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通向涅槃解脱的八种正确途径

2018/12/2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通向涅槃解脱的八种正确途径

人生八苦是众生轮回六道所受的八种苦果,也是四谛中苦谛的主要内容。

生苦:人初出母胎,冷风割体,出生之后,老、病、死等众苦交集,身心倍受逼迫。

老苦:人至老年,颜衰色变,体力减退,肌肉松弛,发白齿落,五官失灵,举止言行,皆不如意,生起种种身心之苦。

病苦:一身是病,四大不调,精神欠和,身心受病,或如烈火烧身,或如千针刺心,或如万蚁啮骨,真是痛苦不堪。

死苦:生命变坏而死,弥留之际又受身心上极难忍受之痛苦。

怨憎会苦:怨家仇人,憎恶之事,不得不相遇聚集,受其扰害威胁而生诸苦。

爱别离苦:恩爱分离,骨肉离别,父子东西,夫妻南北,甚至祸起非常,造成生离死别的莫大痛苦。

求不得苦:所希求的往往得不到满足,所求越强,越不能得到,则痛苦越大。

五取蕴苦:五蕴是佛教所说的构成众生身体的五种要素:色(相当于物质)、受(感受)、想(表象、知觉)、行(意志)、识(精神的总体),五蕴就是人的身心,也是人生一切痛苦的汇合点,人生的一切痛苦都归结为五蕴之苦,即各种欲望得不到满足所产生的痛苦。

在八苦中,五取蕴苦既是其他众苦的总根源,又是一切苦的聚集场,即人的生命就是苦,生存就是苦。中国禅宗则认为,未来的、过去的都不必在意。只有把握当下,活在当下,才能拔苦得乐,幸福常驻。

不邪谓之“正”,通达无阻谓之“道”。“正道”者,可令众生苦集永尽,达于涅槃寂静的圣贤境界,故八正道亦称“八圣道”、“八支正道”、“八圣道分”,意为通向涅槃解脱的八种正确途径:

(一)正见:是正当的见解,世间正见如布施持戒;出世正见谓明达苦集灭道四谛理,不为俗见惑见所惑。

(二)正思惟:一般人所发的思维,多由妄念而起,若修道既见四谛理。当以无漏智慧发动思惟,而使真智增长,断除迷惑,而证真性。

(三)正语:以正当的言语而修口业,离诸妄语、恶口、两舌、绮语。得正语,则口业自净。

(四)正业:梵行清净,不染三毒,谓之正业。我人起心动意,无非造业。修道须身不造杀盗淫,口不作欺妄语,意不起贪嗔痴,即谓正业。

(五)正命:命谓赖以生活的生计,修道者当离五邪命——诈现异相、自说功德、占相吉凶、高声现威、说得供养——而以正当职业谋取生活。

(六)正精进:向出世之方、涅槃之道,努力前进,称正精进。得正精进者,不从事于徒苦心身的苦行,或世俗迷信,及外道不究竟之法。

(七)正念:念从心起,心不离道,惟念真如实相,或功德相好,故称正念。得正念,则与菩提相应,心无动失。

(八)正定:远离不定,邪定,及有漏禅,以真智入于无漏清净的禅定,谓之正定。得正定,则能正住于理,决定不移。

八正道,又可归纳于戒定慧三无漏学。即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为戒学;正念、正定为定学;正见、正思维为慧学。修八正道,为灭谛之因,可达于涅槃。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轮回本不存在,是因为你心中有轮回

我们再看第二个概念。这个地方越讲越细了。前面先讲第...

【推荐】错解「人生是苦」的含义

佛指示我们,这个人生是苦的,不明白其中真义的人,就...

肯放下执著,当下就解脱

你观察过天上的云吗?你注意看,有时候云的形状就好像...

智者归命得正道

从前,有位婆迦利人来到古印度中部,当时中印度国王任...

人人都能亲身感受的八苦

一、生苦。 一个人一生下来就哇哇大哭苦啊苦啊。因为...

触物起照 断截惑根

过去,佛陀住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曾经教导比丘:...

临终的五趣相

众所周知:六道轮回之六道, 是包括天道、 人道、 修...

其实轮回就是一念的妄想

我们佛教的正见,基本思想是建立在诸法因缘生。也就是...

普贤行愿品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四十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

【注音版】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注音版】延生普佛仪规

延生普佛仪规...

从敲门声看出你的修养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艾伯特赫拉别恩曾提出过一个公式:信...

修持以净心为要,处世以慎言为先

自己的修持以心地清净为最重要,处世接物以言语谨慎为...

无我浅谈

一切法都是依因缘和合而生,缘散而灭,相对的,彼此相...

【推荐】心的五种归纳

佛教把我们的心归纳为肉团、缘虑、集起、含藏、真如五...

【佛教词典】护摩坛

(物名)修护摩而据炉者。有大坛水坛木坛三种。掘地而...

【佛教词典】回迟向速

回转万劫所修成就之迟行,向一生即能成就之速行。(参...

《观无量寿佛经》第十一观:势至观

【经文】 次观大势至菩萨。此菩萨身量大小,亦如观世音...

真正自由的人

有浮云富贵之风,而不必岩栖穴处;无膏盲泉石之癖,而...

健康是修出来的不是吃出来的

现在人很讲究营养,或者喜欢吃肉来补充,或者喜欢买营...

学净土法门应以哪些经论著作为主

问: 学习念佛法门,应以哪些经论著作为主? 大安法师...

人生应把握的十个度

生活就象游戏如走钢丝绳,关键在把握好平衡的度,否则...

九八年显通寺打千僧斋,那天那个真是罗汉

我们现在在社会上,碰到这些人,你就要以这样来恭敬他...

有三障能败戒德使信心退没

听讲不得徒事口耳,先应谛思,佛为何事说经,我为何事...

心律法师:佛珠的意义

现在有很多人带佛珠,说起来并不是真的信佛,而是看到...

比丘的五类

在毗奈耶杂事卷一三中,比丘分为五类:经师、律师、论...

轻僧慢法之习气,实为学道之障

汝来信,语颇恳切,然犹有轻僧慢法之习气。此之习气,...

遇到求生不能,求死不能的病人该怎么办

有些人生病了,瘫痪在床上不得动弹,但又死不掉,求生...

得了不治之症该存什么样的心态

问: 如果得了不治之症,念佛功夫还不能伏住烦恼习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