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神奇的诵经声

2019/02/1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神奇的诵经声

在一座山上有一茅舍,住着一个比丘僧。比丘对佛法真可谓精进持戒,毫不懈息。

从日出到日落,从日落到日出,他足不出户,只是一心诵读般若波罗蜜经。

他那朗朗清脆的读经声,从窗户、门口、壁缝传出来,在山间回响着,似鸟语花香,如滨滨清泉,遍布整个山麓。却说这山中,每天清晨和黄昏,都有一个七岁的牧牛郎在山麓放牛,听到朗朗经声,心中甚为欢喜。

“多美妙呀,念得多好呀!”牧童每次到山麓放牛时,都听到诵读声。

渐渐地,他入了迷。在一个黄昏时分,牧童循着诵经声来到比丘的门前,说道:“请问,您读得是什么呀,这么好听!”

比丘正读得入迷,猛听得一个声音叫他,便抬起头来,只见一个小孩倚在门柱上。

“孩子,进来说话。”比丘招呼道。

“您读得是什么呀?”牧童走到比丘的面前再次追问,然后靠着书桌,眼睛放出智慧而渴求的目光。

“是佛经般若波罗蜜。你年纪太小,长大了就懂了。”比丘答道。

牧童一听,却说:“用不着长大,我现在就懂!”

“你才多大就懂了?”比丘大为惊奇。“七岁了,我觉得您读得美妙极了!”

比丘心里赞道:“真是一个聪慧过人的小童,绝非凡人!”

没过多久,小童便告辞回去了。牧童回到原地,一看牛不见了。

“呀,肯定进山去了。”牧童便进山找牛。他走了很远,也没有找到牛。太阳已下山了,但他怕回家被父母打骂,不给饭吃,便硬着头皮继续往深山里走去。越走天色越黑,他不禁朝山里喊了起来:“牛啊,牛啊,你在哪里……”

忽然,从林间深处传来一阵响动。牧童以为是牛在里面,忙走上前去,却朦胧地看见前面正有一只饿虎朝他走来。

“妈呀!哇……”牧童吓得大哭起来,转身就跑。

但已经迟了,一幕惨不忍睹的悲剧发生了,那牧童被猛虎吃得连骨头都不剩了。

而那比丘还在等着这个有绝顶大智的非凡神童呢。当然,比丘失望了。再也没有牧童经过他的门口了。

牧童死后转世到一个长者贵族家里。那长者家里应有尽有,只是无儿无女。此番长者闻听妻子怀孕,高兴得不知如何是好。只是自从妻子怀上孕后,嘴里老是唠叨着什么,一副昏昏迷迷的样子,如同做梦一般。

他见妻子总是躺在床上,不断地哼着什么,长者心中疑惑:莫非是妖孽作怪?便赶紧让仆人去请相师来占卜。相师占了半天,才吞吞吐吐地说道:“我也说不清是什么原因,但肯定不是鬼怪!”说罢惊慌而去。长者见状,不知是凶是吉,整日愁眉不展,但也只能听天由命了。

一天,山中那比丘化缘到了这个长者家门口,远远地就听到长者妻子嘴里的哼哼声,心里不禁欢喜起来。

“这不是我天天念得般若波罗蜜经吗?”

比丘即快步走入长者家门,见长者一脸的愁云,便问道:“请问,贵府是谁在念佛经呀?”

“什么?什么?”长者一时没有反应过来,只是惊讶地看着比丘。

“贵府谁在念佛经呀?”比丘又问。“没有人念佛经。”

“那声音我非常熟悉的,贵府一定有人在念佛经!”比丘边说边坐下来,长者莫名其妙,心里很不高兴。

“那是我妻子得了病,在胡乱哼哼呢!”长者没好气地说。

“您妻子在念般若波罗蜜经啊!”

“什么般若波罗蜜经?”

“就是佛经。”

“可是真的?”

