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想要了生死,必须真修实证

印光大师  2018/03/2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想要了生死,必须真修实证

想要了生死,必须真修实证。倘若只有悟而没有证,纵然亲见如来藏妙真如性,也不能即刻了生脱死。

明心见性是悟,但还不是证,只有证道才能了生死。有悟没有证,悟得再高深,见思二惑无法一下子断除,因此决定不能出离三界轮回。

若能广修六度万行,在一切境缘中对治自己的烦恼习气,令它清净无余,就能觉照自心,得大智慧,不再生起人我是非的凡情,这才了生脱死。反过来,若不加以觉照,凡情依旧炽盛,则功夫行持越高,情见反而越重,此人必定由悟入迷。如同人睡醒了却一直不肯起来,时间长了就又睡着了。修行人烦恼惑未断,恐怕会再度陷入迷途。

只有断惑的人,不再有凡情,没有凡情,生死也就了断。而大悟之人,所悟的境界纵然与佛相同,但仍有烦惑未断除,必须念念觉照,才能避免凡情用事。

不要以为只要开悟便无生死可了,亦无涅槃可证。殊不知就算悟到无生死可了、无涅槃可证的地步,依旧在生死中不能出,在涅槃中不能证,因为道业胜不过习气,生生世世造下的业力能牢牢地缚住人的心。譬如作陶器的坯胎虽已成形,但没经过火烤就不坚硬,并不具备坚固的形状,雨一淋就化了,修行人也是一样。因此,觉悟的人,与凡夫相比,二者在修持的事相上仍然相同,无非心念上有所不同。

没有悟到无生的人,境界没有来临时心中胡思乱想,境界现前就被眼前的人事所牵绊,事情过后又想个没完。(攀缘二字包括了好恶憎爱各种情况,不要以为只有喜爱才是攀缘,憎恶其实还是攀缘。)

彻悟无生的人,外境虽示现生灭,心却并无生灭,如同明镜,面对境界,来不执着,去不留痕,心如镜子显现影像,绝无丝毫执着牵挂。虽然对境界不再起心动念,仍然身体力行,脚踏实地,以大慈悲心平等布施,严格遵守世间一切纲常伦理,努力弘扬佛法、救度众生,宁可丢失性命,也决不肯越雷池半步。不要说既然不再执着,那么无论自己修行,还是利益众生,反正都是空,不做也罢。那样就是深着空魔,堕于断灭空;更由此拨无因果,肆意妄为,最终成为以凡滥圣、坏乱佛法、贻误众生的阿鼻地狱种子,其中的差别实在太大。

从实际理体上讲,凡夫与圣人、众生与佛菩萨,以及所谓的因果修证,其实了不可得。但从修行的事相上来说,如来上成佛道,众生下堕地狱,一切都不出因果之外。因此,通达理性又不废弃事修,才是正知;执理而废修,就成邪见。虽然错只在一小步,却直接决定了是成佛还是下地狱。

如来特地开创了信愿念佛,求生净土的法门,帮助一切众生无论凡夫圣人、智者愚夫,都能深信切愿,持佛名号,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只要往生西方,已经断惑的人能迅速证得无生法忍;带业往生的人也能够位登不退,回归本具的佛性。

如来对众生的恩德,广大周全到了极点,就是天地父母,也不能与之相比于万一。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印光大师文章列表

如何劝临终亲人发愿往生

一、直接问你心里有哪些放不下? 直接问病重的亲人你心...

一切业障皆由妄想而生

前面我们谈到了禅宗的历代祖师,明佛心宗,行解相应,...

没有出离心,修一切善法也跟生死不相应

我们这个世间的众生有一个特点:虽然这个世间很苦,但...

打开生死痛苦之门

什么是痛苦之门呢?《楞严经》讲主要就是我们攀缘的心...

从妄想转向真如,就靠这六个字

在修首楞严王三昧的过程当中,倓虚老和尚提出了六字真...

这些深恩重爱会障碍我们成道

蕅益大师开示我们,学道之人要真实具足刚骨。什么是刚...

一切诸法,唯依妄念,而有差别

一切诸法,唯依妄念,而有差别。若离忘念,则无一切境...

攀缘心要如何消灭它呢

(一)【楞严经】所要对治的就是攀缘心:这个攀缘心怎...

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

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三十三天...

【注音版】毗尼日用切要

毗尼日用切要...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

【注音版】往生论注

往生论注...

宿业现前,怕之岂能消灭

宿业现前,怕之岂能消灭?惟其不怕,故正念存而举措得...

这样去念佛,即使堕于恶道也能往生

原文: 汝继祖母柴老太夫人事,已忘记。汝果真发孝心,...

妄想之心周遍天地,却不知专心念佛

原文: 汝妄想之心,遍天遍地,不知息心念佛。所谓向外...

因果复杂,肉眼凡夫不能明了

来示云,时当末法,彼邪见魔党,往往身泰体健。而正信...

【佛教词典】琅玡山觉和尚语录

全一卷。宋代临济宗僧琅玡慧觉撰,门人元聚集,明永乐...

【佛教词典】五义平等

【五义平等】 心王与心所互相对应作用——即王所相应,...

尽责、知足、感恩、惜福

生存在这地球上的任何一个人,无论你是什么宗教信仰,...

惊恐的时候,一念经咒,心就定下来了

【善男子。我成如是第二佛轮。由此轮故。以其无上三世...

宁可什么都没有,但不能没有慈悲

一九九二年,与佛光山合办敦煌古展,在筹备工作上十分...

晚年能不能往生,有两个指标

《阿含经》讲三个法门: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

章太炎念地藏经

讲个真人真事的故事给大家听听,弘一大师讲的。 在民国...

你是你的佛

我家附近有个凤凰山,凤凰山上有个凤凰古寺,山下有一...

中阴身应跟哪种颜色的光走呢

问: 弟子看有些书上说,人死后因为业力的牵引仍然会在...

无住生心与日常生活

金刚经中有云:「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无我相、人...

瞻部洲中多苦事,娑婆界内少闲人

瞻部洲中多苦事。瞻部洲就是南瞻部洲,指我们这个世间...

断欲精进魔生恼

佛陀在菩提树下成道不久,魔王便起了妨碍佛陀弘法的念...

改过获福感应二则

改悔孝亲晚年得子 在浙江的仁和,有一位秀才名区思治,...

你心一动,魔就有机可乘

这个地方我们要说明一下若作圣解,即受群邪。说是我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