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被草所缚的比丘

2012/10/0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随着太阳逐渐升高,龟裂的泥土路愈来愈炙热,比丘们一早结伴到村里托钵行化,但是都一无所获。‘好久没下雨了,农作物欠收,我们走远一点去化缘吧。’这群比丘走着走着来到郊外,殊不知草丛间竟埋伏着半路打劫的盗贼。

贼人远远看见一路威仪庠序的沙门释子,禁不住有些失望:‘唉呀,还以为肥羊上门呢!你看他们,穷得只披着一块布了。’但有人还是不死心地说:‘搞不好,这群沙门刚才化缘到金银财宝咧!’于是群匪沈默下来、虎视耽耽地等着沙门经过,便擎着刀杖一拥而上。

‘连一口饭、一毛钱都没有,运气真差!’有的贼人恶狠狠地扯下他们唯一蔽体的僧服:‘好歹也做几件衣服吧!’一时间,这群沙门只得蹲踞遮身,生死就在悬念之间了……

有个小贼临机一动说道:‘老大,我们根本不用费力收拾他们。听说释族沙门有个戒律──不得损伤践踏一切草木,如果我们用茅草、藤蔓把他们捆绑起来,他们不敢乱动,就不会跑到村落里向官府告状了。’于是比丘们就被五花大绑于荒湮漫草之中。

贼人得意地扬长而去,比丘们面面相觑,肚子咕噜噜地叫着,已经一整天没吃到一点东西了,然而草丛中蚊虻蝇蚤正兴奋地逼近他们,争相吸吮着温热的一餐。被反绑着的双手既酸又麻,又被蚊蚁咬得奇痒无比,小沙弥禁不住微微发出呻吟,但是仍然不敢肆意乱动。

一旁的年长比丘慈爱地开导:‘躯命无常,如流水一去不复返,即使有幸得生天界,终有天福享尽的一天。生死随缘,既不可爱,亦不可念,岂可为了这具臭皮囊而违犯戒律!人身虽然难得,佛法更是难遭难遇,我们得以六根具足、听闻佛法而正信出家,就好像百年浮出水面一次的盲龟,刚好得遇大海中一块浮木的小小孔洞,那么稀有难得、不可思议!’

‘世尊曾经开示,伊罗钵罗龙王过去生为比丘时,因嗔心故意损伤伊罗树叶,久劫堕入龙身,头上还长出一棵伊罗树,饱受脓血交流、蛆虫嚼食之痛。幸而听闻佛陀开示,得以了知因果、安忍忏悔,但如此业报一直要到弥勒佛出世才得以脱离。因缘果报真实不虚,不可不慎,所以诸佛以慈悲为怀,律定一草一木皆不得损伤。’

比丘、沙弥们听了以后信心更加坚固:‘我们宁愿持戒而死,绝不违戒苟活。’于是个个端身正坐,不动不摇。

此时正好国王率众出门游猎,远远地听见猎犬一阵狂吠,好像有赤身裸体者藏匿在草丛间……,国王有些纳闷:‘难道是裸形外道吗?过去看看吧!’士卫长回报:‘大王,他们只有右肩明显晒黑了,应该是偏袒右肩的沙门释子,不是裸形行者。’国王更加好奇了,立刻前去探个究竟。

‘怎么可能有人被草木所缚,坐着等死呢?难道你们被咒术迷惑了,没有丝毫力量挣脱区区藤蔓?还是你们也修苦行,希望早日脱离这无常之身?’

听到国王殷殷询问,老比丘恳切地回答:‘正因为这些草茎如此脆弱,我们才不敢贸然扯动,深怕伤害了任何草叶新芽。世尊告诫我们,草木是鬼神村,许多众生依附于此,不得任意践踏、杀生违仁。出家修行以持戒为力、以持戒为良田,得以圆满福德、智慧、禅定,永断生死、常住涅槃,并不是修苦行求生天、求神通。’

听了比丘一席话,国王深受感动:‘沙门释子如此慈悲,令人肃然起敬!’立刻请随从们小心翼翼地把草蔓松开,并且找些衣物给释子蔽体,准备了水浆食物,一起送回精舍,并供养佛陀及弟子们。国王也发至诚恳切之心皈依三宝门下。

