐。他功夫很好,一坐就坐了三个月。坐禅的时候,他以为是一会儿,其实已经过了十天半个月。结果店员发现不对劲,摸摸他的鼻子,没气了,吓得不得了,以为这个和尚在他们店里死了。旅店里有死人是不行的,所以店员只有把他搬出去烧了。

当这个和尚出定以后,找自己的躯壳,发现找不到了,于是店里就开始闹鬼。到了晚上,这个和尚就开始闹:“我到哪儿去了?哪个是我啊?”闹得这个店的生意做不下去了。

这件事慢慢地传到山里,另一个和尚听说了就下山来。他到店里问:“之前有个和尚来住店,人呢?”店员说:“死了,我们把他烧了。”和尚说:“烧了以后有什么

现象吗?”店员说:“有啊,晚上开始闹鬼了。”和尚说:“坏了,被你给烧坏了。我帮你收收这个鬼吧!”

于是和尚就叫店员在院子里准备两样东西,一个大水缸和一堆柴禾。到了晚上,那个和尚又来闹了:“我到哪里去了?我到哪里去了?”他师兄说:“你在水缸里。”他就“扑通”一声跳到水缸里,搅和了半天,说:“没有,没有我。”他师兄又说:“你在柴禾里。”他又钻到柴禾里,他师兄一把火把柴禾点燃了。他还是闹:“没有啊,找不到我啊!”这时候他师兄发话了:“你跑到水缸里也淹不死,跳到火里也烧不到,你还要‘我’干什么?”他一想:“倒也是,水也不能淹,火也不能烧,哪里还有‘我'呢?”一下就开悟了,不要“我”了。

你们今天找找,找得到“我”吗?把你拿到水里淹,拿到火上烧?不行,你没有那个功夫,那是另一种开悟的办法。其实,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我”是不可能存在的,不要找“我”。不要找的那个就是真我,不要找的状态就是真正的状态。

用禅的智慧消融自我

禅的生活,就是让大家把自我的堡垒推垮,养成海纳百川的胸怀,平等对人、平等对事,在人事沉浮中自由洒脱。有了你的、我的、他的,人与人之间就有障碍、隔阂,就不能很好地相处,生活就不能洒脱自在。只有把自我销毁,你的生活才有另一片天地。

我跟你们讲没有“我”,不要明天禅修营结束了,你回去跟你妈妈说没有我了。你妈妈肯定说:“完了,这孩子发烧了吧?禅修营回来就没有我了,那我的儿子跑哪里去了?”我讲的不是那个意思。佛教讲的“无我”,是指没有固执己见,没有自以为是,没有我行我素。

禅的生活,就是让你内心装自己少一点,装固执少一点,装自以为是少一点,装我行我素少一点。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宗性法师文章列表

依这个标准来看,你还是属于颠倒众生

我们在修学佛法的过程当中,其实你修学什么样的法门对...

茶饭禅

唐朝龙潭崇信禅师,跟随天皇道悟禅师出家,数年之中,...

禅修中的四个「拐杖」

很多人想禅修又怕禅修,有的人甚至怕在禅修中走火入魔...

净慧法师:顿悟成佛

我们在此打禅七,就修禅本身来说,它是不拘形式、不拘...

抱定这一个死句啃,不问开悟不开悟

莫谓无心便是道,无心更差一程路。这些话同你们讲,实...

莫教错过眼前事,无限春光不再来

初做功夫,于行住坐卧四威仪内,遇境生疑、逢缘理会处...

我所鸟的故事

这个在佛经里,有一个叫本生经的故事里面记载。在无量...

洗钵去

唐代时,有参学禅法的僧人不远千里,来到河北赵州观音...

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

尔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是时世尊思惟观察。愍未...

唯识三十论颂

唯识三十论颂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 奉诏译 护...

【注音版】十善业道经

十善业道经...

佛说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

佛说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卷上 佛在罗阅...

与法同住世间

大部分的人仍然不知道佛法修习的核心,他们认为行禅、...

戒杀与吃素

我国大乘佛教的传统,特别重视不杀生与素食,因此吃素...

不失足于人,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

如何与最亲近的人相处,这或许是每一个人都应该静下心...

百千万劫难遭遇——中国难生

在座的各位,今天非常有缘,如果人与人之间天地这么大...

【佛教词典】破恶业陀罗尼

(真言)请观世音菩萨消伏毒害陀罗尼咒经所说,三种陀...

【佛教词典】生报

三报之一。指此生造作善恶之业,来生受苦乐之报。(参...

单持佛号力量小,兼持咒语力量大,这是怎么回事

问: 顶礼法师,也有一种说法,单持佛号力量小,兼持咒...

贪好女色 亡身减寿

明朝衢州徐生,才貌双全,不到二十岁即登进士,被选为...

观音圣号功德无量,命终也能往生净土

观世音菩萨圣号功德 《楞严经》: 观世音菩萨云:由我...

心能够无住,得这四种好处

这个地方讲到真如三昧的第四种功德。我们前面讲过引发...

佛陀对弟子的态度

佛陀平常对于自己弟子的态度,不但慈爱、坦率,尤其难...

九华山百岁宫后面有个老虎洞,洞里住着一位宏开老和尚

一九五六年,我从江西回来办户口,办好了以后,回归九...

布施的五大功德

过去佛陀与其五百位大比丘弟子,一起住在毘舍离的獼猴...

星云大师《多少不计较》

亲兄弟,明算帐!人,总有计较的心理;尤其你多我少,...

念佛之人的「三不可」

不可求来生人天福报 凡诵经,持咒,礼拜,忏悔,及救...

当成功近在咫尺的时候,千万别放松警惕

二战结束后,英国皇家空军统计在战争中失事的战斗机和...

人生有二件事我们要学会

有二件事我们要学会:一者感恩。二者奉献。 别人对我们...

广植善因获福无量

有两个女子都得到庵罗果。其中一位是吃完果肉但不留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