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助念得力是不是就能百分之百往生

大安法师  2013/08/1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问:近来有一助念团很有影响,据说很多生前不信佛或者横死的人经过其助念,也能额头发热。请问,这能不能证明亡者就往生净土了?如果助念得力是不是就能百分之一百往生?

大安法师答:最近常有信众咨询,云有某助念团大量流通光盘与讲法材料,其中有些说法令许多正信的居士心存疑窦,初入门的居士趋之若鹜。本来发心帮他人临终助念是一件好事,但其观念与做法偏离净土法门的原理,便有疑误众生的可能。譬如亡者临终是否往生,只能从信愿行三要素来考量。其人具足信愿称名,一定能蒙阿弥陀佛的愿力加持,往生净土。

如果其人生前不信佛,不具有信愿行三资粮,那是绝对不可能往生的(除非是在中阴身阶段,经开导能生起求愿往生之心,然这种情形是极为稀有的)。要明白任何人往生净土,都是仰靠阿弥陀佛的悲愿神力加持得以成就的。助念只是帮助这个病人提起信愿行的正念,完全是辅助性的行为。所以助念过程中,尤其要着重对病人的开导,令未有信愿者生起信愿,已有信愿者得以相续坚固。

《观经》九品往生中的下三品往生者,悉是造作众恶将下三恶道的众生,临终遭受种种的痛苦与恐惧,这时遇到善知识以慈悲心向他介绍阿弥陀佛的弘愿威神,极乐世界的清净庄严,劝勉念佛求生净土。这恶人蒙善知识开导,顿生信愿,称念佛十声,感通佛力,带业往生。可见善知识在病人临终时至关重要的是向他介绍阿弥陀佛的威神愿力,令他对阿弥陀佛产生信心,成办往生大事,绝对不是靠助念人员的力量令病人往生。

那种认为“我们拼命助念,像亡命徒一样大声喊阿弥陀佛,来证明我们的愿力定能压住亡者的业力,送其往生”,乃至说什么“不管生前信不信佛,只要助念得力就能百分之一百往生”等观念,都是与净土往生原理不相应的谬见,希望净宗同仁不可轻信,应在平日培植深信切愿,在老实念佛上下功夫。只要吾人信愿持名乃至十声(含平时),阿弥陀佛临命终时定来接引,对阿弥陀佛大愿的庄严承诺,我们应生决定的信心、安心。

往生一事是阿弥陀佛悲愿早已为我们完成的,我们只要仰凭救度就好了。建立决定往生的信心后,每日念佛或一万、三万、五万,增上往生品位。如果不在自己信愿持名上着眼,而只对临终助念往生抱侥幸心态,便是本末倒置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求生净土的灵芝元照律师

靠持戒很难解决生死问题的,这个时代靠戒律很难断见思...

隋代高僧道绰大师

今天我们讲的这位祖师叫道绰大师。道绰大师呢,跟昙鸾...

北宋高僧元照律师

人世间常有一句俗话:叫有多少钱,过什么样的日子。其...

念佛共修的重要意义

大家在同一个道场,熏修、共修,非常好。为什么?如果...

佛号里就具足了一切

我念佛是从2003年开始,最初提起佛号,是枯燥的,无味...

佛弟子如何看待儒道思想

问: 弟子熏习道德教育多年,今方闻正宗佛教一年,倍有...

净宗文化理念有利世界和平

和平是人类幸福生存的前提,然自有人类以来,地球人却...

无生毕竟有生在,离相依然住相中

无生毕竟有生在。 无生是谈理的,不生不灭的法性理体,...

【注音版】楞伽阿跋多罗宝经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

佛说无量寿经

佛说无量寿经卷上 我闻如是,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

无量义经

无量义经序 萧齐荆州隐士刘虬作 无量义经者,取其无相...

大方广佛华严经(80卷)

大周新译大方广佛华严经序 天册金轮圣神皇帝製 盖闻:...

苦以折伏,乐以摄受,令起厌离

于是无苦乐中,示苦示乐。苦以折伏,乐以摄受。折则激...

弥陀经中的「行此难事」是否指持佛名号

问: 如何理解弥陀经上说当知我于五浊恶世,行此难事...

菩萨修行六念,把念佛放在第一

如菩萨六念,念佛第一。又云:系念思惟因缘力故,得断...

苦难众生最后的机会

这部《无量寿经》是由诸佛如来所特别加持护念的。首先...

【佛教词典】狮子吼

(喻)佛陀说法,毫无怖畏,声震十方,群魔慑伏,好像...

【佛教词典】爪上土

佛典中对于“数量极少”之譬喻。又作甲上土、甲头土。...

有愿往生而念佛未切,能否往生

问: 净土法门实在稳当,但有愿往生而念佛未切,又没...

一生最好是观拜一尊佛像,是这样吗

问: 有人讲一生最好是观拜一尊佛像,不要多了,多了怕...

持戒的意义与功德

1、《遗教经》:汝等比丘,于我灭后,当尊重珍敬波罗...

出家不要操之过急

问: 最近我有急迫的念头想出家,但现在我父母还健在,...

特蕾莎修女的感人箴言

01、人们经常是不讲道理的,没有逻辑和以自我为中心的...

照见五蕴皆空

《西游记》里有一段情节,是大家都熟知的。 孙悟空的...

老实念佛,渐离生死

怎么渐离生死?就是用般若智慧现量观察这个世间的无常...

修行很简单,大道至简

人修道,坏在一个要自己好上。什么都想要最好。比如问...

佛弟子的一言一行是佛法的表达

问: 弟子的婆婆九十三岁,公公八十九岁。弟子非常想回...

无处不在的恭敬--东林大佛的设计与建造历程

大佛的建设意义与建设理念 东林寺净土苑的定位是纯宗教...

一句弥陀赅尽三藏教义

关于佛法的修证,由于众生同俱和佛一样的无陋智性,本...

念阿弥陀佛有什么益处

首先直接的益处,由于相信阿弥陀佛,由于愿意往生极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