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修净土法门带业往生

成刚法师  2019/05/2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修净土法门带业往生

如来苦口婆心劝导众生,劝谏我们老实念佛,修净土法门,带业往生,别再想这个想那个,一心念佛就行了。

带业往生,根据我的看法,末法众生生死习气非常重,贪、瞋、痴的生死习气在八识田中熏习得积重难返。所以《大集经》中说:末法时期亿亿人修行,罕一人得道,不堪仗自力了脱生死。很难剔除积重难返的生死习气,断惑证真,所以如来特别开辟净度法门,特殊的法门,简而易行,功高易进。

就是说,我们不用断除,我们不可能断除,所以没有办法,在不能断除八识田中种子习气的这种因缘下,也能够横出三界,再不进入生老病死六道轮回。

带业,就是说虽然种子习气没断除,但是我们用念阿弥陀佛这个方便办法、道路、手段,把这一切妄想降伏住,不发起现行,业不能够成就。生死业不得成就,我们念阿弥陀佛念到一心了,这个净业,往生极乐的善业成就了,虽然种子没断,但是我们借着自己的心力,也是阿弥陀佛的愿力,一举超出,上极乐世界了。

上极乐世界有什么好处呢?得三不退:位不退,行不退,信不退。不会再退堕,再发起妄想,作三界六道的生死业。因为得三不退了,诸上善人聚会一处,都是增上缘,没有逆缘,都是助成我们修行进道的因缘。

不像我们在娑婆世界,想要修进,逆水行舟,没等进,就败退下来,瞋恨,烦恼,贪瞋痴又起来了,而逆缘多,所以阿弥陀佛的愿力护持,另外听闻佛法,继续修证,直至成佛而后已。

种子习气没断,因为我们没有这个能力断除再上极乐世界,就是虽然种子习气没断,但是我们一心念阿弥陀佛了,能够不发起现行,不作三界六道的生死业了,到极乐世界去断,这就是带业往生了,业并没除。

因为到极乐世界,种子习气只能是连续地得到降伏,减损断除,再不能发起现行,不能增长,因为极乐世界都是增上缘,没有逆缘。不像我们在娑婆世界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带业往生,这个很重要。

除了极乐世界我们可以带业往生,其它都得断除种子习气才能证得。但是我们到极乐世界分九品,不是说生到极乐世界就成圣了,凡圣同居土,诸佛菩萨罗汉是以圣人的境界,我们是以凡夫的境界,但是能得三不退,凡圣同居,都居住在极乐世界这个国土里,但是我们境界和诸佛菩萨的境界就不一样了,诸佛菩萨是果地,我们还在修因地,在极乐世界还得修证,减损断除我们的生死习气。

如来说:住于念佛,心印不坏,就是实相法印、自性心印不会坏,这是佛在经里说的,我们心住在念阿弥陀佛上,心印不坏,心印就是我们的本觉佛性,就不会被种子、习气、现行所坏,不会被天魔所坏。心印就是我们的真心实相法印,既然一心念佛了,到极乐世界还一心念佛,所以一直不坏。

得三不退,纵然种子没断,但心印不坏,直至成佛而后已。有这个关系,所以如来苦劝老实念佛,带业往生。

横超三界,念佛法门的特殊是横超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靠我们的自力修行,修五戒十善,修四禅八定——四禅八定也不好修,一直从六欲天、四禅天,到非非想处天透出去,证得阿罗汉,再回小向大修菩萨道,然后呢,经历五十五位再成妙觉成佛,这就比较困难了,仗自力,就不是横出三界,是竖出,竖出困难,对于我们凡夫来说,是比较不容易的事情。

竖出三界不容易,竖出就像我们大德举的例子,例如说南方生长的竹子,虫子如果想出竹筒得自由,得向上一层一层地磕穿,才能透出去,这就费劲了。好比我们修十善,修四禅八定,到非非想处天,如果迷了,还得轮转,不容易出三界。

那么念佛法门横出三界,不用竖出,直接就念到一心,就从这个竹筒壁直接出来了。这就是横出三界。这是简而易行的办法,疾出生死也,能疾速地出离生死。末法时代想要舍这一法门,想要一生决了,不受后有,不可能了。

