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宣化上人:勤修忍辱波罗蜜

宣化上人  2011/02/1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凡是佛菩萨,皆坐在大莲花之上,这是表示「开悟」。若是不开悟,那就没资格坐在莲花之座。你想坐大宝莲花吗?首先要勤精进,不可懈怠,不可放逸。修道最大的障碍,就是懒惰。所谓「不怕慢,只怕站;站一站,二里半」,你们仔细的研究,这是有道理的经验之谈。

有人想:「我修行很多年,我想休息几天!」你这一休息,就把以前所修的功德,完全丢掉了。所以修行人,时刻不能懒惰,要念兹在兹常精进,所谓「青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切记一分耕耘,便有一分收获;十分耕耘,便有十分收获,不肯耕耘,没有收获。用一分力量,便得一分代价;用十分力量,便得十分代价。天地间的事,没有不劳而获的,没有半分侥幸可言。

有人说:「你要修行,一定要和魔王来斗争。」其实不要斗争,只要忍耐。我常对你们说:「忍是无价宝,人人使不好;若能会用它,事事都能好。」所以修行人,要修忍辱波罗蜜。能生忍,能法忍,自然证得无生法忍的境界。

各位!不要学佛多年,周身仍然有原子弹,谁也不能撞一下,否则,天下大乱,要用忍字来克服脾气,所谓「逆来顺受」。你有这种功夫,无论遇到什么不如意的事情,皆能忍于心中,古人说:「将军头上能行马,宰相肚中能撑船。」这表示宽宏大量,有涵养的功夫。

各位不要欺负人,不要压迫人,都是师兄师弟,今生有缘份,大家才在一起修行。应抱定宗旨,有人欺负我,我要忍耐。俗语说得好:「忍片刻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千万不要和人斗争。不要学新名词──斗争!斗争!斗争才能生存。这是错误的观念,不可有这种的思想。

你们看!阿修罗一天到晚在斗争。现在是「斗争坚固」的时代,一切皆在斗争,人与人斗争,家与家斗争,国与国斗争,世界与世界斗争。总言之,一切的一切,都在斗争中,斗争多么可怕!令家败人亡,令国破种灭,后果不堪设想。

我们不但不说斗争二字,就是斗争的思想也不生。一切要忍,忍字胜于斗争千百倍。如果不用忍,便和魔斗,斗争来斗争去,两败俱伤。要把魔当作佛一样的看待。有人说:「那不是混杂了吗?佛魔不分,那怎么可以?」不是的!你若把魔当作佛,他也会变成佛;因为一切唯心造,心能转物,一点一点的感化,令他改过自新。魔王也受佛的教化,所以不必用刚强无明来和魔斗争,如果和魔斗争,你一定会失败。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宣化上人文章列表

【推荐】善忍者绝非懦夫,乃是豪杰丈夫

世人以为,忍耐等同怯懦,打不还手、骂不还口,将违逆...

忍力不坚固,而欲度众生的尴尬下场

为什么要往生西方?因为从佛教的根本情怀来讲,是为了...

宽容大度不但利人且利己

美国学者房龙,专门写过一本《宽容》。但是不宽容的人...

印祖开示如何对治瞋恚

本文节选自《印光法师文钞示净土法门及对治瞋恚等义》...

忍一切的劳苦,也要忍一切的辱

上午,慈航堂某法师等师徒六,七人,上山参拜老和尚,...

无言的感化:看佛陀如何面对恶口与辱骂

佛陀成道后第十年,也即佛陀四十五岁那年,佛陀在优陀...

【推荐】我们并没有比别人高多少

修慈悲忍辱的善行。瞋恚心有两种人,一种是放逸的人,...

沉得住气,这才是智者

五代时,冯道与和凝同在中书省任职,两人交情甚厚。有...

正法念处经

正法念处经叙 夫域中之名四等,道之所生万殊,名盖众...

佛说法灭尽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拘夷那竭国如来三月当般涅槃与诸比丘...

楞严经四种清净明诲

佛告阿难:汝常闻我毗奈耶中,宣说修行三决定义。所谓...

【注音版】地藏菩萨本愿经

根据弘化社《地藏菩萨本愿经》流通本印本校对注音。...

宣化上人:人生如梦亦如影

要离苦得乐,必须修道。内修克己复礼,外修断欲去爱。...

宣化上人:真正的布施

布施而不着到布施之相,这才是真正的布施。着相的布施...

侵损常住重罪 诵大悲神咒即得除灭

若诸众生。侵损常住饮食财物。千佛出世。不通忏悔。纵...

宣化上人:参话头去妄想

诸位坐在禅堂里,表面上在打禅七,可是在心里是打妄想...

【佛教词典】大悲

【大悲】 p0238 瑜伽四十四卷十四页云:又诸菩萨、于大...

【佛教词典】楞严三关

(故事)佛祖统纪十慈云传曰:慈云法师导式居天竺日,...

快乐与否取决于觉照

根据佛教所说,人是由五蕴构成的:色、受、想、行、识...

信解和胜解的区别,怎样对佛号产生胜解

我们先把信解跟胜解做一个说明。信解其实就是闻慧,闻...

高僧大德修到一定程度后,是不是随时可以往生

问: 一些高僧大德修到一定程度之后,是不是随时可以...

如是等辈,常得百千鬼神日夜卫护

【复次。普广。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对菩萨像前。作...

随喜是增长自己功德最便宜的事

随喜功德,随喜一切众生、随喜一切诸佛菩萨,愿一切众...

不可乐于听闻而怠于实修

问: 师父慈悲,弟子学佛以来,一直很好乐听经闻法。对...

苦不在外境,而在心有烦恼

修行本来就要有随遇而安的功力,在燠热酷暑的环境,要...

负债为牛之宿缘

昔时,佛与千二百五十位常随大比丘弟子及众多菩萨,来...

为何就不敢尝试呢

小耿被调到某村当村长助理。这个村是个穷村,问题一大...

对病者开示

佛陀成道后,在鹿野苑,初转法轮,为五比丘,说四圣谛...

无禅有净土往生的人太多了

在这个世间上,这些无禅有净土往生的人那是太多了。大...

平时念佛与临终念佛的利益

【世尊,现在未来一切众生,若天若人,若男若女,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