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宣化上人:钱可通神?—切勿错因果

宣化上人  2011/08/2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钱字是从一金、从二戈而成。有首偈颂说得很好:“二戈争金杀气高,人人因它犯唠叨,能会用者超三界,不会用者孽难逃。”戈是干戈,是一种武器。钱是用金属所铸造的。二人各持干戈来争金钱,所以造成杀人放火种种的恶业;你争我夺,杀气高达云霄。钱虽然是假的,可是人人为它所迷。不但人爱钱,就是鬼也爱钱。活人想尽办法,费尽心机来弄钱。鬼没有工作,不能赚钱,可是也有生财之道,令人替他烧纸钱。其实,鬼不需要钱。烧纸钱乃是一种迷信,浪费金钱,将真钱化成纸灰,这种思想真是愚不可及!

在亚洲有一种风俗,人在活着的时侯,自己烧了很多的纸钱,认为在冥府银行存款,等死的时侯,可以做个富鬼。或者用存款来贿赂阎君,减轻其罪。岂知阎君是铁面无私的法官,照公审判,不受任何的贿赂,想贿赂他真是枉费一番心机。

凡是有这种思想的人,以为钱能通神,有钱处处行得通,所谓“有钱能使鬼推磨”,这是大错特错的想法。他死后,一定堕地狱。为什么?因为他在世时,一定做了违背良心的事,为了设法挽救死后的痛苦,所以大量烧纸钱,准备给贪官污吏们的红包,买个方便。这种思想,是欺骗自己,多么可笑!

钱把世间的人,支配得颠颠倒倒,胡作非为,六亲不认,互相倾夺,乃至亲人变路人,甚至成仇人,多么可怕呀!因为这种关系,所以修道人要持银钱戒,免去这些麻烦。何谓银钱戒?就是手不触钱,这才是真佛子,能守佛律,专持净戒。不但手不摸钱,心也不想钱,认钱是不净之物(钱上有细菌),将钱字抛到九霄云外,视为不祥之物。

修道人,要为众生作福田僧,为了替众生种福,而接受供养。但不可攀缘,不可贪求供养。随缘方便,不能有所企图。出家人为什么不成道?就因为财色二关打不破。财令人迷惑,色令人颠倒。这两种是障碍修道的绊脚石,令人沉迷无法自拔,甚至随波逐流。

无论那位,凡是持银钱戒者,自己要特别注意,万分谨慎。手不触钱,心也不要想钱。不可阳奉阴违,贪图利养。如有这种思想和行为,要赶快纠正,不可明知故犯。凡是用“五邪命”方式来生活,都不是真佛子,乃是狮子虫,依佛穿衣,赖佛吃饭。总而言之,凡有攀缘心,就是贪财,均不够资格为佛子。

人人为钱,不知惹出多少麻烦来。可是会用钱的人,若多做些功德事,例如办学校、开医院等,对人群有利益,利人利己,便能超出三界,不受生死轮回之苦,而得到涅盘的真乐。若是不会用钱的人,只造恶业,做些伤天害理的事,难逃出三界,而堕落地狱。所谓“财色名食睡,地狱五条根”。切记!切记!不可错因果。因果是丝毫不爽,是万古不变的定律。错了因果,定要受果报。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宣化上人文章列表

大安法师:明了因果和轮回的真理就能改命

明三世因果、六道轮回为什么能够救人?下面提出五个重...

勿以嗜欲杀身,勿以财货杀子孙

有些父母、长者非常想不开,就想着要给孩子多留一些钱...

即使雨金钱,欲心仍不满足

即使雨金钱,欲心不满足。智者知婬欲,乐少而苦多。 世...

【推荐】邪淫极大损害人的福报

很多戒色文章都会讲到邪淫会影响一个人的运气,手淫也...

伽尸比丘尼身披袈裟缘

当佛陀在波罗奈国鹿野苑弘法教化时,梵摩达王的妻子怀...

无尽的财富来自哪里

经上说,大千世界七宝不足以为奇,遇到佛法是珍奇。 福...

舍利弗五百世堕为毒蛇

我们讲一个实际的公案给大家参考。佛陀的弟子有一个叫...

不要恼害众生,你以后修行就没有障碍

这个不害,我们上学期研究小止观时,有谈到:有些人修...

杂譬喻经

(一) 昔有比丘聪明智慧,时病危顿,弟子问曰:成应...

【注音版】般舟三昧经

般舟三昧经...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入于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

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

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卷第一 佛在王舍国灵鹫山中,与...

宣化上人:贪嗔痴感召三灾

三灾有大小之分,大三灾就是火灾、水灾、风灾,小三灾...

宣化上人:三种布施

布施有三种:(一)财施、(二)法施、(三)无畏施。...

宣化上人:老实念佛

「末法时代,一亿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以念佛得度。」...

不要为了求感应而修道

修道人,好像眼睛那样地清净,不能容纳一粒沙子。如果...

【佛教词典】涅槃色

(术语)黑色也。以五转中涅槃当于北方黑位故也。...

【佛教词典】三种成就

【三种成就】 指唯识宗所说的种子、自在、现行三法。成...

依因性来显现功德

我们现在讲这个净土缘起门呢,今天的内容讲到这个依因...

四十八大愿——(第24愿)供具自皆如意愿

设我得佛,国中菩萨,在诸佛前,现其德本,诸所求欲供...

隋代高僧吉藏大师

吉藏大师传承的法是般若波罗蜜,也就是佛教里万法皆空...

年轻人如何权衡好念佛与学业、工作的关系

问: 作为一个年轻的佛弟子,如何权衡好念佛、学业、...

得意勿恣意奢侈,作福莫如惜福

得意勿恣意奢侈,失意勿抑郁失措。 前面是讲人,这里讲...

【推荐】折福太深,福尽而死,故当惜福

有人说:我自己赚的钱我自己花,不把钱花光享受,不是...

转五浊而成清泰

【疏文】 上言灵明湛寂之体,本无清浊向背,毕竟平等,...

70%以上的疾病与情绪有关

恐惧、焦虑、内疚、压抑、愤怒、沮丧每个人的身体里,...

决欲年内往生,此见不可执著

接手书,所言决欲年内往生,此见不可执著。执则成病,...

佛法宇宙观之三界

好,各位,上一期我们跟大家分享了一个概念,叫做四土...

打坐常会昏沉,该怎么办

问: 请问法师,打坐常会昏沉,应该怎么办? 大安法师...

念佛人要准备些什么事情

净土宗到底要准备些什么事情?简单讲一句话就够了: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