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修行是要修正自己

果戒法师  2011/05/1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观察他人过失本身就是一种过失。不要以为自己微不足道,不要以为自己无足轻重,无论是出家人还是在家居士,我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代表着佛法。很多人都是通过我们修行的行为去看佛法、看师父的。我们每个人都是一颗能将佛法传播开来、燃遍大地的火种。尽管我们还是凡夫,我们还不能像诸佛菩萨一样具足圆满的慈悲与智慧来救度众生,但是我们可以在生活当中,在自己的位置上如理如法地修行。打铁还须自身硬。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翻天覆地的改变,通过自己温和善巧的言行,通过自己高尚的品德,让他人去了解佛法,认识佛法,走近佛法,接受佛法,最后修持佛法。这是我们每一个修行人的责任与义务,这也是救度众生。

有很多人错误地理解了救度众生的含义。他们对佛法的了解及自己本身的修持都有偏差,言行也不如法,但却以自己对佛法的理解去进行所谓的“救度众生”,结果是到处造业,到处伤害众生。有的将他人引向歧途;有的没等救度他人,却先被他人影响,偏离了修行的正道。

在末法时期修行,会有无数的逆缘与障碍,把我们周围的环境,形成了一种强大的力量。如果我们自己没有正知正见,这种强大的力量足以将我们好不容易对佛法、对修行生起的一点点信心摧毁或淹没。所以修行的初期,不要妄想去救度众生,只要把自己修持好,就是救度众生了。

我无数次地说过,修行是修正自己,修正自己错误的思想与行为。要将佛法当镜子,但只能照自己,不能照别人。业不重不生娑婆,无始劫以来,在辗转轮回的过程中,我们造下了无数的恶业,积累了无数的恶习,其中的一个习气就是让我们习惯于将目光向外,习惯于去看他人的缺点与过失。其实,无论我们自认为修行有多么好,我们依然有恶劣的习气与习惯,在这一点上,我们同其他人没有区别。我们自己——所谓的修行者尚且烦恼习气深重,很多事情连我们自己都做不到,我们连战胜自己都很难,为什么还要用种种的标准去要求他人呢?我们连控制自己都很难,还能要求那些初修行的人们怎么样呢?

所以无论我们自认为修行有多好,我们毕竟还是凡夫,我们无法像诸佛菩萨那样洞察、测量与了解他人的心。我们无法确定自己所看到的在他人身上所显现的善与恶、对与错是实质性的,还是表面上的;是因缘果报还是业障烦恼;还是诸佛菩萨的化现。如果我们只是根据自己的标准与喜好,去妄加观察、评论、修正甚至指责他人的过失,是极容易造业的。

观察、评论他人的过失,这本身就是一种过失。眼睛没有错,外境没有错,错的是我们的心。当我们能够看到他人的所谓的缺点与过失的时候,说明我们的心与行为已经不纯正了。能够看到别人的缺点与过失是我们自己的业障,就像在镜子中看到自己的脏脸。如果对此不加以警觉和修正,我们的修行就会与正法背道而驰。这一切不仅让我们的修行没有任何功德,相反还会造很大的业障。所以说我们应时刻观察自己、时刻改正错误,专修、专念,即生成佛。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论佛教徒的修养

佛教传入中国将近两千年。自东汉到唐末是由萌芽而达灿...

道人与正常人之间如何做个平衡

问: 道人感觉象是有一个出离的部分;我们还是要成为一...

仅仅了解道理是不够的,一定要生起观照

下面这一段庚二,诫劝,作一个告诫跟劝修。这当中有两...

修行人一定要闭关吗

闭关,又称掩关,这名词和风气,在印度并没有,在中国...

「十不求行」帮助我们修养身心

《宝王三昧论》的十不求行能够很好的帮助我们修养身心...

修行错误比没有修行更糟糕

佛陀出世之前,印度有九十六种外道,他们也都发心很圆...

一个佛教徒的嘴巴

有一只老虎王有一天跟其它的老虎说:从今天开始,看到...

首愚法师关于修行的开示

一、持咒 修行路上要找到跟自己相应的法门很不容易,...

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

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汉传版): 那(na...

佛说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

佛说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卷上 佛在罗阅...

【注音版】八大人觉经

八大人觉经...

佛说十善业道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娑竭罗龙宫,与八千大比丘众、三万...

生死心切,道心就自然好

今天在禅堂里面种的是般若因,所以禅堂里面称智慧堂,...

犯盗戒要有六种因缘

构成一个盗戒,要有六种因缘。前面根据《瑜伽师地论》...

忏悔的必要性——因缘果报有三大理论

我们看甲二的忏悔方法。前面讲到忏悔的善根,这个是灭...

遇到这样的事情,不把它当回事,那就是积阴德

万般带不去,唯有业随身。这就讲到因果了,今天我正好...

【佛教词典】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浮屠,指佛塔;七级浮屠,即七层高之佛塔。俗谚“救人...

【佛教词典】四种意趣

【四种意趣】 p0431 摄论二卷十二页云:四意趣者:一、...

不学弟子规,往生净土就会落空吗

问: 现在有人说《弟子规》就是佛的戒律,不学《弟子...

一生的罪业和临终时几句佛号,谁轻谁重

问: 《安士全书》中有一个故事,说唐代的张善和一生...

临命终时,唯此十大愿王不相舍离

普贤者,梵云邲输跋陀。据《悲华经》所载,阿弥陀佛往...

好姻缘如何求

我学佛的因缘是源于算命,在我学算命的几年里,我渐渐...

心忙则忙,心闲则闲

你请某人帮一下手,也许,他会回答你:你没看见,我正...

忏悔业障每天都要去做吗

问: 请问师父,忏悔业障是否在向佛表达所做的业障之...

能为一切众生回向,即与佛菩提誓愿相合

汝母去得甚好,就是你母亲走的很好啊,此殆汝母往昔善...

爱的细节

年底的时候,是游子归家的时候,更是父母期盼的时候。...

跟外境接触时,我们心中捏造了很多影像

法无而可得,无染而有净, 应知如幻等,亦复如虚空。 ...

和尚遇鬼

传说中的鬼怪,并不一定都会吃人、害人,有时候他们只...

好机会往往错失于一念间

人命在呼吸间,若没有好好把握时光,宝贵的时间就很容...

圣严法师《为什么而忍》

我曾经做过一个比喻:当山挡在前面,一味退让,永远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