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智者求其实,愚者求其名

2011/08/2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常听两种声音:自己良心忠告,他人善意批评。

常看两样东西:别人的长处,自己的短处。

常想两件事情:别人的好处,他人的难处。

常吃两样食物:吃亏,吃苦。

常穿两件外衣:文明,礼貌。

常练两种技能:谦卑,真诚。

常积两种财富:慈爱,善良。

常施两样哀矜:怜悯,宽恕。

常忌两种毒品:狂傲,贪婪。

常除两种病灶:自私,虚荣。

常备两剂良药:自我反省,悔改更新。

常记两句箴言:人无完人,世界并非久居之地。

一、地低成海,人低成王

地不畏其低,方能聚水成海,人不畏其低,方能孚众成王。

世间万事万物皆起于低,成之于低,低是高的发端与缘起,高是低的婵变与演绎。低调做人正是一种终成其高,必成大器的哲学。谙通此一哲学的人方为大智之人、方成大价之身。

二、圣者无名,大者无形

真正的圣人最终会修炼到无我的状态,无我者何顾其名哉!真正的大者最终会演化为混沌的状态,混沌者何存其形哉!

人之圣,其名奄奄乎成其道;天之大,其行浩浩乎成其理。低调做人的道理正在于此,遁其名,隐其形,方为至圣,方为至大,方为永恒。

三、鹰立如睡,虎形似病

鹰者天之雄,虎者地之威,如此雄威的动物却常常扮作一副恹恹欲睡的病态,从而使猎物放松对它的警惕,待猎物接近时再雄威大作,捕之食之。在现实生活中,常见弱者好趁强施威,而强者却多装熊示弱——看来低调做人更像施强者的哲学,这套哲学不止是一种自我保全和自我防守的智慧,更是一种谋求生存和伺机攻敌的武器!

四、贵而不显,华而不炫

荣华富贵几乎是每个人的向往的。但贵而不显,华而不炫却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低调正是这些已获得荣华富贵者的做人哲学。富贵固然令人倾慕,但自古富贵险中求,富贵者常在风头浪尖上;荣华固然令人向往,但自古荣华难常在,荣华者多在枝头惹眼处。富贵荣华者只有深谙低调做人之道,才能更好的成就自己和保全自己。

五、才高而不自诩,为高而不自傲

才高是件大好事,但如果自诩自夸,就会自损其才,自伤其能;位高是件大好事,但如果自骄自傲。就会自贬其尊,自嫡其位。所以,无论何时何地,都应该保持谦逊,放低姿态,勤勉做事,低调做人。自诩与自傲是自轻自贱的表现,只有低调做人才是自珍自重的大理。

六、韬光养晦,深藏不露

永远不要暴露自己的目标,不要轻易亮出自己的底牌,不要让自己的锋芒在别人的眼前晃动。人生好比一场战斗,要学会隐藏自己,埋伏自己,只有学会防守,让自己首先获得保全,才能在帷幄中运筹进攻的策略和等待进攻的时机。而低调做人正是一种隐藏自己的保护色和遮阳伞。

七、人世多繁杂,做人不能太单纯

要想在繁杂的社会里生存和发展,首先必须学会做人之道。成功的机会对于每个人都是均等的,惟一能胜过别人,与众不同的地方就是做人的智慧。会做人的人能在人世繁杂中游刃有余,这样的让人拥有非凡的的心机和智慧。而做人太单纯的人,不懂得保全自己的实力,就会吃亏。做人不能太单纯,不是要你虚伪与狡诈,而是让你了解做人的智慧和策略。

八、做人要留退路,做事要留余地

做人难,难做人。这是千百年来一直让人们困惑的问题。事实上,做人真的有那么难吗?其实不然,只要我们存有宽广之心,做人不要做的太绝,做事不要穷追不舍,你会发现,脚下的路其实很平坦。人不是生活在一时一刻。也不是与人只有一次接触,聪明的人懂得给自己留退路,懂得给他人留余地。表面上是宽容了别人,而实际上也是在为自己铺路,否则,就会陷入死胡同,使自己无出路,后无退路。

