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世间四种人

2012/12/27  繁體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世间四种人

一日,佛陀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时,波斯匿王前来请法。国王恭敬地向佛陀顶礼问讯后,于一旁坐下,并且请示佛陀:‘世尊!请问婆罗门种姓的人,是否累世都会生在婆罗门种姓家?刹帝利种姓的人,是否累世都会生于刹帝利种姓家?’佛陀回答:‘国王啊!你绝对不可以有这样的观念,我将告诉你原因是什么?世间上有四种人,第一种是从人间光明居处步向更光明的天道;第二种是从人间光明居处堕落至地狱恶道;第三种是从人间晦暗居处提升,迈入光明的天道;第四种则是由人间晦暗居处继续堕落至地狱恶道。

什么是从由人间晦暗居处继续堕落至地狱恶道呢?譬如,有人生在贫穷下贱的家庭,身有盲、聋、喑、哑等残疾,或从事杀生或被人使唤的工作,饱受种种痛苦,不得自在。这种人因为从事造恶的行业,加上经常对人口出恶言、心怀恶念,因此命终之后就会堕至地狱受苦,就像从这间厕所又到另一间厕所,这就是所谓由人间晦暗居处继续堕落至地狱恶道。可是,如果这种人对此生的种种不如意,生起惭愧忏悔之心,积极广修善法,时时刻刻心存善念,如此一来,命终之后将往生天上,享受天福,这就从人间晦暗居处提升,迈入光明的天道。

什么又是从人间光明居处堕落到地狱恶道呢?如果有人出生在刹利种姓家,或者生在婆罗门种姓家,或生在有权有势、富贵之家,拥有无量的奇珍异宝、众多的仆人可供使唤,家族昌盛繁荣;同时,自己的相貌端正、身强体壮,这样的人无疑是生活在人间光明居处。然而,如果这种人利用财富、权势作威作福、结党营派,犯下种种的罪行,动不动就口出恶言、心存恶念,想方设法算计别人,那么他命终之时将因所造恶业而堕落到地狱受苦。所以,我说有一种人是从人间光明居处堕落到地狱恶道。

什么又是人间光明居处步向更光明的天道?如果前面所提的这种人,他能珍惜目前所处的顺境,善用他的财富、权势,修一切善,无善不修;随时随地都能口出善言,对人心存善,那么他命终之时将因所修的功德而生到天上,享受天福。所以,我说有一种人是从人间光明居处步向更光明的天道。’

佛陀又继续开示:‘生来贫穷下贱又不信佛法僧三宝的人,如果心中始终存着贪、嗔、痴、慢、疑、嫉妒等恶念与邪知邪见;见到持戒清净、博学多闻的僧众不知恭敬尊重,反而加以羞辱谩骂,那么死后必堕地狱,也就是由人间晦暗居处继续堕落至地狱恶道。虽然生来贫穷下贱,却愿意自我惭愧反省,进而深信佛法僧三宝、乐善好施,去除心中的贪、嗔、痴、慢、疑、嫉妒等恶念与邪知邪见,并且恭敬地顶礼持戒清净、博学多闻的僧众,时时刻刻心存善念,广修善法,随喜赞叹他人的良言善举;这样一来,命终之后将生于三十三天,享受天福,也就是我所说从人间晦暗居处提升,迈入光明的天道。’

接着,佛陀更提醒国王:‘一个人虽然生而富贵、有权有势,可是心中却常怀嗔恨、贪欲、嫉妒与种种邪见,不知道要恭敬或供养持戒清净、广学博闻的出家众,那么命终之后,一定会堕于地狱恶道受苦,也就是所谓从人间光明居处堕落到地狱恶道。可是,如果一个人虽然大富大贵、有权有势,却深信佛法僧三宝,心中时时怀着惭愧、忏悔,随时反省自己的言行举止;见到持戒清净的出家众,一定恭敬顶礼问讯,同时广修布施、供养去除悭贪不舍,也随喜赞叹他人的良言善行;如此之人,命终之时必生至三十三天中,享受天福,也就是所谓从人间光明居处步向更光明的天道。’大众听完佛陀的这一番开示后,都心生欢喜,依教奉行。

典故摘自《别译杂阿含经·卷四》

省思:

所谓‘三点似星相,横钩似月斜,披毛从此出,成佛亦由它’,我们的这念心,具足一切功德。或许我们一时无法改变横在眼前的困境,但是透过在心地上用功,身无善行不行,口无善言不说,意无善念不起,必能转危为安,化逆境为顺境,令自己的人生从黑暗到光明,从光明迈向更光明。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推荐】下载手机APP客户端

可以更方便的学佛法...

