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善待他人就是善待自己

2013/07/1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善待他人就是善待自己

事物总是相对存在的,所以任何事物都会有它们好的一面,也会有它们不好的一面,所以关键的问题是要看人怎样去对待,怎样去取舍。比如说人的品质,在人性的陋习中有这样几种缺点,比如说好胜心、嫉妒心、虚荣心、表现欲、自私、自卑。所以为什么会好胜呢?因为自卑,不自信。

为什么会表现呢?因为虚荣。为什么会嫉妒呢?因为自私。所以勇敢是一种美德,但用错了地方就是好胜甚至是愚蠢。而有上进心是一件好事,但是无能的表现就是眼红。所以对于他人的长处,通常人会有两种态度,一种人会以他人的长处做为标准,努力的赶上去超越他。而另一种人的方式是努力的给这个人制造麻烦,并总企图将他们拉下来。那么能得到他人与自己的认可可以增强人的自信与热情,如此就会产生更大的动力去超越自己。

但一旦人沾沾自喜居功自傲的时候就会头脑发热,从而就会遭到他人的嫉妒,甚至是在那些不容许出现错误的地方,产生错误的认识与判断。所以人都喜欢听别人称赞自己,如此就给了那些溜须拍马的人以可乘之机。所以喜欢听人奉承的人必定会头脑发热心浮气躁,却不知忠言逆耳良药苦口。

所以为什么人会不喜欢听他人指出自己的错误与缺点呢?因为怕影响自己在自己或他人心中的威信。但是有了错误不让人说这毕竟不是办法,所以必须要找到办法改正才可以解决问题。所以一个人的品德可不是说我什么都不说,什么都不看,夹着尾巴做人这就是好人了。因为这个世界不仅仅需要好人,更需要有能力的好人,那么人的能力要靠什么去支撑呢?靠的是智慧,靠的是品德。

不过许多人会认为做一个好人是为了他人,为了这个社会。事实上这纯粹是一种弱智的想法。为什么呢?因为一个好人首先会受到保护的是他自己,俗话说多行不义必自毙,所以很多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扭曲的人,往往死都不知道自己怎样死的。而且只有有品德的人,才可以将自己的能力更好的凝聚到一起,把它们用到真正应该用的地方。

所以当你没有伤害他人的时候,你同时也保护了自己。所以品质不好的人,完全是因为弱智造成的。所以佛法中讲“无无明”,所以很多时候人明明处在蒙昧之中,往往还觉得自己很聪明。所以有时候被人同情是一种悲哀,但人最大的悲哀是根本就意识不到自己的悲哀。

曾经在某处露天烧烤店看到笼子里安静的鸽子与鹌鹑。我突然莫名的涌起一阵悲哀,于是我就想不知道它们能不能意识到自己随时都可能被放到火上烤,然后被人吃掉。如果能意识到为什么它们还能这样安静呢?但随后我又意识到,在无限的宇宙与时间的长河中,人比那些鹌鹑又能强得了多少呢?

有句话叫做善待他人就是善待自己,但某些人常常在寻找别人的麻烦中,遭受了许多的磨折与挫败,但往往他们还总是会认为这些都是别人给他们造成的。所以安照他们的那种逻辑全世界如果就剩下他们自己了,他们就幸福了。所以他们无论如何也不会懂得,应该在学会与他人相处的过程种得到乐趣。所以学会做人是一种智慧,而一个人修养品德,不但是为了他人,更是为了自己。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度众生苦,一切要从利他的角度出发

我们的一切遭遇都是自己过去业报所感,要追求幸福,不...

分粥的启示

自从佛陀创教后,僧团逐渐形成独特的组织和制度,传入...

蜘蛛之丝

在印度有一个江洋大盗,名叫犍陀多,生性凶残,杀盗淫...

学道之人,虑宜远,思宜近

虑宜远,思宜近。我们在做计划的时候,要有一个远大的...

佛陀度化毒龙的故事

昔日,佛在罗阅祇城比留畔迦兰陀尼波僧伽蓝弘化。在优...

一念自私的心,就偏离了道

我们来出家,就是要做大丈夫的事。大丈夫的内涵,是要...

妙莲老和尚:人最折福之处是什么

就是嫉妒障碍!看人家做好事总是眼红、心里不是滋味,...

因小失大的商人

从前有一个生意人,借给人家半个铜钱,那个人好久都没...

佛说无量寿经

佛说无量寿经卷上 我闻如是,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

无量义经

无量义经序 萧齐荆州隐士刘虬作 无量义经者,取其无相...

大方广佛华严经(80卷)

大周新译大方广佛华严经序 天册金轮圣神皇帝製 盖闻:...

【注音版】礼佛大忏悔文

礼佛大忏悔文...

如何守持不邪淫戒

如何守持不邪淫戒 佛陀在大小乘的经典里面都说了很多...

冬季12种暖身食材

天气开始变冷,很多人都会有一些寒症,所以我们要多吃...

惟贤长老《现代社会提倡药师佛法契机契理》

一、念佛必须要与现实人生相结合 念佛如果不修福德智...

看护病人会犯煞犯冲吗

问: 朋友与亲戚有病苦,当我欲前往探望病人之际,相...

【佛教词典】五事系不系分别

【五事系不系分别】 p0283 瑜伽七十二卷十四页云:问:...

【佛教词典】闻经八种功德

大庄严经云闻经八种功德:   一、端正好色 端正好色...

凡夫应常系心观二十事

佛陀要我们这样的凡夫常当系心观身,观二十事,它们是...

心不受任何善恶的干扰,这才叫真修

我们修行有三个步骤:第一个一定要先进入寂静的观念,...

业障会因为你拜忏而提前现前

你拜头一天,没离开;拜第二天,最多七天,这些灾难都...

副经中的副经

《莫到老来方修道》,我们在讲净土法门的部类门,也就...

八种世间法

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出跃经》...

若是大根基,当下就能觉悟其中道理

龙潭崇信禅师,青州人,少年时很聪明。他家的附近有一...

地藏菩萨名号的来源

在我们佛教界里头,四大名山大家都知道,我们现在要讲...

以法自御为常富

信佛法众行恭敬,恕己安人善教诲。不愚不恚不放恣,以...

如何消除欲念

问: 在学佛修行中,如何消除欲念? 妙境法师答: 对,...

要为儿女树立榜样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如佛陀,他为我们树立了榜样,今...

佛陀说愚痴有六苦,唯有念佛得大解脱

释迦牟尼佛在经典里说到,愚痴的苦,有六种之多: 一、...

业障生起了该怎么办

你过去的业障现在它生起了,你想修道,它给你做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