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往生的人要把生死业力降到最低

净界法师  2016/12/2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往生的人要把生死业力降到最低

净土宗要做两件事:第一个离开三界,第二个投生净土。投生到净土这一块,你可以说是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摄受我的,阿弥陀佛让我进来的,这个功德不是我修的,阿弥陀佛修好以后把我带过去的。可以!这个可以!但是关键问题来了,你怎么离开三界的?你讲个道理我听听看。

你的生死业力还在,三界能放过你吗?所以这个地方就必须用唯识学的概念了。因为我临终时正念分明,心不贪恋,意不颠倒。正念分明,我没有去刺激它。诸位!业力要得果报,从唯识的角度,除了种子,还要有辗转熏习,它必须要有第六意识的颠倒爱取。你的田里面有很多的种子,但是你没有去灌溉它,没有去施肥,它就不能开花结果。所以带业往生简单地说就是让你的生死业力沉淀下来。

所以,你看净土宗为什么要“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净念相继我们就不谈了,你要跟阿弥陀佛感应道交。问题在于,念佛就念佛,干嘛要“都摄六根”呢?因为不“都摄六根”,你的心向外攀缘,就会刺激生死业力。很多人之所以不能往生,不是说他净念相继功课没做好,不是说他跟阿弥陀佛没有感应道交,而是三界没放过他,他的第一关都没过。你把生死业力刺激得这么强大,阿弥陀佛来了也没办法。你先得有本事走出三界,才有办法迎接弥陀的光明。你三界都走不出来,那有什么办法呢?

所以一个人到晚年的时候为什么要收心?就是这样。不收心就是在辗转熏习,不断地攀缘它,你的生死业力到最后怎么办?有些人念佛不摄心的,到佛堂时,他专心念佛;出去该放逸时还照样放逸。这样会产生两种力量:第一种生死业力,第二种往生的愿力,临终时同时现前。诸位!你们猜猜哪一种力量大?当然是生死业力的力量大! 因为这是熟境界。你一天念两个小时佛号,但你一天要打二十二小时的妄想。

所以诸位!我一再告诉净土宗人,你不是只做念佛一件事,你要做两件事:你要收心,再念佛,这两个。很多人都没有看到“都摄六根”这四个字。“都摄六根,净念相继”缺一不可。你对娑婆世界不放弃,不断地攀缘它,你这句佛号再怎么念也没有用,因为你不断地刺激生死业力。从唯识学的角度,业力本来没有自性,虽然有种子,但是它不会得果报的,除非你第六意识去刺激它。所以你不能再刺激生死业力了,要赶快放下,所谓“我今暂作娑婆客,不久莲池会上人”。

一个要往生的人,他的身口意三业要有两种相貌:第一种,都摄六根的功德要出现;第二种,忆佛念佛的净念要相继现前。往生,要把生死业力降到最低,往生的愿力要现前,愿力强过业力,这个叫带业往生。但是这个业要带走,你必须让它处于沉淀状态。如果你今天刺激业力,那就不是你把业带走,是业把你带走。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临终能否捐赠器官

所谓菩萨一切悉舍,吾人临终是否可将色身各器官,捐赠...

阿弥陀佛即本师卢舍那

《华严》以卢舍那佛为教主。此则如清凉云,阿弥陀佛即...

藕益大师含泪念佛

我看蕅益大师的传记,蕅益大师24岁出家,25岁开悟。他...

大安法师:带业往生的本质特点

你说一个凡夫念佛人一点错误都不犯,这也是不可能的,...

念佛功夫成片如何界定

这个功夫成片首先是来自于禅宗参禅的一个术语。就是他...

阿弥陀佛遍法界,只需临终念感通

你看世间上连一轮月亮都能千江有水千江现,更何况阿弥...

生西劝持观音圣号

生西劝持观音圣号, 为什么《印光法师文钞》当中有这么...

就算有神通也要求生极乐世界

摩诃目犍连属于神通第一,在佛的弟子当中他示现的神通...

十小咒注音版

1、如意宝轮王陀罗尼 南(nan)无(mo)佛(fo)驮(tuo)耶(...

佛说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阿难说:「闻如是。」 阿难白佛言:「有人事佛得富贵...

【注音版】梵网经菩萨戒本(诵戒专用)

梵网经菩萨戒本(诵戒专用)...

佛说罪福报应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迦维罗卫国释氏精舍,与千二百五十比...

晚年要是受了病苦,一定要忍耐下来

问: 如果已知道身体已经败坏严重,虽不是立即会死亡,...

陈海量居士:可许则许

序 今年已经是胜利后的第二年了,这和陈海量老师著述这...

六根门头无人用

我曾经一再强调,过堂也好,上殿也好,要听二磬。但发...

生活处处是佛法

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要按照只问耕耘不问收获的方式去做...

【佛教词典】一乘

即指佛乘。乘,载运之义。佛说一乘之法,为令众生依此...

【佛教词典】梦

【梦】 p1280 瑜伽一卷十二页云:云何梦?谓由依止性羸...

空手把锄

禅的公案当中,有一首最为世人熟知的偈句: 空手把锄...

在「不幸」之中获得觉悟的机会

在一个父母离异、舅舅痴傻、爷爷病痛大半生、奶奶跳楼...

惟贤法师:佛教不是脱离现实

(一)佛陀出家的原因 那么佛陀对于人生是如何看待的...

学佛的人,一定要有宽恕的心

宽恕是一种美德。夫妻之间如果互相有宽恕的心,夫妻的...

少说一句话,多念一句佛

少说一句话,多念一句佛;打得念头死,许汝法身活。 这...

前进需要勇气,拐弯需要智慧

从每个人成长的轨迹来看,人生天地间,路路九曲弯,从...

开玩笑的话说多了,以后你讲话没有力量

按照蕅益大师说法,两舌、绮语、妄言、恶口,得果报的...

以不生灭心来作你的发心

阿难,若于因地以生灭心为本修因,而求佛乘不生不灭,...

弘一大师《授三皈依大意》

授三皈依大意 第一章 三皈之略义 三皈者,皈依于佛法...

守培法师:念佛四十八韵

一 念佛最高古,能离生死苦; 托生宝莲华,安居极乐土...

【推荐】净土法门的本质要点

了解这个佛的本怀之后,我们也要把出生死、成佛道作为...

白昼举烛

古时候有一位梵志,通达多种经典,很有学识,是位颇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