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终日走街坊,心中念佛忙

2011/06/2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清朝有一位东瓜和尚,名没有传下来,不知什么名字,喜欢吃东瓜,人们就称他东瓜和尚。

他是杭州人,在华严庵出家,出家以后,专修念佛法门,邻近庵有一位慧照师和他打同参,二人很好的同参道友。很奇怪,东瓜和尚,吃饱就跑出去街上走,在杭州街上走来走去。走到晚上就回来,晚上继续念佛,每日都一样,都是在街上走。他的同参感觉到,好像不太肯修行,看他一天到晚都在街上走。但是也不敢对他说什么话,而他的习惯就是这样。每日吃饱就到街上走,晚上就回来,回来又有在念佛,这样的生活,经过了十多载。

有一年他要往生的前一年底,见到同参慧照师的时候,他就对慧照师说:「老同参啊!我正月初六就要去西方,你正月初六要来送我!」慧照同参把他看做在开玩笑,想他一天到晚都在走街路,说他要往生,实在不太相信。但是口不敢说,心中在冷笑,口就回答说:「好啦!好啦!你若要往生,当然我会来送你!」东瓜和尚说:「我一旦话说出来就标准!不要忘记!」「好啦!好啦!我不会忘记!」

年过了,正月初六,那日早上东瓜和尚就去法慧庵,受人供养吃饭。还没回来的时候,慧照师就已经来要送他。看他不在,就知道可能是在开玩笑,连他自己都没有在准备,说他会往生,那有这一回事?就在里面坐,坐到东瓜和尚吃过午饭回来。回来见到老同参慧照师坐在那里,就问说:「你来做什么?」他说:「你告诉我说,你正月初六要往生,叫我来送你!你却问我要来做什么?很奇怪?」「真的!我有对你说过,你若没有提起,我也忘记。这样,好!现在我要去了!」马上就去沐浴换衣服。海青、披衣已经穿好,就去拜佛。拜好,就去坐着,就向他的同参说:「这样,我要去了,但是我有一首偈颂,请你写起来。」

就开始念:「终日走街坊,心中念佛忙,世人都不识,别有一天堂。」偈颂念好的时候,念一声「阿弥陀佛」,静静的坐在那里,他的同参见他静静坐着,就为他念佛,念了念,就看他,他都没有动,没有表示。再过一段时间摸他,他已经没气了,果然是走了,非常自在。看他的偈颂就可以知道:「终日走街坊」:说我一天到晚都在街上走来走去,做什么呢?「心中念佛忙」:我虽然是走街坊,没有一日闲空,不是在逛街,我是在念佛!“世人都不识”,世人都不知道他在修行,也许还以为他在闲逛呢,可见念佛法门真的不简单,真是易行道,即使终日逛街,只要心中念佛不舍,必能自在往生。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佛学漫画】万病总治的阿伽陀药

信愿念佛,求生西方,名为阿伽陀药,万病总治,下手易...

往生净土的三部曲

一、信资粮 首先,我们来听听三部曲之一,也就是三资粮...

求福求慧求生净土,念佛念法念侣僧伽

圆瑛大师是中国近代非常卓越的一位宗教领袖,值得我们...

念佛怎样反观自己

问: 佛法若不外求,念佛怎样反观自己?念佛之心当下...

唐代高僧慧日慈愍三藏法师

我们中国佛教弘扬中,最能够落实到行处的,就是禅宗和...

千万不要犯诽谤净土法门的罪业

现在有些凡夫说释迦牟尼佛讲净土法门、极乐世界,大概...

本焕老和尚喜庆105岁寿诞

昨日是佛门泰斗本焕长老105岁寿辰,弘法寺举行贺寿盛...

人情世故耽误了道业

所以这方面在修道的过程当中,你对这些人情世故过分地...

在家菩萨戒本

在家菩萨戒本(六重二十八轻读诵仪轨) 香赞 炉香乍热...

过去庄严劫千佛名经

三劫三千佛缘起(出《观药王药上经》) 宋畺良耶舍译 尔...

【注音版】佛说观无量寿佛经

(印光大师校印本)...

【注音版】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印光大师校印本)...

放弃争执,一切随它去

日照禅师是南方人,经常周游名山大川。他很喜爱树木花...

出家犹如脱海险喻

过去,有位智光长者请佛陀为大众宣说出家与在家之胜劣...

东晋士大夫的净土情怀

东晋末年,在长期的分裂与战乱中,随着慧远大师的到来...

【推荐】感恩「病」,让我更懂慈悲

我从十三岁开始病,到现在五十多岁,病足四十多年,可...

【佛教词典】大觉

伟大的觉悟,亦即佛的觉悟。凡夫无觉悟,声闻缘觉菩萨...

【佛教词典】火聚仙

位于密教胎藏界曼荼罗外金刚部院北方毗沙门天之上方。...

佛是教育家

一、务实 对工作及事业不要好高婺远,眼高手低,大事...

善业不能改变烦恼,但善根不一样

设我得佛,十方无量不可思议诸佛世界,诸菩萨众,闻我...

怎样忆佛

问: 怎么忆佛? 大安法师答: 忆是回忆,忆念的意思...

机巧反招祸,因果天平最公道

憨山大师说:人从巧计夸伶俐,天自从容定主张;谄曲贪...

只要老实下来,就能得到利益

【都言念佛是愚夫,得作愚夫亦已夫。龙树辩才还拙否,...

大安法师:十大因缘兴起净土法门

原文 (莲池大师《弥陀疏钞》 先明总者:谓如来唯为一...

持戒的意义与功德

1、《遗教经》:汝等比丘,于我灭后,当尊重珍敬波罗...

唯识学的精华

一、广阔的人生和宇宙观 佛学在分析世出世间的森罗万象...

如此三法,可以期生净土

一念之道有三:曰信、曰行、曰愿。 不疑之谓信,苟有疑...

长夜漫漫恶道苦

一天,只夜多尊者与弟子入石室城乞食,进城门时脸色突...

何谓「六即佛」

【六即】又名六即佛,天台智者大师,立六即佛义,以示...

欲生净土不得怕死

千万不可怕死,怕死则仍不能不死,反致了无生西之分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