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如何对待世间种种困难障碍

德光法师  2016/03/1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如何对待世间种种困难障碍

俗话说“人生在世,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障碍,起伏不定,得失无常,有遗憾的烙印,也有美好的回忆。但是相比之下,总觉得美好的特别少,烦恼障碍非常多。当世间种种障碍现前的时候,我们到底该如何对待这种种困难障碍呢?

明代高僧妙叶所集的《宝王三昧论》中有些修行要诀,也许对我们有些指导意义,其中有十念:

一念身不求无病,身无病则贪欲易生;

二处世不求无难,世无难则骄奢必起;

三究心不求无障,心无障则所学躐等;

四立行不求无魔,行无魔则誓愿不坚;

五谋事不求易成,事易成则志存轻慢;

六交情不求益吾,交益吾则亏损道义;

七于人不求顺适,人顺适则心必自矜;

八施德不求望报,德望报则意有所图;

九见利不求沾分,利沾分则痴心亦动;

十被抑不求申明,抑申明则怨恨滋生。

修道之人,身体无病最好,但是有时候带着三分病,也未尝不是好事。更能激发自己的修道之心,“有病方知身是苦”,有病反而不容易对这个色身生起贪欲执着。在世间做事太顺利也不好,因为那样会滋生骄傲,自大等情绪,经历一些困难挫折之后完成,反而不容易招致别人的讥嫌。对于内心来说,有点障碍再克服这些障碍,会使得所学能够了然于心,不至于轻慢、僭越。不管是修行还是处事,遇到一些魔障,能够促使激发我们更加的誓愿坚定,最终能够有所成就。做事的过程,不要求过于顺利,因为成功的太容易,会贡高我慢,也容易招致失败。

与人相处打交道,不能要求别人处处随顺、利益自己,这样会失去道义,天长日久,也就失了人心,没有人愿意跟你继续来往了。当别人有求与你的时候,应当积极帮助而不求回报,无所求的才是真正的布施,有所求的都是功利的,不可取。见到利益,不要生起贪心,奢求分沾,也不要生起嫉妒心,而是应该真诚的随喜。当别人委屈、冤枉自己的时候,不要急于辩解、申诉或者反驳,急于申明而得不到认可的时候滋生怨恨这就更要不得了。而是应该肯吃亏,能放下,这样反而可以增加自己的福德。

圣人都是以病苦为良药的,作为自己精进修行的契机。以患难为逍遥,乐在其中。把障碍当做解脱之门,把布施散利当做富贵,广布仁德而不求回报,把群魔当做自己修行过程中的法侣。求障碍,反而没有障碍,一切困难都是菩提道中的基石。如果修道之初就处处求顺适,那么真正遇到坎坷的时候如何能够超越呢?所以作为一个修行人,应该正确的看待世间的种种烦恼障碍,带着一颗清净感恩之心面对一切。

人生本身就是一场修行,无关风月,无关悲喜,无关成败,没有起点,也没有尽头。只要还活着,还继续走在修行路上就应该感到满足,说明起码还有希望,有希望就要感到幸福。网上有句话说,“不要因为太阳落山而流泪,那样你也会失去一群夜星”。人生也是如此,不要因为困难障碍而放弃生活,舍弃修行,那样你会失去摆脱命运枷锁的机会,丢掉解脱的契机。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真正皈依三宝了,哪有这些魔难

我们一般的佛弟子,你得先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说...

为何有些人积集善业到最后是痛苦的呢

看看这个《法句经》的两段,把这个一切法正,一切法邪...

惑障、业障和报障

障碍,我们修行的障碍,一般说是愿消三障诸烦恼。三障...

【推荐】为什么我们经常会去做不该做的事

在整部《楞严经》的理论篇当中,佛陀主要是告诉我们两...

念佛先除障碍

我们念佛,要先把念佛的障碍除掉。什么障碍呢? 比如穷...

这才是有大善根的畜生

堕畜生道,你也闻不到佛法。除非有大善根的堕到畜生道...

迷乱由主,悟则必胜

佛陀说,我们修止观的人就像热汤一样,魔王冤亲债主活...

上根人尚会从迷入迷,更何况中下根人

佛应我们的根机,施设八万四千法门。通途佛法,一个重...

解深密经

解深密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住最...

【注音版】礼佛大忏悔文

礼佛大忏悔文...

【注音版】供灯仪轨

供灯仪轨...

【注音版】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触目惊心的「百亿元杀生」

面对死不瞑目的尸体,怎能依旧大口的吞啖? 佛学院放...

随遇而安,时时快乐

有位心理学家说,年薪两百万的人与年薪一百万的人的最...

心念的不可思议

佛在世的时候,有一天,佛陀带了诸位比丘到处游化,走...

感应道交的先决条件

在大乘佛法的内涵当中,讲到宇宙间有两种力量是特别的...

【佛教词典】有为功德

(术语)涅槃之第一义谛为无为功德,其他一切因缘生之...

【佛教词典】绀园

寺之异名。又作绀坊、绀殿、绀宇。由于佛之毛发如绀琉...

学佛久了,最怕就是起傲慢心

以前广钦长老在建承天寺时,就常以建寺来教育弟子。他...

这个就是参禅下手的窍门

要想从这个话头入手,以念佛是谁入手,那没有别的巧妙...

长眉罗汉施神通度吝啬妇人

在十八罗汉当中,有一位罗汉眉毛很长,被称为长眉罗汉...

念佛宜修易行之行

原文: 切不可谓持名一法浅近,舍之而修观像观想实相等...

临终是否要在佛号上才能往生

大家可以看看四十八愿的其中三愿十八愿,十九愿,二十...

如何去报佛恩?

问: 如何去报佛恩? 大安法师答: 要思惟佛对我们的...

何等是净佛土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萨摩...

四十八大愿——(第18愿)十念皆生我国

意谓:我成佛时,十方众生听闻我名号功德已,生起至诚...

亲近净慧老和尚的几点体会

世间的万事万物都遵循无常的规律,人和人的聚散也遵循...

星云大师:增加营养

身体不好,要增加营养;体力不足,要增加营养。总之,...

茹素八年,收获的远不止健康

时间过得真快,不知不觉间我和先生已经茹素八年了,这...

你找到适合改过行善的方法没

赵阅道居士 赵阅道居士是北宋一位修行有成就的大居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