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心灵的财富

2011/05/04  繁體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宗教导师们总认为人类的幸福,并不在于感官上的满足与热情,或者充分的物质享受,这个事实与人类经验互相吻合。即使我们拥有全世界的享乐,若无法取得心灵上的宁静,反而因天生的无知而产生焦虑和怨恨,仍然无法快乐。

衷心的幸福并不能以财富、权力、子女、名声或创造发明来衡量。无疑地,这些事物对短暂的生理舒适有所帮助,但无益最终的幸福。所以,不当的获取这些感官的快乐,反而会成为伤痛、歉疚和悲伤的来源。

眩目的灯光、悦耳的音乐、芬芳的香味、可口的菜肴和诱人的胴体皆误导欺瞒了我们,使我们成为俗世享乐的奴隶。无人会否认感官的喜悦是种短暂的幸福,很容易消逝。所以,人们必须了解感官喜悦易逝的道理。

假如快乐的先决条件是拥有物质享受,那么,财富与幸福就成为同义词了。这是事实吗?一位不表同意的诗人写道:

财富能带来幸福吗?看看四周的人们是多么地沮丧,这是多么壮阔的悲剧!

大量的金钱四处泛滥,心灵因此被消灭。然后,人们要求更多的财富。

财富无法熄灭欲望的渴求,假如我们一味地满足本身兽性的欲望,我们无法快乐。但是,显而易见地,世俗的感官享乐永无止境;因为,当我们得到想要的东西后,我们会要求其他的享受。当我们的欲望无法得到满足时,我们会变得不快乐。所以,感官上的愉悦并非是真正的快乐。真正的快乐来自于心灵的无拘无束,因此,快乐的泉源并非来自感官的,只有在心灵不被外界干扰的情况下,我们才能找到它。

信心、道德、慷慨、诚实和智慧是世间不朽的宝藏。相反,情感的依恋、怨恨和嫉妒降低了个人的品德;但是,善心和悲悯所带来的喜悦和无私的态度使个人变得神圣,甚至荣耀了生命本身。

人类保持内在宁静的方法,是内化其思惟而非向外寻觅。我们应该注意不要掉入贪婪、怨恨和欺骗的陷阱中。学习着去开发和保存善心、爱意及和谐所带来的力量。恶与善之间的战场存在于我们的内心,我们必须求取最终的胜利。这场战争并不使用武器,而是运用心灵来了解存在于内心的消极面和积极面,这样的觉醒使我们由矛盾斗争中,开启了健全的思想之钥。

心灵是幸福和悲伤的根源。个人的心灵需要宁静和快乐,才能得到人世间的幸福。个人的幸福有助于福利社会的形成,一个福利国家也将顺势诞生,充满幸福的世界也就指日可待。

在生命的课题中,显而易见,斗争是无法产生真正的胜利,矛盾也不能得到成功。在令人不快的情绪中,我们无法得到幸福。平静不是来自财富的累积和俗世权势的拥有。只有在抛却了我们的自我,帮助这个世界回到爱的常态后,我们方能够得到平静。心灵的平静可以征服任何负面的力量,它也有助于我们的心灵,从而,使我们拥有幸福而满足的生活。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推荐】下载手机APP客户端

可以更方便的学佛法...

上根人尚会从迷入迷,更何况中下根人

佛应我们的根机,施设八万四千法门。通途佛法,一个重...

娑婆世界是苦难的世界

这个娑婆阎浮提世界,就叫堪忍。忍什么呢?忍苦,就是...

苦难到来时,这时候该怎么办

无论什么人,只要造恶,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恶报就是...

学佛人该有的心态和观念

淡泊明志 智悲光尊者说过:一个凡夫众生,如果吃穿等样...

人体自身拥有的31味心药

为了充分发挥心药作用,31个心你必须知道,这就是开心、...

信仰的虔诚与否与贫富无关

( 导语: 不论世俗之中还是在佛门里,人们通常都会看...

心开意解(法语短语)

亲近善士 学佛依止考察善知识,要有证德像恵能大师这样...

我们可以活得很快乐,只是我们不肯

佛的法身从哪里来?要修慈悲;慈就是予乐,【悲】就是...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

瑜伽菩萨戒本

《瑜伽菩萨戒本》 弥勒菩萨说 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楞严咒注音版

楞严咒注音版...

【注音版】华严经净行品

(印光大师校印本)...

念佛为什么要发菩提心

我们为什么要发菩提心啊?诸位可以想一个问题:如果你...

学佛人常犯的三个毛病

第一个就是佛呆子,在生活中间不知道运用佛陀的智慧,...

【推荐】道源老法师为临终者的助念开示

大德,我现在要向你讲几句佛法,希望你静下心来听着。...

释门万行,以布施为先

释门万行,以布施为先。所谓布施者,只是舍之一字耳。...

【佛教词典】尼寺

指丘尼所住之寺。又作尼庵、比丘尼寺。婆薮槃豆法师传...

【佛教词典】妙见曼荼罗

即密教用以显示妙见菩萨内证之曼荼罗。其图式,于中央...

【视频】大安法师《轻视净土临终多苦》

大安法师《轻视净土临终多苦》

【视频】妙境法师《人间的五个老师》

妙境法师《人间的五个老师》

【视频】地藏菩萨灭定业真言(男女合唱)

地藏菩萨灭定业真言(男女合唱)

慈悲喜舍四无量心的修学

从究竟意义来说,四无量心是我们每个人提升精神层面的...

家庭也是道场

【提要】: 家庭是道场,生活作佛串。慈悲感恩和为贵...

「快餐式」的修持

净土念佛法门的理念与修持方式,最契现代社会之时机。...

戒,不要拘泥于戒相上

印度的波斯匿王有个妃子,人称末利夫人。她皈依佛教,...

参禅人在修行中会出现的种种境界

真实用功办道的人,首先要明了佛法的道理,尤其是参禅...

现前见闻知觉,全是妄想用事,总非真心

出家人,先须要知,出家割爱辞亲,本为求出生死。若为...

星云大师《晨起祈愿文》

慈悲伟大的佛陀! 今天又是一个新的开始了! 所谓「一...

【推荐】有婚外情该怎么办

问: 我看到一位女同事有婚外情,我是佛弟子,我该怎...

圣严法师《净土在人间》

大家一向认为,净土一定是指佛的世界或是佛国,例如,...

晚景不虚度念佛往生

老年净业行人是一个特殊群体,属于自己的时间充裕,自...

皈依三宝让我们找到吉祥幸福的人生

我们为什么要皈依?佛,他完全觉悟了,他能觉悟我们,...

分手后仍放不下他,该怎么办

问: 我和对象分手才二十天,这几天我一直很痛苦,放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