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放下我执,精进努力

2013/01/1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在现实的日常生活中,各种的纠缠是烦恼的主要来源。尤其是一些似乎与生活密切相关的纠缠或者说纠纷,好像很难逃离,无法回避。好像如果不进入这样的纠纷,人就要活不下去了似的。其实不然,如果我们再深入去发现,就会明白并且看透,只要自己精进努力,还是有办法解决的。而且,这样的事例还很多。

比如说北方收麦子,麦秸都扔掉了,在南方麦秸是要分给大家烧火煮饭,分麦桔时还得用秤来称,秤高一点低一点,那些妇女吵得不得了。四十多岁的人如果出生在农村,都经历过这样的事。因为,如果得不到这些麦秸,的确很麻烦,好像要没饭吃了一样。

那固然是一种经济困难的表现,也说明人在利益面前真是到了斤斤计较的地步。在那种比较贫困的生活环境之中,一个人被逼得好像非得那么小气不可,你大气了,你就会饿肚子。其实不然,如果多花点时间,去远点的地方或者想别的办法还是能解决问题的。

关键是我们愿不愿意去多花时间和精力去那样做,有没有运用自己的头脑去想解决问题的办法。在佛教来说,就是有没有精进努力?我们要时时刻刻记住,三十七道品有五个是要我们精进的。自己从小是有这样的经历的,但是自己的办法就是到远一点地方,去与人无争的地方去探讨。当然哪个时候没有这个觉悟,只是生活环境所迫。

当然这是经济比较困难时期的一种计较方法,现在生活环境好了,生活水平提高了,计较的方法又不同了。可以这样说,现在的计较不但没有减少,反而更多,看看大家的生活压力就会知道。现在的人谁也不愁吃,谁也不愁穿。可是,现代的人,烦恼反而是有增无减。

所以说,作为烦恼,病根子还是一样,还是那个我执作怪;还是我们自身素质没有真正的达到优化的水平;还是一种缺乏智慧的表现。那么,对待人际关系时,我觉得要化解烦恼,要使自己不被烦恼所困扰,首先一条就是要求自己,要优化自身。

要求自己不容易。往往我们面对一件事情,总是从自我出发,怕自己吃了亏,怕自己上了当,怕自己丢了面子。有时候即使占了便宜,也感觉这个便宜还占得不够,会有种种的理由多吃多占,不多吃多占,就好像吃亏上当了。这样的人,自己小的时候,见得特别多。

放下我执,精进努力,我们就能走出烦恼的深渊。只要我们秉着佛教教导我们生活的精神,秉着只问耕耘不问收获的无为做法,我们的烦恼就能淡化,就能减少。从而走上自利利他的菩萨之道,人与人的关系才能融洽,才能和谐。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和谐自他,和谐社会。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一生念佛很精进,为何不能确信自己今生能往生

问: 尊敬的大安法师,在您讲的《净土资粮--信愿行》中...

我法皆空时,百病还能不皆消除吗

人生,真是百病缠身。身体上的病,从医院里所谓的内科...

百年何曾一日休歇过

当我们凡夫执著了外境,把它当作真实,麻烦就很大。所...

把自我意识放下,跟着愿力走

我们刚开始在学佛的时候,只想到一件事,就是痛苦跟快...

【推荐】你有什么样的心量,就有什么样的六根

我们从六根的相状来看,我们的确看到每一个人的六根不...

认识你自己

禅院新来了一个小和尚,他积极主动去见智闲禅师,诚恳...

圣严法师:不以自我为中心

《心经》中所说的「照见五蕴皆空」,是化解、对治「五...

精进以持戒为第一

百丈禅师的从林二十法则中说:从林以无事为兴盛,修行...

【注音版】佛说阿弥陀经

(印光大师校印版本)...

菩萨行五十缘身经

佛在罗阅祇耆闍崛山中,时与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比丘...

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宋言时称...

【注音版】华严经净行品

(印光大师校印本)...

心随境转,心也跟着生灭

随着我们佛法修学时间的增长,我们整个修学的功夫也应...

劝老人一心念佛求生净土

今天我要对专修或主修净土的老人讲一点话: 老人们该好...

逃离复杂,奔向简单的人生

生命驰速,人生苦短。生命脆弱,无法负重太多。人生易...

如何面对当前纠结的婚外恋

一位四十多岁的男士神色黯然地询问,如何面对当前纠结...

【佛教词典】六现观系不系分别

【六现观系不系分别】 p0311 瑜伽七十一卷四页云:问:...

【佛教词典】孔雀闻雷妊

(传说)涅槃经三十四曰:自有众生,非因父母而得生长...

信愿行往生极乐

第一、信不学佛则永远在六道中轮回,不得解脱,此事任...

念佛的时候,你有没有做这样的观想

当大家念经或者拜忏的时候,心总不能够跟法、佛融合在...

六字括三乘超十地

印光大师说: 莫讶一声超十地,当知六字括三乘。 这两...

一钵饭

释迦牟尼佛住世时,有一年正赶上闹饥荒,百姓多有饿死...

随顺世缘不攀缘

前几天写了日记《随顺世缘减烦恼》,讲了我们在和他人...

不向阎君去报到,直生西方得解脱

年少者不可以因循!但年少的人常常容易因循。你只要成...

【推荐】解脱的四要

前言 我们学习佛法,目的在解脱烦恼的束缚,觉悟宇宙人...

慧律法师《临终切要》

○本段为《临终备览》之纲领和重点,没时间阅览长篇大...

【推荐】欲望很高的人往往比较愚痴

作为一个菩萨,他不应该这样(贪欲),所以他要常念知...

你这个临终正念非常脆弱,稍微一点风吹草动就被破坏了

我们以前在读佛学院的时候,老法师很喜欢讲一个公案。...

窦禹钧大积阴德,五子登科享高寿

窦禹钧(即《三字经》里提到的窦燕山),五代后晋时期...

婚姻的暴力

婚姻暴力不是现在才有,在中国历史上,古小说中,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