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阿弥陀佛能加持临终者不贪恋娑婆吗

大安法师  2017/11/2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问:请问大安法师!如果心里还留恋世间的财产事业,妻子儿女,美食或他自己很贪爱的东西但同时也很想往生极乐世界。这样的人能往生么?还是临终时阿弥陀佛能加持他令他不要贪恋顺利往生,请法师开示。

大安法师答:我们这个欲界的众生对世间的这种五欲六尘、财产子女这些饮食男女的贪恋是避免不了的。就是证到初果的圣人他都有贪恋,更何况凡夫。

那么净土法门就是能够带业往生的,虽然我们心里还留恋世间这些东西,但是确实我们内心有信愿持名的念头。那这里愿就是有一种厌离心,厌离娑婆欣求极乐,如果你这个愿发出来之后,也就不会像原来那样对世间的妻儿子女,事业有那么重的一种贪恋执著。

一个佛教徒要知道这些世间的五欲、子女、事业确实是梦幻泡影的事情。虽然我们在这里担当一个角色你去做,逢场作戏的去做,尽自己的一份角色去做,做完之后心里绝对不要去留痕迹,一切都要把他看空。然后对西方极乐世界那样的一种清净、庄严、妙丽的境界我们要生由衷的欣慕之心。

我们只要智慧地看看现在这个五浊恶世的这个情态,这个地方还有什么值得留恋的,真的是火宅的烈焰呀沸腾呐,一代不如一代呀,善法很难提的起来呀,恶法非常的有市场啊!你是在这个苦海当中,我们沉沦挣扎了若干劫咯,今生侥幸得到人生又闻到净土法门,你再不从这个苦海当中挣拔出来更待何时啊?如果今生不能解决往生问题将何以堪呐?

你要常常用这种站在佛法的角度来思维我要建立什么样的心态,我要具有什么样的行为方式,我要重建什么样的生活方式。这样我们不至于对这个世间有过多的留念。如果确实你对世间东西的留念贪着超过了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这样的一个愿心的话,那往生是有障碍的啊。说明你的愿还没有真正生起来,你的愿生不起来你跟阿弥陀佛的大悲愿海就感应不上,那你还真的就往生不了。

所以我们为什么要建立信愿行?深心相信西方极乐世界是我的故乡,这个世间是苦海、是火宅、是茅坑,你得要有这个刻骨铭心的感受,这种苦难感,这种强烈的厌离心,这种对西方极乐世界那种欢喜踊跃的这种欣慕之心。

你这种心态要升华出来,升华不出来我们整个的内心就是这种轮回生灭的这样的心,这种心是很难跟阿弥陀佛感应道交的。那临命终时来接引也是我们至诚求往生的心感通了弥陀愿力,阿弥陀佛才拿莲花现前接引的。

如果你临命终时还是哎呀又是想到妻儿子女,又是想到你的存折多少,你这个很难感应道交的。所以平时要在这个训练的智慧的这种培植方面一定要下够功夫,净土法门你念佛是很容易念,但是建立信愿确实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这是我们一个凡夫众生巨大的挑战,能不能建立信愿就看我们有不有智慧,智慧的直接表达就是你要厌离娑婆,欣求极乐。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不死种子

从前印度的弥兰王请教 那先比丘 :人死后有来生吗?那...

五逆罪人能不能往生呢

有人又提了一个问题,《佛说观无量寿经》里面说,五逆...

念佛时可否观想无量光是莲花,妄念是黑暗

问: 请法师开示,当我们念佛的时候,可否观想无量光是...

如何对治净业修习中的进进退退

问: 净业修习总是进进退退,这其中有何因缘因果,如...

我祈请佛力加持,可为何总碰到不如意事

问: 我每天都念佛回向给我妻子,祈请佛力加持工作顺利...

净界法师:禅观与净土(观照篇)

第1讲 第2讲 第3讲 第4讲 第5讲 第6讲   第1讲 我们...

哪些供品不能吃

问: 斋跟素? 梦参老和尚答: 吃素就是不吃荤,不吃...

大安法师:为什么发不出厌离心

净土三资粮信愿行中,愿的本质内涵就是厌离娑婆、欣求...

【注音版】毗尼日用切要

毗尼日用切要...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

【注音版】往生论注

往生论注...

【注音版】梵网经菩萨戒本(东林寺版)

梵网经菩萨戒本(东林寺版)...

如何劝说父母皈依三宝

问: 如何劝说父母皈依三宝? 大安法师答: 三皈依是...

佛教徒的低碳生活

现在好像很风行低碳,人们在介绍低碳的时候会说你要少...

四十八大愿——(第46愿)自然得闻妙法

设我得佛,国中菩萨,随其志愿所欲闻法,自然得闻。若...

【推荐】怀的是畸形胎儿,要不要生下来呢

问: 如已经怀了一个孩子,有百分之五十可能是残障的...

【佛教词典】丰干

唐代僧。又作封干。善作诗。与寒山、拾得并称国清寺三...

【佛教词典】和尚

(术语)Upādhyāya,又曰和上。律家用上字其余多用尚...

念佛有大光明,护念行人不遭魔事

护持多障行人不遭堕落者,末世修行,多诸障难,一亏正...

观音菩萨近代显化的一段真实圣迹

台湾有一个海洋学院毕业的人,初始不信佛教,但福德因...

佛学常见辞汇(四画)

【心】 指无形的精神作用,也就是佛教所说的八个识:...

病来哪得心无苦,梦里焉知身在床

病来哪得心无苦,梦里焉知身在床 进一步用生病来看,病...

禅修中的四个「拐杖」

很多人想禅修又怕禅修,有的人甚至怕在禅修中走火入魔...

「随缘不攀缘」和「积极争取」的区别

问: 我们在社会工作学习中,应该如何区分随缘不攀缘...

大安法师:吃素的循序渐进

印祖对于不能吃全素的念佛行人也很慈悲。也确实有很多...

菩萨的修学分成三个阶段

我们可以把菩萨的修学分成三个阶段: 第一个,见山是山...

印光大师:祭祖用素

食肉一事,大是怪事,但以习行即久,不知其非,凡以为...

如果总担心自己不能往生,是否会真的往生不了

问: 《印祖文钞》说往生全仗信愿真切,若先有怕不能往...

化解和对治瞋心的方法

瞋心,是一种普遍存在的负面心理,通常所说的生气、憎...

灵山只在汝心头

忆念三宝的修行非常重要。我们时刻忆念什么,心就会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