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把佛友当成朋友,是很可惜的

梦参老和尚  2018/08/1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把佛友当成朋友,是很可惜的

如果学佛了,大家都互称师兄,也称为道友。道友就是以道为友,大家在一起的目标,是为了学佛,是为了修行,不是为了拉帮结派,也不是为了攀缘。大家心中有个共同成长的目标,这样关系才能长久。

有的人把佛友混为朋友,并不赞叹,朋友总是世俗化。佛弟子之间,谈论得更多的,是佛法,而不是别人的婚姻、感情、事业,这些都要远之,可以给他建议,但不能插手。这样就夹杂了,不纯了,以后慢慢地就有烦恼。

有的人进入某些团体,就想着跟谁特别好。世俗上可以特别好,但在佛门中,应该平等相待,不要有特别。靠太近了,就会有怨,朋友好起来可以两肋插刀,如果有怨恨了就有烦恼了。有这个想法,就是染污。如果把佛友当成朋友,是很可惜的,最后连佛友都做不成了,要谨慎。

还有,不要以世俗的观念来看佛友。不管你是当官的,还是老百姓,不管你有钱没钱,都一样平等。佛陀是太子出家,历史上皇子出家的,实在很多。比如说达摩祖师,龙树菩萨,尤其是印度那里特别多。中国也有,梁武帝也出家,还有唐朝的宰相裴休也送子出家,他儿子是翰林,出家后法名法海。

这说明什么?进入佛门,就要放下世俗的成就,世俗事业再大,有佛陀大吗?当然,在世俗有成就,也是福报,也值得赞叹。但在修行的高度,是应该平等。只有这样,才能生起对法的信心,而不是来佛门了,还在攀比。

佛友之间,不谈是非,不谈世间的事情。要知道,道友很难得,这个叫同行善知识。如果修行,只有你一个人,能修得下去吗?肯定不行。要有善知识,其中教授善知识,护持善知识,还有同行善知识。

然后你在想,你身边学佛的多,还是不学佛的多?所以要珍惜啊。在城市,年轻的道友多,有共同话题。那如果跑到偏远乡下,学佛的都是老太太之类的,你说你能有多大的信心坚持。

要把道友当成宝贝来看,大家来共同护持一个道场,要珍惜。你有世俗的事情,可以跟世俗人谈,好不容易遇到了道友,就好好谈佛法,谈修行,有的人到了寺院,不谈佛法,就谈世俗,这就是颠倒。

弘一大师说,君子之交,其淡如水。人和人的关系就是如此,淡淡的就好。如果真的在修行的,大家的心都是相通的,不用太多的话。如果不在修行中,说太多,心灵也无法靠近。所以到道场后,尽量少说话,多念佛,多看佛书。

有的人亲近师父,但一靠近师父,就容易观察师父的过失,结果不仅得不到加持,反而造业,这也要明白。为什么会观察过失,因为靠得太近了,加上自己业障重,看不到功德。这也很糟糕,就容易染污了内心。

道友之间,关系要清澈,在一起的目的,就是以佛法为桥梁,这样才能长久。要搞是非,搞人我,搞世俗的人情,那就到世俗中去。当然,也不是说学佛了,就一定装得很清高。心怀感恩,报恩道友的心,是要的。行动上也可以做,去关怀道友。但在心理要明白,彼此是道友,是为修行而来,不是为攀缘而来。

学佛人互相之间称“莲友”,意思是像“莲花一样的朋友”。这实在是最吉祥、最美丽、最尊贵的称呼。

一个人一生能拥有一个像莲花一样的朋友,可谓幸福满足;如果我们被别人称作是莲花一样的朋友,可说是对我们最大的褒奖与赞美。

莲花出污泥而不染。若有钱即是朋友,无钱不是朋友,则是被金钱所染。有权时高朋满座,无权时一个不来,则是被权位所染;顺我之情即是朋友,不顺我情即不是朋友,则是被情感所染;赞同我就是朋友,反对我就不是朋友,则是被知见所染;经常联系即亲密是朋友,长时不联系即淡漠非朋友,则是被时间所染……

