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圣严法师《自我而非我》

圣严法师  2010/01/1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以前我刚开始教禅、讲禅的时候,一开始就讲“无我”的观念。我说:“要开悟就要把这个‘我’去掉,如果有“我”,就不能开悟。”结果多半的人听不懂,一时间也不能接受这样的观念。

因为通常的人都非常重视“我”,认为“我”是生存动力的来源,例如:因为“我”肚子饿了,所以“我”要拚命赚钱买东西吃;因为“我”希望有好名声,所以“我”努力工作,希望社会给“我”名誉荣耀。如果没有了“我”,就失去努力的动力;如果真的没有“我”的话,那我还来上什么课?听什么佛法呢?

后来我也觉得这样讲佛法,对初学者可能太困难、太高深了,所以决定先从“有我”开始谈起。其实佛法、禅法的修行,都是从有我开始的。“有我”是个著力点,即使说:“我愿无求”,也还是要有一个“我”来发这个愿;或是有人说:“我的烦恼很多,希望能除烦恼而证菩提,达到无我的境界。”这个无我的还是我。所以无论如何,一定要从“有我”才能到“无我”。

一般人如果没有修行的功夫,根本不知道“我”究竟是什么,虽然每天都在讲,我的这个……,我的那个……,但事实上根本不清楚“我”是什么,还以为那一连串的妄念,以及每天看到的自己的影像,或是每天接触到的环境,就是“我”。实际上那不是“我”,而是“我的”。

有人说:我会思考,于是把自己的思想、念头当做了“我”。每天只想着那是我的、那不是我的;我的念头是我,坏的念头是我,好的念头也是我。那究竟哪一个念头才是真正的我呢?

也有人说:我的身体是我,我的观念是我,我的财产是我,我的环境是我,我的世界是我。但仔细分析,这里面并没有一样东西称得上是“我”。

又有人说:永恒的我才是我,但什么才是永恒呢?所有的思想、观念,说穿了不过都是一个一个串起来的念头,并不是永恒不变;我们的身体、外在的环境,更是无时无刻不在变化之中,哪有一个永恒不变的我。

以佛法、禅法的观点来看,在还没有开悟,还没有智能的时候,“我”只是一连串的妄念。即使已经是佛教徒,看了很多佛经,听了很多佛法,很多人依然烦恼很重,生气照样气,贪心照样贪,不该做的事情照样去做,为什么?因为还没有看清楚什么是“我”,结果自己做不了自己的主。

要能够主宰自我,一定是透过了解自我、肯定自我之后,才能进一步达到的。所以一定先要知道“我”是什么,才能肯定自我;肯定自我之后,才会知道什么是我,什么是非我,也才能够提升自己、充实自己、改善自己、转变自己。如果不知道“我”是什么,要想提升也无从提升起。

事实上,“我”是自我,也是非我,它没有一定的面貌,且是可以透过修行来改善、转变的,当“我”转变了,所有“我的”也会跟著转变。

了解自我的第一步,首先要摒弃“我”的观念,要肯定自我是假的,是虚妄的,然后在“无我”上成长自我,以“非我”为我。不应该产生的念头不要产生,不应该讲的话不要讲,不应该做的事情不要做;相对的,该做的事情要努力做,该讲的话要多讲,该起的善念要尽量发挥。也就是,要“行一切的善,断一切的恶”,能够做到这样,就能渐渐体会何谓“无我”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圣严法师文章列表

禅修可以帮助大家提高学习效率

当我们学习一样东西时,如果心力不能专一,注意力不能...

【推荐】佛教疗养之法

吾人铸形父母,寄迹乾坤,随业受身,依因感果,是身不...

这个就是参禅下手的窍门

要想从这个话头入手,以念佛是谁入手,那没有别的巧妙...

参禅悟道要真见自性

你们到禅堂里来是干什么的呢?为了开悟的嘛,为了找本...

三界唯心万法唯识,无分别心才是道

唐代的懒瓒禅师,长年居住在山洞里,有一次,他写了一...

星云大师:如何「看心观静」

《楞伽经》云:「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

若人静坐一须臾,胜造恒沙七宝塔

现在我们在参学方面来讲,总要以规矩法则为尊。常住上...

禅宗历代祖师传法偈

释迦牟尼涅槃说无常偈: 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

【注音版】僧伽吒经

僧伽吒经...

撰集百缘经

撰集百缘经卷第一 菩萨授记品第一 (一)满贤婆罗门遥...

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

【注音版】延生普佛仪规

延生普佛仪规...

圣严法师《建设人间净土》

要使我们所处的世界变成净土,需要靠大家的努力。不管...

卸除心防,从转化烦恼开始

现代房屋的铁窗与围墙愈筑愈高、愈做愈牢;人与人之间...

圣严法师《心事重重有谁知》

(一)外在的事 现在,先讲外在的事中是不是跟自己有...

圣严法师《何谓修行》

修行就是彻底改变自己的习气, 让自己做一个有理性、...

【佛教词典】法勇

刘宋游方僧。幽州黄龙国(热河朝阳县)人,俗姓李。又...

【佛教词典】有情世间及器世间坏

【有情世间及器世间坏】 p0559   大毗婆沙论一百三十...

如何获得佛法正见

佛教各乘各宗都把得到正见作为修行最重要的前提。如《...

寄于残生,旅泊三界

【我教比丘循方乞食,令其舍贪,成菩提道;诸比丘等,...

往生到极乐世界,就是一个清净的回归

我们众生都有俱生的我执身见,对身体非常贪恋,把不净...

心地的耕耘

秋天,来稻成熟,田野一片金黄,农人聚集,庆祝丰收,...

这个嗔恨心的破坏力,危害性最严重

因为贪心得不到满足,所以心里不满意、嫉妒、嗔恨、怨...

心宽不伤人,念纯不伤己

心宽不伤人,念纯不伤己。 宽容的人,不会轻易伤害别...

习惯成自然

有这么一个笑话:说有一位技艺很好的厨师,经常被人请...

常诵五菩萨心咒得美貌财富

修此五位菩萨心咒,可得美貌,可得财富,可得人心,可...

10句人生忠告

1.敦伦尽分,闲邪存诚,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真为生死...

【推荐】如何判断出自己临终是否能往生

有没有什么方法,能够在目前自己活着的时候,就准确地...

一犯到这两大禁忌,这个人就不是善知识了

我们在研究菩萨戒法的时候,你一定要掌握两个重点:第...

佛是日中一食,过午可以供佛吗

现在有一种说法说佛是日中一食,所以过午不能供佛。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