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妙莲老和尚:念佛就是消业障

妙莲老和尚  2011/08/3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念佛就是消业障。大智度论上有记载:一位菩萨深惧自己业障深重,曾经毁谤佛法,因为谤法罪过一定要堕阿鼻地狱,即使如来出世也不通忏悔。幸好遇到一位善知识,告诉他念佛可消极重恶业,使他有了消业障的机会。可见念佛其是有不可思议的功德,连如来在世不通忏悔的业都能消,何况其他的业障?所以,诸位只要抱住一句佛号一直念下去,念到西方极乐世界去,自然能够全消业障、出生福慧;故经云:‘一称南无佛,皆共成佛道’。

念佛时不要贪求感应,这种心一生,愚人不但得不到感应,还可能因此而谤佛—未得感应就认为佛法不灵,那就弄巧成拙了。也不要贪求一心不乱,一心不乱的功夫是要过去久修善恨,现在又长时间精进努力的成果。我们现在念佛,只要能消业障就好;感应乃至一心不乱那是以后的果报,现在必须在因上加功用行。坐而言不如起而行;佛号虽妙,不念就不能得到利益,业障消不了,西方也去不成。所以还是好好念佛罢!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妙莲老和尚文章列表

一位老居士的濒死体验

二〇一一年年底,我在杭州某寺院做义工,经常听老居士...

情动入胎和临终接引

情动入胎。没有断见、思惑都应该是叫凡夫。凡夫都是有...

二种行门,决定得生彼国

智者大师在《十疑论》中说:修行净土念佛法门的人,欲...

忍力不坚固,而欲度众生的尴尬下场

为什么要往生西方?因为从佛教的根本情怀来讲,是为了...

我们能听闻这部经,要感恩释迦牟尼佛

释迦牟尼佛是我们娑婆世界的教主,我们看这个名称,在...

对娑婆的爱取调伏到最低

我们每一个人的内心世界跟娑婆世界都有一种招感,就是...

往生极乐与往生其他的佛国土,条件有什么不同

无四恶道,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道。多有天人,诸...

《临终三大要》白话译

人生最悲惨的事情就是死亡,可是全世界没有一个人能避...

梵网经

梵网经序 夫宗本湛然,理不可易,是以妙穷于玄原之境...

【注音版】梵网经菩萨戒本(诵戒专用)

梵网经菩萨戒本(诵戒专用)...

【注音版】千手千眼大悲心咒行法(大悲忏)

千手千眼大悲心咒行法(大悲忏)...

佛遗教经

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亦名遗教经) 释迦牟尼佛初转法...

勿在虚假的物质生活中打转

佛法说人身难得,既然得了人身,却不了解因果、心性的...

今人修行,为何念佛者多,往生者少

夫百千法门,同归方寸。河沙功德,总出心源。一切逆顺...

略述在家戒律的现代意义

在这个科技与经济高速增长的现代社会,人类的物欲也在...

不管做什么,都要想到三宝在加持自己

曾经有个年轻人,因为家中烧火做饭的原故,所以天天要...

【佛教词典】别众食戒制意

戒本疏·九十单提法:“(波逸提)别众食戒三十三。凡...

【佛教词典】二凡

(名数)内凡外凡也。三乘之行人,见谛已前为凡位,凡...

念佛怎样才能达到成片

问: 念佛成片,究竟怎样才能达到成片呢? 成刚法师答...

真正明智的富贵之人

有一天,波斯匿王前往佛陀所在的精舍,顶礼佛陀之后向...

苏东坡与水陆法会的因缘

苏轼与水陆法会缘分甚深,水陆仪文中许多辞藻和韵律俱...

星云大师《生死烦恼》

一、生死的过患 生死事大,无常迅速。生死是修道人最...

【推荐】原谅别人时,也为自己开了一扇门

人,总是生活在原谅与被原谅之中。原谅一个人是自己的...

舍身济众的猕猴王

从前有一弥猴王,常与五百只猕猴一起游戏。当时正逢旱...

至诚拜佛对往生的意义

东方诸佛国,其数如恒沙,彼土菩萨众,往觐无量觉。 南...

大安法师:佛弟子是否不应该做占卜预测等事

问: 我认为佛教四众弟子,无论出家在家者,都不应做...

宽严法师《如何控制你的嗔怒》

有人说,现在的世界是修罗世界。修罗的特性是什么?就...

圆瑛大师:素食与佛教、世界、人类的关系

人生日用所需,饮食为一大宗。素食、荤食,与佛教,与...

楞严经导读

凡大部头的佛经,若欲深入地去学习和研究,必先要选择...

口业清净,自然有功德效用产生

《说文解字注》阐述话字之义,即是会合善言。所以,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