《观经》说:“若念佛者,当是此人则是人中芬陀利花,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为其胜友。”芬陀利花是大白莲花,莲中极上。佛以念佛人为莲,观音、势至二大菩萨为此莲之友,故称莲友。可知莲友第一称乃是观音、势至二大士。

真心普愿、恒愿一切众生念佛成佛,不论其贫富贵贱、作恩作怨、逆我顺我,常做此想,是即莲花之德,南无阿弥陀佛!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梦参老和尚文章列表

不拔眼中钉

我们在生活中如果碰了钉子,所谓「眼中钉」,要不要恨...

一个「缘」字,意义甚深

在佛教里经常说未弘佛法,先结人缘。只有把这人缘结好...

学佛的两种用心

佛学是一种心理学,最着重心理训练和修养。楞严经说:...

证严法师:学佛要体会佛心

大地众生都有其功能本性,一大清早,我们听听大地之音...

契理契机,找到适合自己的法门

阿弥陀佛,各位大觉世间的有缘,大家吉祥。 今天,想给...

一个人的道德很深,名声一定就会长久

我们要谦下,实际谦下里面就包含着理解、包容、同情。...

不要把自己的痛苦加在别人身上

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子曰:...

梦参老和尚:能听闻佛法都是有福报的

这个世界将近有六十亿人口,究竟皈依三宝的有多少?这...

【注音版】佛说四十二章经

(龙藏本)...

【注音版】僧伽吒经

僧伽吒经...

【注音版】文殊师利菩萨除淫欲神咒

文殊师利菩萨除淫欲神咒...

【注音版】佛前上供仪

出自弘化社《日诵经咒简要科仪》...

生孩子难产有什么方法可以避免

【何以故。是产难时。有无数恶鬼。及魍魉精魅。欲食腥...

做一滴滴好事,不要认为没有人知道

【尔时。恶毒鬼王合掌恭敬白佛言。世尊。我等诸鬼王。...

转定业与因果律的悖论

我曾经讲过,定业要是可转,没有因果了;定业不可转,...

【推荐】不清净的愿,佛菩萨能满愿吗

那些大菩萨行菩萨道时,遇到种种众生。一切众生每个人...

【佛教词典】四缘故有三归依

【四缘故有三归依】 p0460 瑜伽六十四卷一页云:四缘故...

【佛教词典】俱不成

(术语)因明三十三过中,属于同喻之过。如声论师对于...

为什么说拜佛是最好的运动

我做小和尚时,每天给六祖大师的真身磕头,某天发现:...

世事如迷途,佛法度人心

奉献他人,才是真正有利自己。我很感恩学佛带给我的改...

文珠法师《无限的慈悲—观世音菩萨》

无限的慈悲观世音菩萨 各位,勤求无上智慧,是上求佛...

苏东坡的前世后身

生命是轮回的,很多人或多或少能够知道自己的前世,这...

修行必须要有一颗恒心

释迦世尊在世时,有一位有钱的长者,听闻佛法之后,感...

没学佛的人生是没办法规划的,因为做不了主

一个生死凡夫为什么加罪障呢?因为我们的生命当中,每...

一句弥陀赅尽三藏教义

关于佛法的修证,由于众生同俱和佛一样的无陋智性,本...

每天定一些功课把它完成,慢慢功德就有了

出家真正要放下,然后要老老实实,坚持过着佛门这种清...

信愿具足的判定标准

这个信愿是理观,持名是一种事修;但是你实际在操作的...

蕅益大师的六信

如果说善导二种深信简洁明快、直溯根源的话,那么蕅益...

一念仁善顿改贫夭

裴度是唐朝人,年轻时,一贫如洗,在乡下的私塾中以教...

三界虚伪,唯此真实

大哉二句,赞辞。大者当体得名,具遍常二义。以横满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