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五阴的本质,到底是真还是妄呢

净界法师  2024/07/0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五阴的本质,到底是真还是妄呢

我们看丙二的迷真起妄:

丙二、迷真起妄

真本无阴

佛告阿难:精真妙明,本觉圆净,非留死生及诸尘垢,乃至虚空,皆因妄想之所生起。斯元本觉妙明真精,妄以发生诸器世间,如演若多迷头认影。

迷执故有

妄元无因,于妄想中立因缘性,迷因缘者,称为自然,彼虚空性犹实幻生,因缘自然,皆是众生妄心计度。阿难!知妄所起,说妄因缘,若妄元无,说妄因缘,元无所有,何况不知,推自然者?

阴本妄想

是故如来,与汝发明五阴本因,同是妄想。

那么我们在破五阴魔境之前,要知道五阴的本质,它到底是真还是妄。

我们把真、妄做一个说明,这是更高的层次了。你学佛以后,要做两种判断:

第一个、判断什么是善、恶?这个是基本功。什么是功德相?什么是过失相?什么事情会让你痛苦?什么事会让你快乐?比方说杀、盗、淫、妄,这是过失相,这个会让你痛苦的,你越少做越好;布施、持戒、忍辱这是功德相。所以你要学佛,第一件事情先判断善、恶。什么是善法?什么是恶法?这是你学佛的第一个基本功。

第二个就更深了,你要了解什么是真、妄。那么真、妄的基本定义就是,真实的东西,它要永恒不变,它不能改变;虚妄的东西它是暂时的,它变来变去的。我问你,从这个道理,你的五阴身心是真是妄?当然是虚妄!你今生长这个样子,你今生是一个人,你有人的感受;你作为一个女人,有女人的想法;那你来生变成一个男人,你就不是这个五阴了。五阴,它是因缘生暂时有的,所以叫虚妄。虚妄不是不存在,而是它是暂时存在,暂时存在这叫虚妄。

那真如本性就不一样——你的清净心,你今生是清净心,来生还是清净心,只是你不去依靠它,你不去认同它,我们喜欢跟着五阴的感受在一起。所以真如本性是不变的,那就是真实的,所以我们把真、妄做一个区别。

一、真本无阴

好。我们看经文。

佛告阿难,说我们众生本具的一念心性是如此的真实,而充满了光明。而且这当中又充满圆满清净的功德,真如本性是清净光明而充满圆满功德。所以从我们众生本具的一念心性来说,没有生死轮回,也没有烦恼业力,乃至于整个外在的虚空,都是因为一念的妄想所变现出来。

那么这样子讲,五阴不是我们的本来面目,那是因为业力的变现。所以这个五阴身心,是我们一念精纯光明的心性当中,由于一念的颠倒妄想,加上生死业力所变现出来的,就好像演若达多迷头认影。演若达多是佛世时候的一个人,这个人早上起床的时候他照镜子,照镜子,他突然看到自己的头不见了,只看到一个黑影,这整个头的面目完全消失了。那他就很紧张,其实他头还在,但是他不相信,他不相信他身上的头,他宁可相信镜子上的影像,就是迷头认影。他不相信自己的头还在,因为他看到镜子上的头不见了,所以他以为他头消失了。

就是我们凡夫,本来面目是清净光明的,但是轮回以后,由业力变现一个暂时的果报体,我们宁可相信现在的身心世界,而不相信你原始的真如本性,这个就是真本无阴。就是真如本性本来就没有五阴,那么五阴是怎么来的呢?

二、迷执故有

妄元无因,其实就是一念的妄想变现出来的,所以在妄想中立因缘性。凡夫是在一念的颠倒妄想当中,建立了各种因缘。说你今天富贵,富贵为什么它是暂时的?佛陀的富贵为什么能够永恒的富贵?佛陀的富贵跟常、乐、我、净相应,因为他的富贵是从真如本性开显,他的本质是不生灭性。我们凡夫的富贵是打妄想打来的,是透过一种布施的妄想,用透过一种想象的学习而来的,不是真如称性而起的布施。

所以我们凡夫的因缘都是从生灭的妄想建立的,所以我们的所有果报通通不牢固,因为因地就有问题,我们凡夫的因缘观是从妄想而建立因缘。你打布施的妄想,所以产生暂时的富贵;你打忍辱的妄想,产生暂时的庄严;你打嗔恚的妄想,使令你暂时的丑陋。所以外道迷因缘而建立了自然。

彼虚空性,犹实幻生,因缘自然,皆是众生妄心计度。其实因缘也好,自然也好,从佛陀的角度,这都是一种错误的分别。所以阿难,佛陀知妄所起,说妄因缘。佛陀为了恒顺众生的因缘,所以暂时说:诸法因缘生。

三、阴本妄想

众生的因缘,其实就是一念的颠倒妄想变现出来的,所以如来与汝发明五阴本因同是妄想。

在《法华经》上说,佛陀说法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随他说,一种是随智说。随他说就是说,佛陀对于众生根机没有成熟的时候,佛陀不讲他自己的知见,佛陀随顺众生的知见。就是说佛陀随顺众生先讲诸法因缘生,各有各的因缘。你因为布施的因缘成就富贵,你因为悭贪的因缘而产生贫穷。所以怎么办?很简单,改变因缘。你把悭贪的心改成布施的心,这个就是修行。其实这个不是佛陀真实义,因为因缘法是生灭的。

