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入一无妄,彼六根一时清净

净界法师  2019/03/2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入一无妄,彼六根一时清净

是故阿难!随汝心中选择六根,根结若除,尘相自灭,诸妄销亡,不真何待?

所以佛陀告诉阿难尊者说,随汝心中选择你所欢喜、契机的六根的法门,只要六根的结扣从你回光返照当中一一地解除,则“尘相自灭”。这个“尘相”指的是动、静、根三结,粗的烦恼。“诸妄销亡”,这个诸妄是指的觉、空、灭,较微细的烦恼。妄既然破除了,当然真性自然显现,所以“不真何待”?

这个地方我们要知道一个观念,说是“烦恼无尽誓愿断”,其实你断烦恼是要有方法,否则你一辈子断不了烦恼。我们讲一个公案来说明这个道理。

你看过去古人讲一个公案说,有一个老和尚带了两个徒弟在山上修行。这个老和尚生病,很严重,大师兄跟小师弟两个人经常要照顾老和尚,弄得自己都没有时间去修行。

后来大师兄跟小师弟就商量说,我们这样下去,两个人这辈子都完了,我们两个要有一个人出去用功;用功回来以后,再把他所参学的法门告诉另外一个人。一定要这样做,才有办法成功。这怎么办呢?两个人就抓阄,看哪一个人适合出去,哪一个人适合在里面照顾老和尚。

抓阄的结果,大师兄抓到阄,他适合出去。这个小师弟也很随喜赞叹:你好好地学习,师父交给我,你回来再告诉我怎么修行。那么这个大师兄就出去了,就跟着善知识参学了。

大师兄果然学成归来,就把他自己这几年所学的法门一一地告诉这个小师弟。小师弟听了非常欢喜。大师兄说,那你这几年都在干什么呢?他说,我就是照顾老和尚,然后就诵〈普门品〉,就这样子。这个时候大师兄说,那你可不可以诵〈普门品〉给我听听看?

这个小师弟双腿一盘、眼睛一闭,诵〈普门品〉的时候,身心放大光明。这个大师兄看了就叹为观止。

这个公案到底是在讲什么道理?

本经当中一再强调一个观念:一门深入!一门深入,“入一无妄,彼六知根,一时清净”。其实,所有的修行都可以把心带回家,但是你要深入。

从修行的角度,我们不太同意说,你今天念阿弥陀佛,也念地藏王菩萨,也念观世音菩萨,也持大悲咒,也持往生咒……我们不太赞成这样做,这个叫做结缘式的修行。你一定要怎么样?深入!刚开始你不能够广泛,从断烦恼的角度,你是要深入的。

这个地方的意思就是说,你要“知其本因”。我们一定要在整个六根当中找到它的最初的一个根源,一定要把心带回家,才可以把这个结扣解开来。

《楞严经》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推荐】你是快乐的时间多,还是痛苦的时间多

【阿难!譬如有人,谈说酢梅,口中水出,思踏悬崖,足...

法执——但去其执,不去其法

那有人就问了:四谛法是苦集灭道,有四种相状,而我们...

【推荐】一念攀缘心到底是怎么生起的

佛陀先征问阿难尊者当下这一念攀缘心到底是怎么生起的...

怎么才是清净的布施

云何菩萨其施清净?若诸菩萨殟波陀悭。 前面是讲广大,...

【推荐】六根攀缘的种种境界都不是真实的

缘影心就是指的第六意识,能够缘种种影像。缘就是靠六...

不知道空性,则不可能了解心性

复有三乘,须历色心等世出世法,一一会归摩诃衍道,佛...

人生无所求时,心性就要报答你

一个人要内观,一定要先把向外攀缘的心切断,莫向外求...

念佛三昧的第一妙法

文钞原文: 欲摄妄念,第一要心存恭敬,常若身在佛前,...

阿閦佛国经

阿閦佛国经卷上 发意受慧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

【注音版】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印光大师校印本)...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

大乘起信论

大乘起信论序 扬州僧智恺作 夫起信论者,乃是至极大乘...

肉食主义的逻辑悖论

从童年到成年,一遍又一遍地,大众被告知吃肉是正常的...

善业不能改变烦恼,但善根不一样

设我得佛,十方无量不可思议诸佛世界,诸菩萨众,闻我...

人体内的毒素来源于何处

1、蛋白质产生的毒素 蛋白质摄入过量,不仅会造成肝肾...

资源有限而欲望无穷

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 佛...

【佛教词典】通达转

【通达转】 p1025 摄论三卷十三页云:二、通达转。谓诸...

【佛教词典】开眼供养

又作开光明、开光、开眼、开明。开佛眼目时所行之仪式...

知道与不知道

从前,有一位大师,充满智慧,远近闻名。 这位大师讲...

阿弥陀佛是在自心之内,还是在自心之外

问: 《阿弥陀经》有言: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

修持佛法的21种徒劳

莲花生大士说:当修持佛法时,有二十一种徒劳: 若你不...

持戒跟智慧是缺一不可的

【及释提桓因等,无量诸天大众俱。】 这是讲到声闻跟菩...

人不应该被压力打倒

时下不少人因工作不顺、情感纠葛、社会压力等种种原因...

临终之日千万不要做的事情

送终是大事,一切众生都迷惑这件事情。所以地藏菩萨就...

星云大师《禅师与禅诗》

训导主任、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今天很荣幸被邀请到...

观自在菩萨和观世音菩萨是同一个菩萨吗

观自在是我们因中修行的一个方法。这是观世音菩萨的名...

如何区别真心与妄心

什么是真、什么是妄,佛陀再加以详细的料简。这地方有...

黄瓜--厨房里的美容剂

黄瓜,厨房里的美容剂 别名: 花瓜、胡瓜、王瓜。 性...

修正自己的习气,不再被业所转

众生如果不修正自己的习气,随着自己的习性去造业,那...

佛经中有些与世间常识相违,该如何断疑生信

问: 弟子读《长阿含经》前三分皆欢喜生信,叹未曾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