“您该放心就是,您的妻子不是害了什么病,而是在诵读般若波罗蜜经,她怀的必是佛家弟子!”说得长者心花怒放,急忙告诉全家人,大家都高兴得不得了。

转眼便到了婴儿出生的时候。那婴儿刚出母腹,即从产床下到地上,双手合十地跪着,嘴里不停地念着般若波罗蜜经。

全家人惊奇地看着婴儿,再回头望望长者之妻,见她已不哼哼了,也完全醒了,像从长梦中醒来一样,根本不知此前自己的情形。

长者急忙跑到佛所,去请众僧来看自己的儿子。

众僧来到长者家里,都惊奇地看着地上的婴儿,被他那连读带讲的诵经声吸引住了。

众僧一起向长者合掌施礼,道:“这是真正的佛弟子,施主千万不要干扰他。好好抚养吧,这孩子以后可以为天下众生之师,包括我们这些比丘。”

七年过去了。前世的牧童已成为一位贵公子,但他一心只诵读般若波罗蜜经,已完全悟解了经义,同时背诵了所有的经典。可谓无人可比,智慧超众。更令人刮目相看得是,所有经典中原来错误或脱落漏掉的字句,他都一一给予纠正补充,完备了原经中的不足。于是,比丘僧众均随他诵读经文,听他讲解经义。

从此,长者的儿子更是身体力行,讲经授法无息,举止言行为人师表,经常开化弟子们,使他人发大乘心。他的足迹遍及整个城市、乡村、大街、小巷,无论走到哪里都有他的弟子。经他启发得大乘心的人共八万四千,直接学佛法的著名弟子共五百名。

佛告诉阿难说:“阿难,那时的牧童就是我的前身,那个比丘就是迦叶佛的前身呀。”

《小儿闻解经》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净土法门是了生死之大法

净土法门,三根普被,利钝全收。乃如来普为一切上圣下...

人从何处来?又到何处去?

问: 师父,您好!我想请问您一下:人从何处来?到何...

为什么要你放下今生

问: 师父在课堂中提到,面对业力今生能够改变有限,...

轮回真相与处理方法

众生有两种缘起。佛陀在大乘经典中,把我们生命的缘起...

救拔母亲出离生死

有一本《物犹如此》的古书,收集了许多可歌可泣有关母...

盲龟值浮木

每百年才能从海中探出头来一次。而大海中有一根浮木,...

让我们轮转不休受痛苦的就是五欲

无量劫以来我们在五欲六尘打滚,你说对五欲六尘能够通...

马祖大师答老友问

马祖大师未出家前有几位老朋友。听到马祖开了大悟,到...

佛说月光菩萨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竹林精舍,与大苾刍众,而...

佛说法灭尽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拘夷那竭国如来三月当般涅槃与诸比丘...

佛说弥勒大成佛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摩伽陀国波沙山(孤绝山也)过去诸...

【注音版】楞严经四种决定清净明诲

(印光大师校印本)...

修桥建庙的「大善人」为何会下地狱

我们到了道尹衙门里,伍道尹把我们几个人,和徐蔚如居...

水中的金影

从前有一个人走过大池塘边。看到水底有金色的影子,很...

东山再起靠「感恩」

慈济人说「感恩」,简单的两个字,却很亲切。听过一则...

因缘和合

桂琛禅师参访玄沙禅师,玄沙知道他深研唯识法相之学,...

【佛教词典】参学

全称参禅学道。指禅者游访各禅刹,参访各家风格、规矩...

【佛教词典】萍沙王五愿经

(经名)一卷,吴支谦译。先叙萍沙王之五愿,后叙弗迦...

千万不要犯下诽谤净土的罪业

莲池大师曾经有个比喻。如果有一个人,一天讲一万声语...

知恩-感恩-报恩

两个同时进公司的新人,经历了三个月的试用期后,一个...

净土经论撷要

弥陀因地 《无量寿经》云:过去久远劫前,有佛出世,名...

慈法法师:拜药师佛能令见者欢喜

近代有这样的例子,这个法师的名字不太好讲,因为不太...

百八首诗胜楚歌,闻者厌离娑婆

净土宗十一祖省庵大师(1686~1734年),活动于清朝的...

人缘不好要怎么办

人缘不好者往往有一个毛病,自以为是,瞧不起别人;看...

【佛学漫画】黄檗禅师

黄檗禅师...

学佛以后是否能万事如意

问: 学佛以后,是否能万事如意? 知义法师答: 这个...

【推荐】老豆腐的故事

好,各位有缘,大家吉祥。阿弥陀佛。 今天呢我们跟大家...

忏云法师开示集

忏云法师开示:拜佛 法华经二十八卷,第二十五卷观世...

上报四重恩

佛说:做人必须知恩报恩。凡是对我们有恩惠的,都要念...

吃肉就是度这些众生,这种说法对吗

余前至南京及湖南、湖北讲经时,闻有密宗传法法师每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