九、成熟而不世故,小糊涂中有大聪明

做人的成熟是人生的一种气质,而世故则是人生的一种疾病。成熟者对事物洞明,敢作敢当,有“舍我其谁”的气概,往往小事糊涂,大事清楚。世故者则游戏人生,奉行的是滑头主义和混世方略,专搞中庸,惯于骑墙。世故的人在交往中被人们认为是聪明,实则不然,这恰恰是愚蠢的表现。他们让人不可靠近,不敢靠近,不愿意靠近,实际上这才是做人最大的失败。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舍弃是一种智慧

前几天见到了一个事业有成的亲戚。他很年轻,却拥有一...

不要再「傻傻」地求了

很多人刚开始接触佛教的时候,都是带着一种有求的心态...

【东林寺原创绘画】恶知识是如何把你带进地狱的

释迦牟尼佛在王舍城灵鹫山为大众宣说“僧伽吒”这一妙...

本焕老和尚:文殊智慧的启迪

本人于1937年由扬州高旻寺出发,到保定起香,三步一拜...

若以这种心来持咒诵经,则是舍本逐末,不善用心

持咒诵经,以之植福慧,消罪业,则可矣。若妄意欲求神...

剃国王胡子

从前有位国王,他有一位亲信。在一次战争中他拼命地救...

妙莲老和尚:大智大勇

一、舍小智小仁小勇 大家都知道佛法难闻、难遇,闻到...

孔雀王

过去无数劫前有一孔雀王,它拥有五百位孔雀妃子,经常...

【注音版】无量义经

无量义经...

佛说八关斋经

闻如是:一时,婆伽婆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

【注音版】佛说雨宝陀罗尼经

佛说雨宝陀罗尼经...

佛说佛名经

佛说佛名经卷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婆提城祇树给...

无上改命大法--准提法

改变人世间不好的生活环境和遭遇,永远是人们最大的努...

难以老实念佛的症结在哪里

问: 怎样才叫老实念佛?人们为什么难以老实念佛,其...

有哪些念头会失去三皈依体呢

问: 我们有哪些念头就失去三皈依了呢?失去三皈依后,...

绍云长老留给沩仰宗法子的开示:接了法就要有行持

法卷传法 徒具虚文 所有到我这来接法的人,我都把这个...

【佛教词典】共不定过

因明用语。共,梵语 sādhārana;不定,梵语 anaikā...

【佛教词典】恶欲

【恶欲】 p1157 瑜伽八十九卷八页云:躭着财利,显不实...

《华严经》中的十种善知识

我们学习佛法,经常会听到善知识这个词。对其含义,每...

如何判断自己是哪一道投胎转世

从六道中各道转生为人,都带来了一些独特的习气,通过...

只要念佛仰凭佛力,这块业障大石头就解决了

首先看第一愿 国中无三恶道愿 :设我得佛,国有地狱、...

舍报自杀念佛,可以往生吗

问: 舍报自杀念着佛号,又有人助念,可以往生吗? 大...

保持一颗赤子之心

朋友之间的友谊不是靠甜言蜜语来维系的,真正的友谊是...

计数念佛好还是用清净心念佛好

问: 用计数念佛好还是用清净心念佛好? 大安法师答:...

一切诸相都从心所造,都是虚幻的

「一念」之道,就是佛经里所说的:「心生种种法生,心...

净业行人的戒律观

戒定慧是大乘通途教法的这种三无漏学,戒又叫毗尼,波...

知道他心中的愿望,才能够应机说法

经文: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得见他心智,下至知百千...

夜间经过坟墓如何克服恐怖心里

问: 我常夜间外出,甚至经过坟墓之处,心常惊怖不安...

斋僧获福

佛陀时代,有一位长者子,年纪很小时便失去了双亲,一...

怕冷可多吃四类食物

一、根茎类: 医学研究人员发现,人怕冷与机体无机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