典故摘自《大庄严论经·卷三》

省思:

‘戒’字从‘廾、戈’,即斩断无明草、断除烦恼根,故说‘戒为无上菩提本’、‘戒为得圣之桥津’,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无明分分断则法身分分现,日常实践要期‘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因此比丘们宁愿为柔软草茎所系,持戒而得解脱,不愿增长一丝丝嗔爱烦恼心草。

经云:‘有德慧命存,无德丧慧命’,正如同孔子所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佛法以戒为本,滋长心地的慈悲、平等、智慧,远离身、受、心、法之妄执,得‘常、乐、我、净’慧命无穷,祈愿志士仁人皆能领受佛陀法乳深恩,以有限之躯命,上求佛道下化众生,永断生死长河、爱憎苦轮。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伤害菩提心的六增上戒

蕅益大师提出这个嗔恚,我慢跟懈怠,它的出处是从《菩...

没有先学戒,定慧也是无法生起的

《济缘》云:今越次而学,行既失次,入道无由。 这一段...

菩萨戒的核心精神

《梵网经菩萨戒》谈到一个重要的事情,就是菩萨戒的核...

破五戒复又忏悔,能否超越下品中生

问: 在家居士破五戒,复又忏悔,命终往生,能否超越...

菩萨有两种因缘会失去戒体

《业疏》云:于本藏识,成善种子,此戒体也。简单讲:...

如何在现代生活中发愿持守五戒

一、不杀生 意识到毁灭生命所带来的痛苦,我发誓养同情...

吃饭宁早不晚是持护法

出家时节,知何不须?然于一食,日别常法。但用步晷一...

犯邪淫戒后,信愿持名还能往生吗

问: 请问犯五戒中邪淫戒的在家居士信愿持名能往生吗?...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

吉祥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祗陀园给孤独精舍。时已深夜...

优婆塞戒经

优婆塞戒经卷第一 集会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

【注音版】往生论注

往生论注...

弯腰拾起的尊严

很久以前,一位挪威青年男子漂洋过海到了法国,他要报...

这一刻急需的,下一刻也许成了累赘

淼镇虽然是个小地方,但是附近的山水景色都不错,我们...

只偷一次

石屋禅师外出,碰到一位陌生人,畅谈之下,不觉天色已...

谤骂世尊的婆罗门

佛陀在舍卫国弘法时,一天,佛在只园精舍外空地经行,...

【佛教词典】金波罗

(神名)金毗罗之异音。杂阿含经四十八曰:佛住王舍城...

【佛教词典】伐折罗

梵名 Vajra。乃药师十二神将之一。又作跋折罗、跛折罗...

没有断除淫欲,能往生极乐世界吗

问:如今想决定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不知道修什么行,种...

劫运下的悲惨世界

编者按:本文选自倓虚大师《影尘回忆录》第十八章之科...

怎样教育孩子成为阳光孝顺的人

问: 我侄子今年十七岁,父母已离异,学习、生活主要...

弘一大师:青年佛徒应该注意四项事情

今天所要和诸位谈的,共有四项:一是惜福,二是习劳,...

真信切愿必定往生,不必以功夫浅而怀疑

念佛人平时有真信切愿,无一不得往生者,况福峻临终正...

如果有功夫的话,哪还有个情色动

这用功,昏沉大的人,话头不得力,是没有用力参,没有...

【推荐】福德的力量比聪明的大脑厉害

学佛后,不要去讲碰运气,或者去算命。想算一算什么时...

【推荐】圣严法师《学佛群疑》

□信仰佛教一定要皈依三宝吗? 是的,信仰佛教和鬼神...

莲宗十祖截流大师画传

一、父梦憨山,友成儿郎 截流大师(公元16261680年),...

佛号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用功不是一天两天就能用得好的,哪有那么快?今天用不...

相信佛的寿命无量

那为什么释迦牟尼佛无量劫来早成正觉?这个理念是出自...

不是境不顺,是内心矛盾

江西云居山真如寺,禅堂有明神宗皇帝御书的匾额楹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