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出家感悟:不念过去不畏将来

2020/08/0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出家感悟:不念过去不畏将来

当我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纠结于是该成家立业,还是出家修道,未來何去何从……这个问题困扰了我很久,却总是瞻前顾后,犹豫徘徊,迟迟未能做出决定,痛苦不已。那时也不知道心要安住当下,才有洞察力去决定自己的人生,所以常常是悔恨于过去、惶恐于未来。后来,在诸多善知识的开示和父母的引导下,终于鼓足了勇气,迈出最坚实的一步——出家!

自己信佛,完全是受到家庭环境的影响。家里的老一辈人都信佛,所以自己自然而然的就信佛了。从小就听奶奶说观世音菩萨很慈悲,因此小时候常常默念观世音菩萨的圣号,希求菩萨能够保佑自己。可随着年龄的增长,加之与外界的接触,就很少念佛了,清净心被污染,妄想、烦恼、杂念增多。

尤其是上大学期间,学会了抽烟、喝酒、泡吧、说脏话等坏毛病,随波逐流,自甘堕落。工作以后,常常抽烟、喝酒,吹空调,最终业障现前,身体寒邪湿气加重,肠胃消化不良等,吃药与输液也无济于事。最后在母亲的劝说下,每天坚持念诵三遍《普门品》,拜观世音菩萨一百零八拜,认真忏悔。

如是坚持了三个月,身体果然好转,声音洪亮,脾气也变好了,对于荤腥类食物不再有兴趣,自此,萌生了出家修道的念头。

出家不易,找一个好地方修道更不易,所以,我带着一颗虔诚之心来到平兴寺,祈求能够剃度出家,安心修道。来到后,希望自己首先能够放下自我,服从常住安排,虚心接受批评与指正,修正心性,改变自己;其次,用身口意恭敬三宝,供养三宝,种福田、培福报,用一颗诚敬、谦卑、清净之心认真做好每一件事;最后,也祈盼自己能够在本寺剃度出家,严持戒律,精进修行,做一个有僧格的僧人。

佛教产生于印度,兴旺于中国。但现在时值末法,法弱魔强,众生障深慧浅,不辨邪正,致使许多众生堕落邪见深坑,失去菩提正道,实在令人惋惜。

因此,学佛正知见很重要,否则会误入歧途。我们要树立正知正见,就应当要学戒、持戒,因为戒律是正法久住的保障,而且戒律为三世诸佛入道的根本,又加之当前这个物欲横流、三毒炽盛的世间,学戒、持戒显得尤为重要。

至此,但愿自己不要纠结于过去、未来,安心于己,安心于此,有这个福报因缘能够于本寺顺利出家,一心修道,成就道业。

平兴寺 修仁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戒律衰败之原因

近处来,比丘尼学律、弘律不乏其人,但比丘弘律者却寥...

施舍的树

一棵树很喜欢一个小男孩,小男孩经常在树下玩,有时爬...

看护比丘,就等于看护佛陀

普提珈塔提舍比丘得到佛陀给他的观想题目后,努力禅修...

佛法唯不遵佛教戒之僧能败坏

清末,世风日下,国家无暇提倡,僧众类多懈于修持,以...

大唐慈恩法师《出家箴》

舍家出家何所以,稽首空王求出离。 三师七证定初机,剃...

人一忙起来就会糊涂,过去的习气种子就会起现行

前面第一段讲的是凡夫众生求取世间的声名,到最后声名...

三滥不禁,佛法不兴

社会上有人说:披起袈裟事更多。事多不是指是非多,是...

为什么出家人不能礼敬白衣

在佛教中,出家为僧,除了个人的修证解脱、播种解脱种...

【注音版】佛说四十二章经

(龙藏本)...

【注音版】僧伽吒经

僧伽吒经...

【注音版】文殊师利菩萨除淫欲神咒

文殊师利菩萨除淫欲神咒...

【注音版】佛前上供仪

出自弘化社《日诵经咒简要科仪》...

康僧会大师:诚感舍利,传法东吴

康僧会(?-280年)祖籍康居,世居天堂师,随其父经商移...

不浪费一个苹果

有一个韩国家庭有三个儿子,有一回亲戚送给他们两筐苹...

见影谓己有

《大庄严论经》中马鸣菩萨提到过去曾听闻过的一段故事...

孤独的放生者

带孩子到国父纪念馆的湖边散步,我们看见在西边有一个...

【佛教词典】香

一种用香料制成,燃著来供佛的东西,为六种供养之一。...

【佛教词典】王居正

宋代永济(山西临晋)人。字憨哥,号竹西先生。其父善...

每个人的成就都是学习而来的

现代社会是地球村,和过去的时代不一样了,时间、空间...

一切外境只是因缘的暂时和合而已

当情绪的波浪生起时,学会做一个观察者,不分别、不评...

没学佛的人生是没办法规划的,因为做不了主

一个生死凡夫为什么加罪障呢?因为我们的生命当中,每...

每天定一些功课把它完成,慢慢功德就有了

出家真正要放下,然后要老老实实,坚持过着佛门这种清...

信愿具足的判定标准

这个信愿是理观,持名是一种事修;但是你实际在操作的...

蕅益大师的六信

如果说善导二种深信简洁明快、直溯根源的话,那么蕅益...

四世同堂皆由多生培植而来

详夫春回大地,百卉各遂其生成。风起长空,万籁咸为之...

三界虚伪,唯此真实

大哉二句,赞辞。大者当体得名,具遍常二义。以横满十...

一念仁善顿改贫夭

裴度是唐朝人,年轻时,一贫如洗,在乡下的私塾中以教...

品古人六戒,修宠辱不惊

1、大乐易失察 跟大喜易失言有近似之处,有个成语叫得...

稽首西方安乐国,接引众生大导师

第二章 归敬祈愿加持 请看愿偈: 稽首西方安乐国, 接...

历代净土圣贤传二(白话)

往生比丘 清朝性修法师,不清楚他是哪里人。顺治年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