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这才是究竟的快乐

净界法师  2021/05/2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这才是究竟的快乐

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

前面是修行的因地,我们透过无常,透过无我,观照生灭法。外调,对外境的爱取;内调,对自我的爱取。最后的结果,生灭的因缘结束以后,出现不生不灭的寂灭,这是究竟的快乐。你造善业成就安乐的果报,是一种不安稳的快乐,就像在三界起火燃烧当中的快乐,这种快乐是可破坏的。涅槃寂静乐是不可破坏的,你得到以后,永久受用。

我们从人天的安乐,要转成大乘的菩萨道,这个寂静乐很重要。它虽然不圆满,但是它是趋向大乘真空妙有很重要的一个过渡。诸位!我们要知道,安乐道、解脱道、菩提道,它是后后涵盖前前,它是一个系统上去的。

我们要把寂静的观念说一下。我们总是觉得人生要去追求才会有快乐,其实你是多事了。从《楞严经》的角度,你不追求,该有的快乐还是有,但是你自在,叫作不随妄转即能转物。就是说你不去追求它,它就会来追求你,是这个概念。这样讲你们听得懂吗?

我们为什么在三界里弄得焦头烂额,活得很不自在?其实你不能把所有的过失都推给业力,那占一半而已,是我们去执着它,弄得我们很被动,变成心随境转。其实“境”不能主导我们,是我们自己去攀缘它。

《楞严经》说,为什么佛陀那么自在呢?为什么佛陀他的心到了厕所,都能够把厕所的臭味转成甘露呢?他问阿难尊者为什么?佛陀说:因为我不为它所转,所以它就听我的,它就被我所转。佛陀在受马麦痛苦时马麦入佛陀的嘴巴,“入此人口,成甘露味”,为什么?

你们想想看,同样有一颗心,为什么他那个心能够如此地操作,我们却转不过来?我们内心的功能跟佛陀内心的功能,从潜在的功能来说没有太大差别,但是我们的内心操作错误,我们把内心用来攀缘,结果弄得自己很被动。万般皆是业,半点不由人,搞得全身是业障,这是我们错误的思考。

所以现在要导正我们的错误,就是当你不求时,你的人生慢慢可以去主导外境;你去求外境时,那就是外境来掌控你。所以,人生只有两种情况:看是人生来掌控你,还是你在掌控人生。就看你是心随境转,还是境随心转。这两种的差别,在于你对外境的追求。求得越多,人生就越被动,越不自在。

因此人生是有轨则的。你的心操作错误,就充满了业障,一念迷,生死浩然;你的心操作正确,一念悟,轮回顿息。如果我们把心当做一台机器的话,其实这台机器是很好用的。你看佛陀操作得很好,万德庄严;但是我们操作错误把自己弄得六道轮回。机器是相同的,我们的功能一点都没有减少。

我们学佛、成佛之道,虽然不可能马上做到,但是至少你要知道我们问题出在哪里。我们不能马上做到佛陀的操作方式,但是我们要知道他为什么可以做到这一点。事出必有因,因为佛陀的心在跟外境接触时,他选择不迷、不取、不动,他安住在寂静。我们多事,我们去取,又创造另外一层业力,就在生死轮回中。所以生灭灭已,寂灭为乐,这很重要!它可以把整个生死业力的开关关掉。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唯了生脱死才是生命里的大事

活一百岁跟你活七十岁又有什么差别呢?你财富的多少,...

超越男女相的分别

一天,佛陀在王舍城附近的灵鹫山,与大众比丘开示涅槃...

人生所遇都是自己所修,唯有知恩感恩

【七者此土有尘缘障道苦。彼土但受受用自然。不俟经营...

多念无常迅速,度生死苦海

此身不向今生度 更待何生度此身。我经常念这句话。希望...

藏地与汉地的极乐世界画像为何风格迥异

问: 藏地与汉地的极乐世界画像风格迥异,这是什么原因...

生死轮回的根源

我们再看第二段,用诸妄想。这是关键点。 我们今天生...

三界唯心万法唯识,无分别心才是道

唐代的懒瓒禅师,长年居住在山洞里,有一次,他写了一...

平常要把娑婆世界跟极乐世界作一个比较

这一段是说明以愿导行方名正行,就是在念佛的操作当中...

地藏菩萨本愿经

觉林菩萨偈 华严第四会,夜摩天宫,无量菩萨来集,说...

【注音版】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普门品(日诵式版本)...

【注音版】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

代一切众生受苦

《梵网经》云: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岂不...

这个嗔恨心的破坏力,危害性最严重

因为贪心得不到满足,所以心里不满意、嫉妒、嗔恨、怨...

习惯成自然

有这么一个笑话:说有一位技艺很好的厨师,经常被人请...

净土法门的最关键之处是什么

问: 净土法门的最关键之处是什么呢?一心不乱的真实...

【佛教词典】云辩

宋代临济宗僧。生卒年不详。平江府(江苏)人。从福建...

【佛教词典】首楞严

(术语)?ūra?gama,新云首楞伽摩。译曰健相,健行,...

【推荐】念佛是大事中之大事

我等现今幸得人身,幸闻佛法,复幸得闻如是微妙净土念...

梦里五家财

这一生都是在做一个梦,在梦境里面我们常常不知道是梦...

魔境生起时应如何保持正念

佛陀诃责十种魔境的过失。 魔境产生的因由 阿难!如是...

伽尸比丘尼身披袈裟缘

当佛陀在波罗奈国鹿野苑弘法教化时,梵摩达王的妻子怀...

先破妄显真,再提起佛号

其实这个一佛乘,最妙的地方在哪里,诸位知道吗?在临...

空是什么意思?

空是什么?就是缘起无自性。这个不太好懂,第一次听到...

佛菩萨天天都在跟前,是我们不能够理解

无著菩萨在印度的时候,修弥勒菩萨慈心观。他在山里坐...

往生净土的三部曲

一、信资粮 首先,我们来听听三部曲之一,也就是三资粮...

谁没有熬过

初中毕业后,他开始自谋生路,第一份工作是做建筑工,...

欲识佛住处,只这语声是

打禅七的目的是求悟道,功成熟了,这个道就悟,为什么...

人生虽是借宿,但也要好好把握

稍早前,经济不发达,旅店不多。许多人出行,夜幕降临...

维摩诘患病示苦

佛陀率众游化至毘耶离城,城中有一长者名维摩诘,虽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