我们要想一生决定生死大事,不受后有,再不来三界受生,就得去修念佛法门——大乘当中的大乘,了义当中的了义,最后都归念佛法门,疾出生死。就不像郁头蓝弗天人,自己修十善,修八次第定,如果把修世间善的这个功夫用到念佛上,肯定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了。

佛说八万四千法门,虽然都能够成就圣道,但是不无选择,不无难易,有难修的法门,有易修的法门。对于圣人来说都一样,无难无易,但是对于我们业力凡夫来说呢,不无难易。既然有难有易,就不无选择,就得选择一个最好修行的,易于成就的法门,就是念佛法门。

郁头蓝弗这个天人,他就是因为不知道念佛法门,没修念佛法门,费了那么大的功夫,到头来还堕落畜生道。若修到极乐世界了,永远也没有六道轮回了,一超永超了。所以在这里,圆瑛法师说,如来普劝老实念佛。故而大家不要攀高,东瞅西望,左顾右视,再没有比念阿弥陀佛更殊胜的了。

如果我们能选择这一法进行修行,一生决了,就说明我们有智慧了,有智慧眼,看得准,心明眼亮。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莲宗十二祖彻悟大师画传

一、幼而颖异,发出世志 彻悟大师(公元1741-1810年)...

我为什么要选择净土法门

末学学佛已有几年,先是学禅宗,近来才开始修净土。 末...

没有断除淫欲,能往生极乐世界吗

问:如今想决定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不知道修什么行,种...

宏海法师:观无量寿佛经

(第一讲)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无上甚深微妙...

念佛功德能消一切恶业

凡皈依佛法之人,无论男女,必须敦伦尽分,闲邪存诚。...

初发心菩萨应先求生净土

初发心的菩萨,大菩提心虽然发起来了,但是他还是业力...

如何掌握给亡者助念和开示的时间

问: 法师说,给亡者开示时,不要死板地每隔两个小时...

这段障碍一过,真正的福德智慧就现前了

你听很多的经啊,你对事实上,你不能进入你的心,效果...

【注音版】慈悲药师宝忏

慈悲药师宝忏...

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宋言时称...

【注音版】华严经净行品

(印光大师校印本)...

佛说十善业道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娑竭罗龙宫,与八千大比丘众、三万...

面有菜色者五谷杂粮帮你补

常宜清轻甜淡之物,大小麦面粳米等为佳。唐孙思邈《千...

放下万缘,今生决定天上人间自我选择,做得了主

宗门下祖师立的规矩在修行中非常重要,值得我们尊敬。...

福报大的人怎么厌离娑婆

有些人厌离娑婆有困难,为什么他对于厌离娑婆有困难?...

业力带着你去旅行

佛法里面讲,我们的生命由于自己有身口意的造作,就会...

【佛教词典】十种菩萨

【十种菩萨】 p0110 瑜伽四十六卷十九页云:何等菩萨勤...

【佛教词典】分位所作变异

【分位所作变异】 p0385 瑜伽三十四卷四页云:云何寻思...

《观无量寿佛经》第六观:总观想

【经文】 众宝国土,一一界上,有五百亿宝楼。其楼阁中...

大安法师:往生是靠佛力还是靠自力

问: 临终往生完全是靠佛力,所以都说净土法门是他力...

持午会影响身体健康吗

问: 师父好!请问师父,持午会影响身体健康吗?我听...

佛教度化众生的四种悉檀

众生的根器千差万别,所以佛教度化众生时,也会因势利...

病人由于疾病折磨,应如何帮助开导

问: 病人由于疾病折磨很难长时间坚持正念,家属(全...

【推荐】念佛不能一心,当作何方便

有问:念佛不能一心,当作何方便? 菩萨曰:汝但息想定...

布施的质与量,会影响到功德的大小吗

在一般人的观念中,认为布施的东西要数量多、品质好,...

星云大师《从现实的世界说到佛教的理想世界》

至诚感谢十方三宝,感谢各位法师,感谢各位护法居士,...

生命中的三大福田

财富来自于哪里?来自于给予。当我们恭喜别人发财的时...

学佛之简明标准

然于佛法,各人当有理解与行为之简明标准,庶可无所歧...

网络学佛的正确态度

网络是时代的产物,是众缘和合的现相。网络也被诸多有...

明一法师:吃亏勋章莫忽视

生活中各种各样的烦恼很多,因为吃亏而烦恼不断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