除贪离厄的鸽王

从前,佛有一世为鸽王,领众五百,常飞到国王的宫苑里...

悭贪嫉妒自赞毁他,当堕三恶趣中受诸剧苦

跟着悭贪嫉妒而来的,是自赞毁他。在这里的同学每天诵...

心中若存这三种念头,将会招感三恶道的苦报

昔日,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为比丘们开示:世间...

水火二河白道喻

善导大师在《观经四帖疏》有这个水火二河白道喻,比喻...

净业行人万万不可求来生人天福报

修净业人,断断不可求来生人天福乐,及来生出家为僧等...

救拔母亲出离生死

有一本《物犹如此》的古书,收集了许多可歌可泣有关母...

三界无安,以苦为乐

【原文】 厕虫之在厕也,自犬羊视之不胜其苦,而厕虫不...

三生石的故事

唐代有一个叫李源的,他的父亲是东都的一位地方官做官...

华严经·净行品

(据《华严经疏钞》分段) 尔时智首菩萨问文殊师利菩...

金光明最胜王经

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

百喻经

百喻经卷第一 尊者僧伽斯那撰 萧齐天竺三藏求那毘地译...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唐天竺三藏地婆诃罗译 如是我...

东山再起靠「感恩」

慈济人说「感恩」,简单的两个字,却很亲切。听过一则...

赞佛偈的因缘

久远劫前,娑婆世界的教主名弗沙佛。当时,释迦牟尼是...

「巴掌」天地念佛修行

正确分别和不分别 当今社会,金钱万能论为人们普遍接...

投生到施主家

宗门下常常有些公案。比如宋代的草堂青禅师。草堂青禅...

【佛教词典】办事明王

又作辨事明王。于密教中,为如来执作诸务之明王,称为...

【佛教词典】定学

(术语)三学之一。禅定之习学也。定心治乱以发真智者...

【视频】梦参老和尚《修苦行的老修行人》

梦参老和尚《修苦行的老修行人》

【视频】无限缅怀新成长老

无限缅怀新成长老

【视频】仁朗法师《素食素心人》

仁朗法师《素食素心人》

【推荐】嗔心会伤害你的菩提心根本

在我们的菩萨道,你的根本是菩提心,而对菩提心最大伤...

明海法师《八大人觉经》

我们来看这部经,题目叫《佛说八大人觉经》,东汉安世...

大安法师:皈依十多年了怎么事事不如意

问: 我皈依佛法已经十多年了,事事不如意,倒霉透了...

学佛后为何还会发生不顺的事

问: 我有一个同修,学佛以后,说信佛这也好,那也好...

何谓专修?何谓杂修?

问: 在修学佛法过程中,有专修与杂修,何谓专修?何...

往生的根本靠的是什么

下面有一段蕅益大师非常独到的见地,就是站在我们凡夫...

平等、无求、无贪

在佛教讲平等,看一切众生平等,一切众生也都是佛,一...

如来有无量三昧,可这与我们何干

阿难被摩登伽女弄住了,后来佛问阿难:当初你为何出家...

佛印法师为苏东坡指点最好的风水宝地

苏小妹自从听了算命先生的相面、测算以后,就一直在想...

必须走出妄想,才能够面对弥陀的光明

这段是《楞严经》,说一个人他依止妄想的过失。这个地...

「唯心净土」的正确含义

这个唯心净土,我要给大家介绍一下。首先在这里往往会...

礼佛三拜之含义

礼佛三拜之含义: (1)折伏骄慢心(2)见贤思齐(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