从佛陀的角度来看,其实是一切唯心造。每一个人都是从真如本性当中,一念的攀缘心,从真如里面现出各种的影像出来。其实这些影像从成佛的角度,通通要消灭的。诸位,有一天,你要开始成佛的时候,我们现在所有的念头通通不算,连善念都不算,因为通通是攀缘心,通通没有用。

一旦一个人到内凡位,我们现在外凡位,到内凡加行位的时候,要入初地之前,他一定要经过破妄显真,就是彻底的把妄想洗干净。为什么禅宗讲,修行不能有善念,不能有恶念,说的是对的。因为凡夫的善念是一种生灭的攀缘心,从成佛的角度是不能用的。当然,我们刚开始标准不要那么高。

所以佛法刚开始先从安乐道先讲起,安乐道就讲因缘生嘛。那说,哎,虽然都是暂时的,我布施是打妄想,那暂时的快乐好过没有嘛,是吧。佛陀鼓励你布施享受几劫的天界的果报,也好过你在三恶道嘛,是吧。

佛陀他的意思就是说,于妄想中立因缘性,这句话很重要!佛陀的因缘观是从众生的妄想安立的。反正你也改不了打妄想的习气,叫你不打妄想也不可能,对不对?那你要打就打一个好的妄想,你懂吗?你反正要打妄想,是吧?叫你无念也不可能嘛,你反正要打妄想就打极乐世界的妄想,你打布施的妄想,打持戒的妄想,好过你乱打妄想,是吧?其实从真实义来说是,没有妄想是最高境界。没有妄想,真如本性显现出来,那称性的,那是不生不灭称性的功德。

他的意思就说,五阴不是好东西,诸位,但是你没有它也不行,这句话没有矛盾吧!就是五阴是生死的根本。说,那我不要五阴,你也做不到,你初地之前做不到没有五阴。所以我们先要怎么办呢?诸位,我们现在要讲出结论了。我们的态度,对五阴就是借假修真,借而不住。就你不能投入,但是也不能排斥它。因为我们说过,你没有一个美好的想象力,你也摆脱不了现在的五阴,就路还家嘛。我们现在已经搞成这个五阴身心了,你现在把五阴摆脱了,你就永远离不开五阴了。五阴本来是没有,但现在已经有了,所以你就正确的面对它,这就是我们讲这个经文的意思。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遍计执」是怎么安立的呢

这个「遍计执」是怎么安立的呢?「遍计执」它也是有一...

念东林佛号起妄念昏沉如何对治

问: 在念东林佛号时由于每两句佛号之间的停顿时间较...

不能只欣求极乐,还要能厌离娑婆

念佛人不是只有念佛,你要培养信愿,所以它是三资粮。...

你凭什么离开三界

净土宗的带业往生,诸位你想想看,净土是一个清净庄严...

看你的内心世界,就看到你来生

古人常说:开悟的楞严,成佛的法华。什么叫开悟呢?从...

失念者,于诸所缘,不能明记为性

随烦恼二十:言失念者,于诸所缘,不能明记为性。能障...

用妄想造业 得虚妄果报

但是我们为什么经常被妄想缠绕,挥之不去呢?就是我们...

修行最重要是明心见性了解真妄

古德说:不识本心,修法无益。我们的法门有很多选择,...

【注音版】朝时课诵

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

【注音版】华严经普贤行愿品

普贤行愿品...

【注音版】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大宝积经

大宝积经卷第一 大宝积经卷第二 大宝积经卷第三 大宝...

苦也有五种功德

世界上所有的学问,和一切的科技发明,其实都在解决人...

阿弥陀佛四十八种德相

兹据净土三经及祖师之释,略明阿弥陀佛四十八种德相。...

回向给其他人的冤亲债主,是否会替他背业障

问: 请问法师,念经后回向给其他人的冤亲债主,是否替...

真正自由的人

有浮云富贵之风,而不必岩栖穴处;无膏盲泉石之癖,而...

【佛教词典】色无色天计涅槃外道

(流派)十种外道之一。计属于色界第四禅之无想定为涅...

【佛教词典】无上轮

(一)指无常轮。系三轮之一。无常如轮之坚厚,破之不易...

禅堂里的香板是怎么来的

香板,指形如宝剑的木板,是禅堂中法力极大的法宝。 香...

化解和对治瞋心的方法

瞋心,是一种普遍存在的负面心理,通常所说的生气、憎...

华严三圣与华严五祖

华严三圣 即《华严经》所指华藏世界之三位圣者。 (一...

苦以折伏,乐以摄受,令起厌离

于是无苦乐中,示苦示乐。苦以折伏,乐以摄受。折则激...

十方众生都到极乐世界去,能容纳得了吗

问: 十方那么多众生都到西方极乐世界去,容纳得了吗...

佛陀背痛的因缘

一天,佛陀与五百位大比丘来到阿耨泉水边,除了阿难以...

修行之秘诀--一向专志

一向专志是有成就的菩萨之修行秘诀。大乘经典讲阿鞞跋...

在家居士做三时系念超荐亡人如法吗

问: 在家居士做《三时系念》给别人超荐亡人,如法吗...

不杀生的内涵

很多人对杀生的内涵不能正确理解,或是认为,牛马猪羊...

好好参一参腿疼的是谁

常怀敬畏心 三千威仪,八万细行,总不出行住坐卧。禅堂...

他用八块钱素餐温暖了广州

一家面积才67平米,人均仅10元的素餐馆,竟引来一百多...

在念不退当中,顿然超越四十一个因位

为什么净土法门,往生一法是这样的圆顿超越,胜异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