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胆识」是人生必备的重要条件

星云大师  2017/12/1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胆识」是人生必备的重要条件

人在世间应世,需要有很多的本领,「胆识」就是必备的重要条件之一。

所谓胆识,世间上大胆的人很多,那些勇于冒险犯难,甚至心存侥幸为非作歹的人,虽然胆大,但识见不够。这就好比一个人,尽管你不怕枪炮子弹,但到了前线,枪炮子弹可能打死你;你不畏惧豺狼虎豹,到了山里,豺狼虎豹会吃了你。

所以,有胆量的人,还要有见识,知道何处是万丈深坑,不要跳下去;懂得辽阔的大海游不过去,不要贸然强渡。又如赌博不一定能赢,不可以凭胆识去豪赌;抢劫难逃法网,不能够想要侥幸致富。

胡适之先生说:「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就是胆识;立大志、发大愿,但要按部就班往前进行,就是胆识。有胆无识,纵能成功,非常危险;有胆有识,成功之后,必然安全。

怎么样才叫胆识呢?

一、处变不惊,是为胆识:北洋将领吴佩孚,在前线督军,敌人的大炮飞来,炸死了身边一个营长,头上流下的鲜血,直喷到他脸上,但他指挥若定,终能稳定军心,获得胜利。朱元璋在陈友谅手下当兵时,陈的二名儿子一直想要谋害他,朱元璋知道后,千方百计对其示好,并不想逃避。正因为朱元璋能够处变不惊,所以后来能取陈友谅而代之。孙中山先生因为陈炯明叛变,在永丰军舰蒙难,因其处变不惊,终能转败为胜。处变不惊就是胆识,有胆识所以能化险为夷。

二、不畏艰难,是为胆识:人生的道路,到处都是崎岖障碍,必须不畏艰难,所谓「遇山开路,遇水搭桥」,尤其要有胆识冲破种种的难关,才能有所成就。历代开国的帝王将相,虽然「一将功成万骨枯」,但此中要靠多少的胆识才能成事。梁启超不受袁世凯的威胁利诱所动,毅然发表〈异哉,所谓国体论者〉一文;蔡松坡躲过袁世凯的耳目,逃到云南组织护国军起义,这都是需要无比的胆识,才能有以致之。

三、智勇双全,是为胆识:历史上的人物,有的很有智慧,但不够勇敢,有的称得上勇敢,但智慧不够。例如,在《三国演义》里,只有赵子龙称得上「智勇双全」,其他如吕布有勇无谋,袁绍、袁术有谋无勇,关云长勇冠三军,但谋略不足。在《水浒传》里的一百零八条好汉,因为是落草为寇,即使再怎么样智勇,都不足道也。智勇双全就如佛教提倡的「福慧双修」,所谓「修福不修慧,大象披璎珞;修慧不修福,罗汉应供薄。」所以福慧要双修,智勇也要双全,才是有胆识的人。

四、忍辱负重,是为胆识:在各种有胆识的人当中,莫如忍辱负重的人最有胆识了。周公辅佐成王,虽然受了冤枉委屈,但他忍辱负重,忠心为国,至死不改初衷。司马迁无端遭受「宫刑」,虽然身心备受摧残,但他仍忍辱含垢的完成伟大历史巨著《史记》。能够忍受侮辱伤害不以为苦的人,才算是有力量的大智之人;不能接受艰难挑战,不名为有远见谋略之人。古今中外,那一个成功的人物,不是因为胆识过人,不是经过忍辱负重而有成?所以,要想成为一个有胆识的人,忍辱负重的精神不能少。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星云大师文章列表

星云大师《人生五味》

过去有一个传说:阎罗王要一个人到世间来投胎,只给他...

不失足于人,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

如何与最亲近的人相处,这或许是每一个人都应该静下心...

人生,请适当低配一点

最近流传着一个段子:一部高档手机,70%的功能都是没用...

有大企图心,也要做好眼前的事

在中国佛学院,常对学生讲起古人的一句话:志不立,天...

不要摆张郁郁寡欢的脸给世界看

藉着正确的静坐方法及释尊的教诲,可以根绝所有负面思...

得意勿恣意奢侈,作福莫如惜福

得意勿恣意奢侈,失意勿抑郁失措。 前面是讲人,这里讲...

我们所需要的一切都不能离开佛法

出家三十多年,感觉每天一转身就是一个白天,睡一个晚...

念佛行人,须敦伦尽分

念佛之人,必须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

【注音版】准提咒持诵仪轨

准提咒持诵仪轨...

优婆塞戒经

优婆塞戒经卷第一 集会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

净土十疑论

净土十疑论序 宋、无为子杨杰述 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

解深密经

解深密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住最...

星云大师:八种不动心

一个人如果没有修养,没有定力,就会变得很脆弱。常常...

佛教对感情的处理

古德云:「爱不重不生娑婆。」爱是生命的根源,根据佛...

星云大师《心理的病态》

每个人都有生病的时候,身体有病,就要医生给看。我们...

机巧反招祸,因果天平最公道

憨山大师说:人从巧计夸伶俐,天自从容定主张;谄曲贪...

【佛教词典】暂住无常

暂住,谓暂时存续;无常,谓一切有为法皆生灭迁流而不...

【佛教词典】提婆俱吒

(地名)山名。译作天台。善见律第七。见翻梵语。梵De...

这样共修是否不符合净念相继

问: 共修念佛分男众念,四音后停下来后接下来女众念...

被「鬼压身」该怎么办

问: 弟子现在每天都在念佛、诵经,但隔三岔五就会有...

法灭之时,独留此经住世百年

《无量寿经》中,释尊悬记: 当来之世,经道灭尽,我以...

学佛多年为何生不起信心

问: 为什么学佛多年,但长养不起来道心? 如瑞法师答...

培养自己的柔软心

所谓的「柔软心」,是指把自我减低、减少、减轻,不在...

念经虽不能了其义,但也能得无量的福报

诸佛示现在人间八相成道,都要讲经说法,留下诸多的经...

念佛的方法:都摄六根,净念相继

念佛的方法,简单的说,就是上面所说的:都摄六根,净...

世世生生,除办慧业外,其余尽是办痴业

修慧一事,极为重大;满世间人只说聪明、不说智慧者,...

佛号只是工具,你的心决定你的去向

古人讲,要往生必须感应道交。嘴巴念的佛号,是心在推...

人生的四不与四有

人生要有什么,不要有什么?佛教的五戒约束我们,不要...

恶口的人骂的是自己

佛陀的大弟子中,有一个驼骠比丘,是一位已经证得圣果...

末法众生净土法门最契机

梦东禅师即莲宗第十二祖彻悟大师。大师早年参禅得悟,...