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如何为自己卜得一只上上签

星云大师  2015/05/2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如何为自己卜得一只上上签

明朝憨山德清禅师说:“抛却身心见法王,前程不必问行藏;若能识得娘生面,草木丛林尽放光。”人生,要交代给因果,交代给自己;不要交给神明,不要让神明来定自己的吉凶,不要请神明来做自家的顾问。

然而,人就是愚痴,自己对某些事情不能了知的时候,便想要请神明帮忙,神权因此就控制了人生。一个人的吉凶祸福,都有一定的因缘果报之关系,为什么我们不能自我了知,而要求助于神明呢?

求神卜卦、算命求签;签条最大的缺点,就是为人定吉凶,也不考虑好事有好事的因果,坏事有坏事的因果。比方说,有人要办一所学校,想跟某人购买土地,结果他说要求签问神明,可不可以卖地给他?政府在某地修建一座桥梁,本来是一件好事,但经过小区村庄集众反抗,认为这是神签的指示,这样合理吗?正如汉朝的贾谊说:“不问苍生问鬼神”,岂不愚痴!

正信的佛教认为,世间诸事,都有一定的因果关系,好有好的原因,坏有坏的原因;好的因必能有好的果,坏的因也必有不好的结果,此理不问自明。所以,佛光山为了纠正社会大众的迷惑,为了帮助大家解开迷悟的情结,因此特别在佛光山设立“大佛法语”,也随顺求签者列出六十条古德的开示。

法语最大的特点,不为人断吉凶,只为人说明好因好事的因缘,恶行恶业的结果。我们希望藉助法语,能给无助的人一些方向。

其实,人生不是上上签,就是下下签。上上签的人,升官发财,荣华富贵;下下签的人,横逆挫折,一生困顿。上上签或下下签,都不是神明所能左右决定,都是自己的行为造作而来。因此,对于世间上迷惘的人,我们虽然寄予同情,但是我们希望大家徘徊在难定之间的时候,最好能自问:此事合乎道德否?合乎正义否?合乎公理否?合乎法律否?而不要一味的求签问卜。如果再不能,你也可以问因果,问因缘;甚至就请你问问自己的聪明智慧吧!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星云大师文章列表

放弃工作在寺院长期做义工可以吗

问: 弟子的独子三十多岁,他不想成家,向往出家,停...

人生如苦海,学佛到彼岸

人生如苦海,每个人自呱呱坠地那一刻起便是哭喊着与痛...

【推荐】光阴不虚度、精神不浪用

我们怎么面对时间和精神?世间最可珍重的莫过于精神,...

念佛宜早不宜迟

青少年是早上8、9点钟的太阳。人生最美的是少年年华,...

世间之道,会让你今生趋吉避凶,但不能了生死

我们讲道,它有世间之道与出世间之道之分: 一、世间之...

这一生有两件事情绝不能做

一个人所拥有的最好的东西是什么?不是昨天的辉煌,也...

以和气迎人,以静气养身

以和气迎人,则乖沴灭;以正气接物,则妖气消;以浩气...

10句人生忠告

1.敦伦尽分,闲邪存诚,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真为生死...

【注音版】佛说疗痔病经

佛说疗痔病经...

佛说十善业道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娑竭罗龙宫,与八千大比丘众、三万...

佛说当来变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俱...

【注音版】暮时课诵--单日

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

星云大师体验最深的一次佛七

星云大师十五岁受戒时,因为烧戒疤的戒师烧得太深,把...

一棵摇钱树

一棵摇钱树,这是过去封建时代落伍的社会里,父母想把...

星云大师:什么都是我的,什么都不是我的

我的一生都是在苦难中成长,在我呱呱坠地时,一九二七...

星云法师《生命升华的世界》

各位法师、各位护法信徒: 我们一连三天的讲座,第一...

【佛教词典】作戒

又作表色。受戒时,表之于身、口之作业,称为作戒;反...

【佛教词典】一真地

指证悟一真法界妙理之阶位。四十二章经中即有“视平等...

圣严法师:真的放下了吗

很多人常说:「我早就已经放下了!」但是,真的放下了...

对娑婆的爱取调伏到最低

我们每一个人的内心世界跟娑婆世界都有一种招感,就是...

有十种行人多堕在邪僻

有十种行人,发心修禅不同,多堕在邪僻,不入禅波罗蜜...

贪欲对内心世界的影响

在物质文明的典范现代化大都市中,环境污染严重,空气...

只要遇到了净土法门,就没有空过的

观佛本愿力,遇无空过者,能令速满足,功德大宝海。昙...

十善业道之口业

妄语 妄语者,不诚实的言语,是日常生活最常犯的口业。...

若能心自在,虽住生死界,实同出生死

很少人能够在面对生离死别时若无其事,以我自己来说,...

猕猴之喻醒悟退道沙门

昔日,佛陀在王舍城郊区的灵鹫山精舍里,为天、人、龙...

持名念佛为往生净土之要

窃惟净土之为教也,肇始于释迦世尊,阐扬于历代圣贤。...

【推荐】「自我」只是虚张声势的皮包公司

佛教博大精深,而又简明透彻,在指点人生、透析尘寰方...

第六意识是众祸之门,但也是众妙之门

我们如果没有深入的研究唯识,对我们内心的状态很容易...

梵网菩萨戒的求受资格

1、但解法师语,尽受得戒 我们先引用一段经文啊,看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